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轉賬有可能要不回來?


微信轉賬有可能要不回來?


你在微信上轉過錢給別人嗎?現在,小編可以很負責任滴告訴你,你的轉賬方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小張是快遞員,經常來小琳處取送快遞,兩人熟悉後互加微信。後來小張在微信上向小琳借款2000元。事後,小琳也沒有讓對方補借條。


微信轉賬有可能要不回來?


後來,小張不僅不還錢,還“消失”了。小琳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開庭後,小張仍然下落不明。庭審過程中,小琳無法提供手機轉賬的原始頁面,只出具一份微信轉賬截屏的打印件。

更麻煩的是,這份打印件上顯示的收款人竟然是網名,無法確認是否為小張。

小琳提供的微信轉賬截屏打印件雖然能當證據使用,但是不能孤證定案。法院最終以證據不足駁回小琳的訴訟請求。

孫先生通過微信轉賬多次借給朋友丁先生12萬元,沒有借條。丁先生遲遲不肯還款。律師看其微信轉賬記錄,丁先生的微信賬號是公司名稱。

在律師的指導下,孫先生分別在微信、短信裡給對方發信息,大致內容是:“丁***,我是***,我在***時借給你,合計***,請你儘快歸還。”

丁先生在短信和微信上回復了, 隨後,孫先生又在電話裡確認借貸的事實,並進行電話錄音。

案子從原來的孤證變成了完整的證據鏈,孫先生的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現在,對方的錢款基本還清。

1、與微信平臺綁定的銀行卡。這種方式可以根據相關的微信聊天記錄、銀行卡的流水記錄形成證據鏈來證明借款事實。

2、 零錢提現。一些手機的系統無法顯示轉出轉入對方暱稱,僅有金額、交易日期、交易號碼及“朋友已確認收錢”等字樣。僅憑轉賬記錄無法證明已收款的“朋友”就是借款人本人.

所以,必須要有微信運營商出具的相關身份證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頭像照片、聊天記錄、錄音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公證。

如果是通過微信轉賬等方式借錢給對方,務必在附言欄目裡備註錢款的性質。還可以在溝通中再次確定對方的身份信息、款項性質,減少後期可能引發的麻煩。

這些情況要注意:

戀人間轉賬999.99元和1000元的性質可能不同。前者因為有特殊含義且不符合借貸習慣,往往被認為是贈與

,後者則可能被認為是借貸。

何小姐不時會發520元、1314元、999.99元等金額微信紅包、轉賬給男友朱某,並附有愛意滿滿的語言

分手後,她認為這1.2萬餘元都是借款,要求朱某償還。法院審結認定,其中的8304元被認定為借款,一些有特別含義的轉款和微信紅包則不予認定為借款。

當然,這只是個案,具體情況還要由法院鑑別認定,不能一概而論。

紅包發錯注意:

市民一旦發現使用微信轉錯賬後,應立即和對方聯繫或請求平臺客服幫助協調。 如對方拒不退還,事主可以以不當得利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要注意保存轉賬記錄、銀行卡明細等證據。

相關法律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

網上轉賬你得注意以下幾點:

1、轉賬前要確認身份,可通過電話錄音或短信等形式核實;

2、網上轉賬後應及時補借條,同時轉賬附言要寫好;

3、建議儘量採用傳統的借條及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借貸。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通過微信等工具轉賬。微信轉賬雖然方便,但是轉賬前一定要反覆確認對方身份再進行操作,免得錯轉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損失。

附:法院認定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的裁判規則

導讀:微信聊天記錄作為新型的電子證據與其他電子證據一樣,都具有使用者身份隱蔽且信息易被篡改等特點,影響了微信證據的證明效力。本期小編整理《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8期相關案例,結合其他案例、觀點及法條,對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的證明效力作出了闡釋,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參考與幫助。

