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走筆------

高邑鳳茗

出於對攝影的痴迷,近年來我有了與周圍一些山鄉多次親近的機會;像贊皇的嶂石巖、凍凌背、棋盤山、金鑾山,井陘的錦山、蒼巖山,平山天桂山、靈壽五嶽寨、水泉溪等。雖然山鄉的美景遍地、隨季節的不同也更顯五彩繽紛,但我在採風之隙,更關注的是她的人文氣息,如籬笆牆上的風景、碾子磨子老房子中的寓意,以及山鄉的鄉情、炊煙與牧歸等,都曾經讓我流連駐足、魂牽夢寄。

山鄉走筆------

籬笆牆上風景多。籬笆牆可謂是山區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一般依山而居、順坡建房;出門不是路就是山,往往是坡下的人家房子就是坡上人家的院子,或者是一半用土磚砌成房子一半挖個窯洞等,房屋周圍用荊棘條、酸棗枝、竹子棍等或方或長的插成一個籬笆牆,就構成了一座完整的院落。有些講究的人還喜歡用月季、薔薇、花椒或各類花果樹等種成籬笆牆,即起到了圍護家園的作用,又裝點了家的色彩。一些農戶還喜歡將自家的菜地用籬笆牆圍起來,防止牛羊、雞鴨等啃食糟蹋。在山區採風,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大小不等、或單或連的籬笆牆。雄雞早晨喜歡在籬笆牆上打鳴,雀鳥喜歡在籬笆牆上唱歌,牽牛花等蔓藤植物喜歡在籬笆牆上攀爬爭豔;人們透過籬笆牆不僅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還可以欣賞到籬笆牆上一年四季的花開、花香。即便是萬物肅穆的冬天,不期而遇的雪還會悄悄地落在籬笆牆上,裝點著靜廖的山鄉。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山鄉也開設了不少家庭旅館搞農家樂、採摘節、一日遊等;院子也變成了開放式的小花園或用鑄鐵的欄杆圍成的花牆什麼的,但是也一樣喜歡裝點牆上的風景,架幾株絲瓜、種幾架葫蘆;沿牆根種些爬牆虎、點綴幾株鳳尾竹等,有的還在牆上種植花草或擺放盆花等。但不管怎麼變化,籬笆牆的影子依然處處展現,籬笆牆上的風景依然最亮;不管是晨霧中還是夕陽下,籬笆牆上永遠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過目難忘。

山鄉走筆------

碾子磨子老房子。在山區農村,到處可見歷史文化遺蹟;特別是古老的山裡人家,街道最明顯的地方總會有一個或者幾個老磨盤、碾盤靜靜地閒置在那裡,一旁還有碌碡相伴在一起;更多的碾磨還是在一些人們的家門口或磨房裡,這是人們為了碾米磨面的方便而為。今天的碾磨雖然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功能,但人們依然還是把它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茶餘飯後還喜歡坐在碾磨上聊聊天、曬曬太陽;更有一些頑童將這裡當成了他們活動的舞臺和領地。還有一些人,將碾子磨子搬到了旅遊景點,或珍藏在家裡;一些婚紗攝影師也喜歡以她們為背景,將現代氣息與歷史文化來個有機融合,圖的是她的文化寓意。

山鄉的房子有的依向而建、有的背靠大山、有的石腳坯牆,雖然五花八門,而千篇一律的是都有灶臺和火炕。往往是屋門口一兩座灶臺,對牆內一座火炕,人們不僅用灶臺來完成著一日三餐,也用做飯的煙火借道火炕去除室內的潮氣;冬天更成了取暖的必備,就是不做飯,也通過溫豬食、燒開水等為室內加溫。因而火炕也成了男人們招待客人、下棋聊天和婦女們做針線、紡棉花的好地方。

山裡人家除了碾子磨子幾乎家家院內都有一眼水井,門口存放著一兩水缸,偏房中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荊條、柳條編的糧食囤子、木織布機、棉花紡車、獨輪推車、摘框挑框等;房簷下或門洞壁懸掛著收穫的玉米、柿子、辣椒以及晾曬的乾菜、種子、農具等。房前屋後栽著幾株大棗、核桃、柿子樹等,與雞屁股銀行一樣,這是山裡人家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一些樹上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盤踞著老鴰窩,不時可以看見鳥雀在歸巢,為恬靜的山村增加了幾分喧鬧和人氣。

和諧鄰里田園歌。在山鄉採風,你會發現處處呈現著和諧而濃郁的鄉情。婦女們或蹲在臺階上、或坐在樹蔭下邊納著鞋底、擇著蔬菜或做著針線,邊看著孩子、邊家長裡短的聊著天;孩子們圍著大人嬉笑打鬧著、跑玩著,一隻花狗、三五母雞,懶洋洋的一旁棲息,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年長的叔叔大爺們嘴裡叼著旱菸袋,邊嘮嗑邊抽著煙,嫋嫋的煙霧不時從嘴中慢慢的飄起,讓人迷離;甚至有的人將飯碗端出來,就那樣蹲在門口,邊嘮嗑邊吃飯,顯得十分悠閒愜意。每當誰家用水澆地了,你看吧,大姑娘、小媳婦們就將家中換洗的衣服、拆洗的被褥、刷涮的傢什等,統統拿出來,扎著堆的到井臺上去洗;一邊手腳不停的搓揉著、洗涮著,一邊嘻嘻哈哈的說笑著、打鬧著,滿坡、滿樹都是洗好晾曬的衣服,洗衣服對她們來說就像是趕場看戲。

山區的土地大多貧瘠,不規則;人們多用牛馬驢騾來耕種,山鄉的人們也都把這些牲畜當成了家庭的一員來對待。你看出工時,往往是人負犁走在前邊,牛馬等跟在後邊慢悠悠地走;幹活的時候,人們都是可著牛馬的勁幹,很怕累壞了它們,更不肯鞭打它們。休息的時候,隨手將它們放在青草肥沃的地方,任它們自由地啃食。每當夜幕降臨收工的時候,人牛往往是反過來走的,即牛在前邊,邊走邊啃食著小路上、田埂邊的青草,人們揹負著農具在後邊亦步亦趨的跟著,很怕影響了它們的食慾,此情此景加之逐漸升起的薄霧與炊煙,儼然成了夕陽下的一幅剪影;如果山村是由高到低組成的,此時的炊煙就會呈現出錯落有致的層次,使得夕陽、炊煙、薄霧及行走在其間牧歸的的人們,呈現出一幅和諧的畫卷;如果再摻雜些孩子們下學的身影,以及大人呼喚孩子吃飯的聲音,和那低沉的牛哞,那就不僅僅是一幅畫了,因為她添加了只有山鄉田間才獨有的音樂成分。

山鄉的文化還包括農耕、集市與廟會等民俗文化。山鄉集市或廟會都隨地開設在山坡上、河灘裡,到處是趕場的人們與叫賣的聲音,草臺班子上演著各種各樣的地方戲曲,民間藝人現場捏著唐人、畫著指板畫、串著糖葫蘆等;大場面與小氛圍交織一起,親情與友情哼哈一氣,讓我們感受到了久違的鄉土氣息;那是多少攝影人和散文家、詩人所渴望捕捉與抒發的場景呀。就是矚目一次,多少年也都會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即便是山珍海味也不能將我的嗅覺從這裡挪移,因為那是文化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