高考的錄取率已達90%左右,作為高中生為何還覺得“壓力山大”?

李勇材


錄取率,其實就跟國家的人均收入一樣。

不過,也有很大的差別,所謂錄取率,是包括了一本、二本、三本(有的地區已經取消,合併為二本)和專科在內的。

特意去整理了一組數據,看完就清楚了!

摘錄下來: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佈了全國各省市2017年高考招生計劃。全國各地、各部門共計招生6536340人,其中本科計劃招生3282190人,專科計劃招生3254150人。

數據比較早,但是仍然可以反映出來問題。

2017年招生人數是653.6萬人,其中專科是352.4萬人,佔了53.9%的份額。


那麼,就是說,所有高考的考生,拼死了,擠破了頭,最後一半的人上了本科,一半還更多的人只能是大專。

而錄取 人數更少的一類本科呢!則更少,每個省份的錄取率從9%~19%,只有本科裡面的一部分人能夠進入,佔的人數少之又少!

再說說廣大莘莘學子都向往的高校,985、211名校。

錄取率,再次下降了不止一個檔次,相應的錄取人數就更少了。


所以說,高中生的壓力大,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大家看到的錄取率的問題。

而是好學校,好專業,名校的招生人數問題,中國高考人數基數大,為了爭取少量的好學校,壓力自然的很大的。

另外,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勻問題,也是加大的個別省份的考試壓力,作為首都的北京作用無數優秀高校,可是考生人數卻並不太多,競爭壓力不言而喻,平時不努力,考後進隔壁,去了一個大家擠破了腦袋也進不去的當地人眼中的差學校。

而作為高考人數最多的河南省,在早期為了國家發展需要,遷出大量的教育資源,再評時只留鄭州大學作為211高校。你說考生的壓力大嗎?

因此,有了開頭錄取率就像 中國的人均收入一樣 的言喻!

你的收入低?別人的高啊!

你的壓力大?人家不大啊!

歡迎評論去發表看法。


JJ生活服務


大學好上,關鍵是上哪所大學,三本多的來數不過來,父母提供資費,孩子負責揮霍,學費是211的好幾倍,關鍵出來不成才,大學四年,花十幾萬,培養一費物,一本考不上,沒辦法,三本也得上,父母總認為總比放到社會上去流浪的強啊!,其實換個思維,18歲了,讓他去打工,讓社會去歷練他,懂事兒了,他願意考大學,可以繼續學業,那時候她考上211都不是問題。


三舟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簡單的回答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考歷來備受重視,首先不談錄取率到底是多少,但是對於每個寒窗苦讀的學生來說,都是人生中比較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此作為人生當中一件比較重要的大事,壓力比較大也是正常的情理之中。不管換做任何人,十年磨一劍,就為了一次考試,任何人都會有壓力。

其次關於錄取率的問題。其實各個省份都沒有明確的公佈過高考的錄取率是多少,也都是一些機構或者其他人統計的。根據統計的數據來看,有些省份的錄取率是達到百分之90多,但是包括統招本科,統招專科,職業對口招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等。然而我們常說的錄取率都是本科的錄取率,但是這些錄取率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專科錄取的人數比較多。

雖然錄取率達到百分之90多有些省份,我們也知道高考理科你只要考個200分以上,肯定就可以上一個專科,所以哪怕你高中三年不學習,隨便做做也能夠考個200多分,考上一個專科,這也是算在錄取率裡面。但是如果你真正的想考一個211以上的學校,那麼難度依然是非常大的(下圖是統計的2017年部分省份的錄取情況,僅供大家參考)

雖然上面的數據不是官網公佈的數據,但是也都是一定比較有權威的機構公佈的。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省份985高校的錄取率也就是在2%左右,211高校的錄取率也就不到8%。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作為一個高考的學生,如果你想考入一個好大學,或者能夠考上一個比較好的專業,那麼從數據分析來看,依然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只看到錄取率,確沒有深入瞭解這些錄取率包括什麼。高校即使在擴招。擴招的也都是一些普通本科學校,或者專科的錄取率。對於國家重點大學,幾乎這麼多年來看,招生人數並沒有較大的變化,想要考入名牌大學的難度還是異常困難的。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僅供大家參考。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


微談論


這是兩個概念,沒有關聯,你的問題提的絕對有問題。

現在高考,只要超過三百分,都能上大學,甚至二百多分也能去。如果家裡有錢,可以去亞洲的韓國,越南,甚至菲律賓留學,厲害吧。而且,都能畢業,最後,推向社會,或者,混個海龜的頭銜。

但是,這裡面就要分三六九等了,也是以後找工作的籌碼。中國最高的985,211大學,這是所有高中同學夢寐以求的地方,也是家長希望孩子實現望子成龍夢的地方,但是隻有百分之五不到的孩子能去這樣的學校,可想而知,競爭多麼激烈。

問題來了,那麼,每年幾百萬的高中同學,家長,都在努力衝著好大學努力,為了那救命的一分,拿出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為什麼?為了以後,奔個好前程,有出息。起碼,活得有希望吧。

因為,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出身寒門,不是豪門,需要用高考,改變命運。上個好大學,起碼有希望吧,否則,連入場券都沒有。

這就是壓力,還有壓力的緣由。


哈爾濱通


上大學不是問題,上好大學是個問題。

當前各省高考的毛入學率在80%以上,有的省份到了90%。

與此對應的是各省的重點的學、一本錄取率的差異。從下表可以看到,每個省一本+重點高校的錄取率都在50%以下,北京、上海、天津相對較高。其他省份的錄取率就低很多,廣西、山西、河南的一本錄取率在10%以下。

意味著大部分的考生只能考進二本、三本、高職。實際上,高考考生大部分省份考生是考到高職院校的,比例在50%以上。

這就不難理解高考考生為什麼壓力這麼大,家長壓力為什麼這麼大?

