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悸——卻是抑鬱悄悄來襲

心慌心悸——卻是抑鬱悄悄來襲

對於所有的父母來說,孩子成長中的絲毫變化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如果孩子有任何的不舒服,父母都會非常擔憂著急。最近我的門診就來了一對憂心忡忡的父母,就為他們的孩子身體發愁。

這對父母的孩子叫小瑩,是一位19歲的高三學生,正準備高考。小瑩的父母說,小瑩原本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也很優秀,還是班裡的班長。就在1年前,他們就發現小瑩的性格發生明顯變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回到家也很少和家人交流,也不熱衷學校活動,和之前的小瑩簡直判若兩人。

而且更加讓這對父母擔心的是,與此同時,小瑩開始反覆出現心慌心悸,多次在學校因運動或考試過程中出現心動過速,到醫院急診診治。小瑩也做了一系列心血管方面的檢查,動態心電圖示陣發竇性心動過速。但是心臟超聲、心梗標誌物均未見明顯異常。當地醫院考慮小瑩沒有發現器質性心臟病方面的問題,所以未予藥物治療,建議小瑩注意休息。但小瑩的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後來小瑩的媽媽經朋友介紹,來到我的門診就診。

進過一番問詢,我發現小瑩其實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她的表述能力很強,把自己的發病情形、症狀描述得很清楚,也擔心自己的學習:“我現在覺得很苦惱,我總是犯病,一犯病就得經常請假,耽誤了很多課程,很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我的學習成績,害怕高考失利。”

我看小瑩這麼聰明懂事,而且檢查也沒有問題,所以覺得她的發病一定另有隱情。果然,在小瑩媽媽出去拿東西的時間,小瑩向我透露了真實原因:“我發現爸爸媽媽在1年前離婚了,但是他們都沒有告訴我,還騙我他們好好的,我又生氣又害怕,很擔心他們不愛我了。從此之後,我就老是覺得心慌心悸,因為我發現只有在我不舒服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一起照顧我,我才會安心。”

聽完小瑩的講述,我為這個孩子感到心酸,但是確實也發現了她發病的誘因。我讓小瑩也做了心理量表的測評,結果發現小瑩確實存在輕度抑鬱狀態。

那麼到底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抑鬱症的狀況,父母又該如何解決呢?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抑鬱有著重要關係。夫妻關係不好或者離異,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容易讓孩子出現抑鬱狀態。

因此家長的溝通和配合在孩子抑鬱的治療中也非常重要。在溝通時,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考慮孩子的感受。關心孩子,也要多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父母,時刻關心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大多數父母關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是不是生病等,而忽略了情緒方面的感受。家長應該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們不會覺得孤獨。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都不關心自己的情緒,他們自然會很失望。

小瑩問我:“醫生,我是得了很嚴重的病嗎?還會好起來嗎?”

我:“小瑩,你是個特別聰明的孩子,你需要勇敢堅強起來。你的爸爸媽媽離婚對你來說是個很大的精神刺激,引發了心臟神經症,但是不要太擔心,這個可以通過調節營養神經的藥物,來幫助改善。另一方面,就需要你自己來幫助自己戰勝疾病,要勇敢面對現實,讓自己走出來,必要的時候需要可以通過一定的心理治療來輔助你康復。”

我也單獨和小瑩媽媽進行了溝通:“你家孩子特別聰明,現在她的症狀是心臟神經症的表現,可以用藥物控制,不要太緊張。但是在心理方面,家屬必須積極配合,跟她做好思想工作,一定多和她溝通,家長之間也處理好關係,必要時帶她去做心理諮詢治療,一起努力幫助她度過這個時期。”

1個月之後,小瑩父母再次帶著她來到我的門診複診,小瑩明顯比上次活潑了很多,一見到我就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劉阿姨,我現在好多啦,已經不怎麼出現心慌了。”小瑩父母也很高興的告訴我:“現在小瑩的性格也開朗起來,也經常和我們分享她在學校裡的事情,非常感謝您!”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孩子有抑鬱狀態的表現,父母也不要驚慌,可以尋求專業幫助,配合醫生治療,讓孩子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