1.未實名認證微信聊天記錄滿足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條件的,可以成為定案證據——肖金平訴簡時掄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要旨:網上聊天記錄屬於電子證據,但微信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該如何採用及其證明力的大小,法律界一直存在爭議,審判實踐中法官在審查判斷電子證據的可採性與證明力時必須進行全新的考慮。既需要考慮電子證據的特殊性,又不得在可採性與證明力方面予以差別對待,但仍主要從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三個方面進行認定。

案號:(2015)靖民初字第2821號;(2015)漳民終字第3621號

審理法院: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8期

案情簡介:

原告肖金平訴至福建省南靖縣人民法院稱,被告簡時掄因缺乏資金,從2014年12月30日起陸續向原告借款。雙方於2015年7月15日通過微信確認,被告尚欠原告人民幣66000元。原告經多次催討未果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借款本金人民幣66000元及支付從起訴之日起按年利率6%計算的利息。

裁判理由

福建省南靖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微信號(暱稱噯財宥導)於2015年7月13日與原告微信號(暱稱快速刻章)在微信平臺上互應對方要求進行銀行轉賬,根據中國民生銀行廈門東浦支行提供的個人對賬單,該筆轉賬交易對方戶名為簡時掄;結合證人鄭建國的證言,可以認定微信號(暱稱噯財餚導)使用人是被告簡時掄。

從簡時掄微信號(暱稱噯財宥導)於2015年7月15日。在微信聊天平臺上向原告微信號(暱稱快速刻章)承認“之前不是還欠你35000,—共6萬6”的事實,可以認定被告簡時掄尚欠原告肖金平借款本金人民幣66000元。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正當,於法有據,應予支持。

福建省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網聊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但應當確定使用者身份及內容未被刪除篡改——樟芝(上海)投資中心訴深圳牛樟芝製藥有限公司等民間借貸糾紛案

案例要旨

:原告主張被告向其借款,通過微信方式出具了借條,但其未能充分證明微信借條真實存在,亦未能證明該微信借條為被告出具,故對微信借條的真實性,法院不予認可,該微信聊天記錄不能作為證明借款關係存在的證據。

案號:(2015)滬一中民四(商)終字第965號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2015.08.11

3.通過被申請人手機微信提取並撥打的電話號碼為申請人的,可以確認被申請人手機微信中微信號的真實身份即為申請人——唐蜀軍、劉彪等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民事裁定書

案例要旨:在庭審中,能夠確認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手機微信中的信息一致,當庭通過被申請人手機微信提取申請人暱稱的詳細資料及電話號碼並點擊該號碼,撥打後為申請人的手機號碼的,可以確認被申請人手機微信中微信號的真實身份即為申請人。在沒有其他證據予以反證的情況下,申請人認為微信號系偽造的主張不予支持。

案號:(2016)魯17民特6號

審理法院:山東省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2016.07.19

4.滿足條件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成為定案證據——易洪剛訴馮雪贈與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微信聊天記錄屬於證據中的電子數據。根據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要求,微信聊天記錄在審判實踐中作為定案證據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微信聊天記錄的來源必須符合法律規定;非實名制微信註冊時,應當確定微信聊天的雙方為本案當事人;確定微信聊天時間在涉案事實的時間段內;微信聊天的內容不能含糊不清,且具有相對完整性,能夠反映當事人想要證明的事實(來源:新疆法制報 2015.04.13)

5.微信語音作為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但不能作為單獨定案的依據——李康訴王苗苗、王燦借款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微信語音作為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但不能作為單獨定案的依據。微信語音具備證明效力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保存原始記錄;微信語音中記載的內容清晰、準確,雙方就所談論的問題均有明確表態;由於微信語音存在易改變、難識別等特性,以其單獨作為證明依據,有時並不充分,故除微信語音外,還應充分提供其他證據佐證。(來源:法信精選)

專家觀點

1、 電子數據屬於“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係存在的證據”範疇

電子數據廣義而言,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其他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受或存儲的信息證明案件事實的一種證據,包括電子通信證據、計算機證據、網絡證據和其他電子數據。