為了考重點大學,好大學,要成為每個省市的那一少部分,這種壓力自然就會大很多。

看看周邊家長、孩子在教育的金錢、時間、精力投入就知道了,高考仍舊是擠獨木橋的狀態,不進則退。現在不努力,到了差的大學,以後找工作都是問題。

學校讀書,本身就是一場馬拉松的競賽,到終點的人很多,但有獎牌的是少部分人。


大學專業深一度


首先你得了解所謂大學生這個稱謂的內涵和外延。

所謂大學,就是針對小學,中學而言的一種高等教育。

而大學又分諾幹層次,大專,其中又包括高等職業學校。本科,而其中又分三本,二本,一本,而一本,二本,三本又是根據考生高考成績的高低劃線,按先後批次錄取的。

在眾多一批次招生的本科學校中,又對各學校進行綜合評估,又分成985學校,211學校,一般一本學校,教育部屬下還有幾十所重點大學,還有一批軍事院校。

想想,這之中那麼多的劃分,即使都統稱大學,大學生,但這其中就意味著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質量,在社會上就存在不同的口碑,不同的認可度等,而這些因素就直接關乎到不同大學的大學生,畢業後在招聘,工種,待遇上的種種差異,甚至影響著日後的人生走向。

一個人到底就讀什麼學校,在現今的高考制度下,一切由高考成績說了算,有時一分之差就決定這兩位學生必須就讀於不同層次的兩所學校。

即使日後高考錄取率達到百分之一百,競爭仍會是十分激烈的。


飛鳥留痕2O16


各地根據各學校的的招生計劃增加20%劃定錄取分數線,如果各個層次的學校都完成了招生計劃錄取率理論達到90%,但事實上很多民辦二本和絕大多數的專科根本完不成招生計劃,民辦二本很多人根本交不起學費 ,而專科在大多數眼裡根本不是大學。很多人認為上專科出來就是當工人打工,不上專科同樣是打工當工人不如不上。在大多數底層民眾眼裡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坐辦公室不幹活,如果做不到這點不如早掙錢。現在是高層的家庭不玩高考,底層的家庭放棄高考,只有中間的家庭拼命維護高考。我們國家社會結構還是金字塔結構,還沒有形成橄欖球結構,如果把放棄高考和不玩高考的算上其實也不過40%左右。


葉蟬135


從人們心目中要想上和希望上的大學,真正意義上講只有一個願望985,211。而且其它的大學就不怎麼有意義和競爭力了。人們追求的和家長追求的是985,211出來有出息能做官,而大學畢業後回到社會做個普通的勞動者,是沒有人願意和希望的。這就是追求,追求上大學的目的是做官。做官才能光宗耀祖。為什麼過去那麼多人去苦讀,苦讀的目的就是中舉,中狀元。中舉能做小官,中了狀元能做大官,附馬只有狀元才夠資格。這就是古代人也知道擇優選好的基因的原因。三本沒有幾個願意上,大部分是無法或家庭原因逼迫而去。沒有人願意放棄清華而上三本的。致與在社會上怎麼成功還要靠家庭和環境因素幫忙而大富大貴。總之,985,211學生的自理自立和自制能力都比較強,他們大多能出人頭地主要原因智商高智慧超群,敢想敢做,敢幹。不怕吃苦。也很少責怪和埋怨別人。這是他們的優點和特長。低學歷只是在實踐中有所探索和創新,而在高科技和高新領域還得依靠985,211學生來推動社會發展。


舒鵬447


現在雖然錄取率很高,但要考上理想的大學還是不容易。一個是大學的名氣,是985或211還是二本甚至三本,還有專業的選擇也很關鍵,只有全力以赴考出更高的分數才有可能被重點院校錄取和選上最理想的專業。不少招聘單位都比較看重應聘者畢業院校的名氣,專業對口更是大多數招聘單位的普遍要求。另外考上了名校意味著可以享受更優質的師資教學和其他更好的軟硬件資源,還能獲得更高層次的人脈資源。名師出高徒,老師和同學的關糸有可能給你一輩子帶來無窮的受益。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層次高的社會關糸可以讓你事半功倍。所有這些都逼迫著高考學子們拼命的往山頂攀援,總是使出洪荒之力向著能到達的最高點衝刺。家長和整個社會也給這些學生施加著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因此只要真心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的學生們,誰都會有壓力山大的感覺!


中緬邊境天涯浪友


高考錄取率這麼高,是包括了所有的大學,專、本科所有學校的錄取率。

那大學當然也分個三六九等,高考生們當然都想著考一個理想的大學,能考上普通專科學校的同學還希望努力一把拼一個本科,能考上本科的同學還想拼一個“雙一流”名校,能考上“雙一流”名校的當然希望再衝刺一個世界名校。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那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實現名校夢。這就自己給了自己壓力。

還有一個就是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壓力,咱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優勢明顯,缺點也突出,咱們就不在一一爭辯,只說一點就是高考只考一次,就算平時你的成績再優秀,回回考第一,可如果高考時突然發揮失常,不理想了,那你就只能去相對差一點的學校。這就是高考的壓力。

再一個就是父母家庭的壓力,父母著急情緒的流露或者父母的攀比心態,無形中給了高考生很多的壓力。讓高考生不能安心備考,正常發揮,錯失名校。

所以說高考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希望家長們放平心態,給孩子營造一種和諧的家庭氛圍,從小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強大的心理素質,讓學生不至於高中時再去建立應試心理。祝願高考生們都能金榜題名,考入理想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