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 水稻藥害是指因農藥使用不當對水稻造成的惡傷害,即引起的水稻體內生理變化異常、生長停滯、植株變態甚至死亡的一系列症狀。產生藥害的環節是使用農藥作噴灑、拌種、浸種、土壤處理等。”

下面就水稻藥害症狀,教你如何識別水稻藥害。

藥害症狀——斑點

常見的有褐斑、黃斑、枯斑、網斑等。

精喹禾靈對禾本科作物敏感,噴藥時應注意勿飄移到敏感作物田,以免造成藥害。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精喹禾靈藥害

藥害症狀——畸形

藥害引發的水稻畸形多出現在水稻的莖葉部和根部,常見的畸形有卷葉、叢生、腫根、畸型穗等。

丙草胺用於土壤處理,可防除稻田稗草、異型莎草、牛毛氈、鴨舌草、窄葉澤瀉等。藥害表現為植株矮化,出葉速度慢,葉片狹小,杆細瘦,葉色深綠。嚴重時,心葉扭曲,葉片皺縮,在葉鞘中形成環狀,難以正常抽出,生長受到嚴重抑制。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二氯喹啉酸主要用於防治稗草且適用期很長,1-7葉期均有效。藥害主要發生於秧田和直播田,施藥半月後症狀明顯,也可能秧田受害,移栽至大田後才表現症狀。其典型症狀是秧苗葉鞘完全癒合成蔥管狀,葉色濃綠,扭曲畸形嚴重且明顯。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草甘膦是一種滅生性除草劑,水稻一旦受到草甘膦藥害會引起稻株一系列變態反應。一是引起水稻抽穗嚴重受阻,出現不抽穗、畸形穗。二是植株分櫱增多,出現高節位分櫱和高節位根系現象。三是出現劍葉變短縮小,往往比正常植株短1/3~2/3。受害植株在生長後期葉色深綠,很少有落黃現象。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草甘膦引起的飄移藥害導致植株黃萎或矮化,輕微草甘膦藥害出現新葉似竹葉狀。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二甲四氯是激素性除草劑。水稻幼苗極易受到藥害,藥害症狀為植株矮化,畸形,老葉黃化,莖杆褪色,不能正常抽出,捲曲,在莖基部形成環狀,莖基部腫脹,黴爛,生出短而粗的次生根。嚴重時,莖基部組織腐爛,全株枯死。使用二甲四氯要在三葉期至拔節期前使用,在水稻4葉期之前以及拔節之後施藥,易產生藥害,導致禾苗葉片失綠髮黃、新葉蔥管狀、穗捲曲難以抽出、穗畸形等症狀。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藥害症狀——枯萎

藥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現症狀, 大多由除草劑引起, 如水稻苗期誤噴了蓋草能, 整株就會枯萎死亡。如在水稻苗期如果遭受草甘膦藥害,植株表現枯黃死苗草甘膦引起的飄移藥害症見秧苗黃萎或矮化。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藥害症狀——生長停滯

水稻受藥害後, 正常生長受到抑制, 出現生長緩慢現象, 如丁草胺在旱直播田用作土壤表面封閉處理受害,表現為水稻出苗、生長緩慢。莖葉彎曲、扭卷,芽鞘和幼葉的先端枯乾,植株萎縮,根系短小、彎曲。吡嘧磺隆藥害水稻症狀表現為生長停滯,稻株矮,黃化,白根少。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吡嘧磺隆藥害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低溫情況下丙草胺藥害

藥害的解除

第一招——洗田排毒

當藥害發生時可首先要排清已施藥的田水,灌入新鮮的活水,反覆灌水洗田,減少土壤中的殘留量,促進其淋溶和流走,能有效減輕藥害。排水後晾田,增強土壤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通氣性,促進藥劑降解,同時有利根系生長。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第二招——清水沖洗受害植株

噴除草劑過量或鄰近作物的敏感葉片遭受藥害時,要立即用乾淨的噴霧器裝入清水噴洗受藥害植株,可清除或減少作物上除草劑的殘留量。對於一些遇鹼性物質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劑,可用2%的碳酸鈉清水稀釋液噴洗作物有較好效果。

第三招——追施速效肥料、微肥及有機肥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依照作物生長季節和對肥料的需要適當增加肥量,結合澆水追施腐熟人畜糞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進根系發育和新葉再生。追施鋅、鐵、鉬等微肥及葉面肥提高作物抗藥害能力有顯著效果,可促進植株及其根系生長,比較適宜大田採用,對磺酰脲類、酰胺類除草劑藥害都有效。多施有機肥,有機質對除草劑有吸附作用,對一些除草劑還有分解純化作用,能使除草劑喪失部分活性,同時促進作物健康生長,恢復受害作物的生理機能,以減輕除草劑藥害對農作物的危害。

第四招——使用解毒劑

根據除草劑藥害的性質,可選用解毒劑來減輕藥害。二氯丙烯胺(酰胺類除草劑的安全保護劑)使水稻免受乙草胺、丁草胺等除草劑的傷害。

乾貨——水稻藥害的識別和解除!

第五招——噴施生長調節劑

優先選用功能性植物營養劑,他們含有植物化感物質、礦物質、酶類等物質,其中化感物質與作物有親和性,使用過量,作物能自身調節,對作物安全。如酣客、寒地霸稻、天然蕓薹素。

不能用抑制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壯素等,否則會加重藥害。

謹慎選用人工合成植物生長調節劑(外源激素),如赤黴素、蕓薹素、復硝酚鈉、吲哚乙酸、多效唑等和含有上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與作物沒有親和性,用量不當會加重藥害或造成新的藥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