電子數據是現代信息技術不斷髮展和應用的產物,作為信息世界裡新的“證據之王”,其具有綜合性、易變性、隱蔽性、可挽救性、微縮性、擴散激增性等特徵,是來源於七種傳統證據,將各種傳統證據部分地剝離出來而泛稱的一種新證據形式。

2004年通過的《電子簽名法》第7條規定:“數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拒絕作為證據使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16條第2款、第3款:“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

可知,電子數據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為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具體到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作為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電子數據則集中表現為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以及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

由於電子數據一經形成便始終保持最初、最原始的狀態,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可長期無損保存,隨時反覆重現。相對於物證易因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屬性,書證易損毀和出現筆誤,證人證言易被誤傳、誤導、誤記或帶有主觀性,電子數據則更具客觀性和穩定性。但必須注意的是電子數據具有易破壞性。電子數據使用電磁介質,儲存的數據修改簡單且不易留下痕跡,一旦黑客入侵系統、盜用密碼,操作人員出現差錯,供電系統和網絡出現故障、病毒等,電子數據均有可能被輕易地盜取、篡改甚至銷燬,難以事後追蹤和復原。

因此,根據電子數據容易被篡改的特性,人民法院在審查電子數據時應該把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尤其是其是否被篡改作為審核重點。當然與前面關於視聽資料的論述一樣,只要當事人提供了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電子數據,就可被視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係存在的證據”。(摘自《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杜萬華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出版)

2.根據微信記錄形成的方式,微信證據分為文字微信記錄、圖片微信記錄、語音微信記錄、視頻微信記錄

(1)文字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微信朋友圈發佈的文字以及公眾微信號發佈的文章等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此類記錄是微信中最常見也是最多的內容,例如常見的“微信借條”。文字記錄通過手機截屏、拍照、導出等方式都可以提取與固定。

(2)圖片微信記錄。

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過程中,發表微信朋友圈時和公眾微信號發佈時轉載、製作、拍攝的圖片以及使用的各類表情,圖片、表情所表達的意思通常要放置到整個聊天記錄、文章中去理解,通常不同的使用者所表達的意思均不同,有時可能不存在任何意義,辦理保全公證時一定要將圖片與其他記錄整體進行公證,不建議單獨對圖片進行保全公證。

(3)語音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微信朋友圈發佈的語音以及公眾微信號發佈的文章等以語音形式存在的信息。語音功能是近幾年各大通訊工具設計的新型功能,通過發送語音的方式代替文字編輯,交流更加便捷。與文字微信記錄相比,一個是存在形式上不一樣,另一個更重要的不同是通過分辨、鑑定語音中的聲音來確定使用者身份。

(4)視頻微信記錄。包括與微信好友聊天過程中,發表微信朋友圈時和公眾微信號發佈時轉載、製作、拍攝的視頻。視頻具有直觀反映事實的作用,通常使用者自行拍攝的視頻更有證明力,轉載或者製作的視頻因為不知道原始出處或者有後期編輯的痕跡,通常證明力不如自行拍攝的,在辦理保全公證時,要注意對視頻形成方式的審查。對此類微信記錄宜採取刻錄的方式提取和固定證據。(摘自《關於微信證據保全公證的探討》,潘子文、胡瑩瑩,《法制與社會》2015年36期)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鑑定意見;(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六條 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係存在的證據。

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簡稱哈仲,英文簡稱HRBAC)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於1996年8月組建的哈爾濱地區唯一的常設民商事仲裁機構。

哈仲根據當事人的仲裁協議,受理國內外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包括買賣、贈與、借款、租賃、融資租賃、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等合同糾紛。

您簽訂合同時需要在合同中籤署仲裁條款

標準仲裁條款如下: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補充仲裁協議示範文本:

雙方因 XX 合同產生糾紛,現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約定送達條款:

本合同簽訂人所填寫的地址信息,將作為通知、信件、法律文書等一切書面文件的送達地址。若按該地址送達的相關文件無人簽收或被拒絕簽收,則文件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停車位置示意圖:

微信轉賬有可能要不回來?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

電話:0451-82815701 82815702

傳真:0451-82815770

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撫順街1號

Email:[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