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一座城市中

與法院相關的歷史事件

浩如煙海 繁若星辰

一所法院裡

每天流轉著發展的脈搏和生存的喘息

交織也好爭訟也罷

若將這些孤立的事件串在一起

有命運的顛沛

有生計的輾轉

對群體而言 是聚散

對個體而言 是悲歡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解放西路152號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座法院?

她為什麼會在這裡?

這座法院在江河萬古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今天

就讓我們重新拾掇這個地址下蘊藏的故事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渝中區解放西路152號,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原駐地及成立之地,位於渝中區解放西路、鳳凰臺街、厚慈街、守備街、響水橋街圈設的區域內。該區域涉訴事務現由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及轄區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司法管轄。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紅線圈設的區域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原址審判辦公區域範圍)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1997年由該地址遷至渝北區龍溪街道紅錦大道58號;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6年由該地址遷至渝北區龍塔街道紫薇支路36號;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12年由該地址遷至渝中區人民路13號。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彩色區域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過渡搬遷前鳥瞰影像)

在“解放西路152號”這個地址上細數下來先後存在的機構有:

綠營重慶鎮右營(守備、遊擊、都司)署(清)、重慶地方審檢廳(辛亥革命時期)、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民國)、重慶地方法院(民國)、原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1950-1954)、原重慶市人民法院(1950-1954)、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1954-1997)、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1997-1998期間)、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997-2006期間)、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06-2012期間)。

按圖索“跡” 司法審判百年史

清代解放西路152號區域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府渝城圖》局部,艾仕元,1860-1866年,清)

圖2中照壁上書“鳳凰臺、右營、下十八梯”字樣,左下方道路為“十八梯”,圖3中中心區域“右營都司府”以及對應的“南紀門”、“上十八梯”、“繡壁街”(後與麥子市併為解放西路)等區域顯示了清代重慶鎮右營署的地理位置信息。從道路信息來看,鳳凰臺與繡壁街、麥子市(解放西路)大致保持了原本的位置,鳳凰臺街上口與金馬寺橫街(後併入厚池街)、浩池街(現厚慈街)、雙梔子街(現中興路下段)相連,下出口是麥子市、金紫順城街(現解放西路)。


儘管《重慶府渝城圖》為非官方編制的地圖,且在部分細節上與史實有出入(如南紀門城門非甕城、牌樓南紀門三字應為南屏擁翠四字),但該圖顯示出的地理位置信息與城市風貌更為豐富直觀。

據可考的歷史資料顯示,清重慶鎮右營署設在現解放西路152號區域。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增廣重慶地輿全圖》局部,劉子如,1891年)

圖中左下角匾額上書“南屏擁翠”的城門為南紀門,由左向右依次為南紀門、鳳凰門、金紫門。貫穿“麥子市”、“鳳凰臺”的街道為現解放西路,“鳳凰臺”上方“橫街”、“響水橋”分別為現鳳凰臺街、響水橋街(當前十八梯片區舊城改造,封閉施工中)。解放西路片區地處重慶母城“下半城”,道路與建築格局基本保留了傳統風貌,圖中心區域右營都司府,即為市五中法院原駐地。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圖為1984年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樓與審判樓影像,右下角為新修建的大審判庭,中部辦公樓仍保留了濃厚的近代建築風格,整體上仍沿襲中軸線對稱佈局,極具傳統署衙建築特徵。


民國時期解放西路152號區域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新測重慶城全圖》(民國元年初版九年三版)局部,1912年)

清末改變官制,新設機構以“廳”命名。1909年,清庭設軍諮處,外內有總務廳,設軍諮使,分四廳各置廳長一人,自此廳長之稱漸多。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時期,省級行政機關各部門、省級司法機關都命名為廳,如警察廳、民政廳、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等。民國後,省級行政機關及其長官官名相沿不變,唯司法機關改稱法院,主要長官改稱院長。

上圖中標示有“審判廳”字樣的位置即在現解放西路152號區域上。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市區街道圖》局部(民國三十五年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四廳繪製版),1946年)

重慶地方法院檔案(全宗號0110)83515卷(1937-1949年)顯示:

1928年1月(民國十七年),重慶地方法院成立,設署於現解放西路152號地址上,其前身為巴縣審檢廳;1944年7月一度更名為重慶實驗地方法院,1946年月恢復原有名稱。內設鄉區民事庭、鄉區刑事庭、市區法庭、民事執行處、民事調解處、不動產登記處、公證處、檢察官辦公室等機構。主管轄區內民事、刑事訴訟審判及公證等事項。

四川省高等法院重慶分院檔案(全宗號0109)99189卷(1937-1945年)顯示:

1928年1月(民國十七年),四川省高等法院重慶分院成立,與重慶地方法院合署辦公,其前身為四川高等審判分廳,成立初期名為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1948年8月改稱四川省高等法院重慶分院,隸屬四川省高等法院,管轄本區域民事、刑事訴訟審判,裁定各地方法院上訴案件,依照法律規定辦理非訴訟事件等。該院管轄重慶、江北、江津、涪陵、永川、合川、長壽、璧山、銅梁、綦江、潼南、南川、榮昌、大足、渠縣、鄰水、武勝、武隆、北碚等地方法院,並代管四川省第二監獄。內設四個民事法庭、三個刑事法庭、執達室、看守所、重慶市公設辯護人室等。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民國三十五年重慶街道圖》局部,1946年)

圖中紅線標註“審判所街”實為“審判廳街”,現為解放西路142號至156號路段,市五中法院原駐地解放西路152號即在此處。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84年,時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拆建過程中出土民國時期法律碑文。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50年1月重慶市人民法院大門影像。整體建築呈現民國時期建築風格,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重慶作為中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至1949年11月,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院門設垛口射孔,具有“平戰結合”的功能考慮。


1949年,重慶解放

1949年12月,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重慶地方法院、四川省高等法院重慶分院。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50年1月,設立重慶市人民法院。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50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掛牌成立,駐地設於重慶市人民法院內,即解放西路152號原五中法院駐地。照片右側門牌可見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字樣。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54-1985年,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1954-1997)辦公樓。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83年,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1954-1997)辦公樓一隅。同年12月,在原辦公樓址上拆建新辦公樓。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86年,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1954-1997)新辦公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90年,原四川省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1954-1997)辦公樓影像。該辦公大樓一直沿用至2012年,主體建築外觀上無較大變化,僅在法院機關大門附屬建築上搭建了一層辦公用房。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97年,重慶直轄,同年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在解放西路152號法院原址上掛牌成立。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1997年,重慶直轄,同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解放西路152號法院原址上掛牌成立。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2006年,分設建院的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在解放西路152號法院原址上掛牌成立。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2012年,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大門影像,同年,市五中法院即將過渡搬遷至渝中區人民路13號。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原址解放西路152號立案大廳側門影像。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大法庭影像。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大法庭建築銘牌。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大法庭等候區內景。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2015年9月15日,最後一批法院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撤離,解放西路152號開始拆除,將成為一片民俗風情商業街區,現在這片區域仍在緊張施工建設中。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在這百年曆史裡

這裡走出了數以萬計的法律工作者

如今他們及他們的子孫奮鬥在各行各業

依然散發著持中秉正的點點星輝

關於解放西路152號 那些你不知道的歷史(多圖)


在解放西路152號

那段未曾忘記的歲月裡

記錄了城市乃至國家

法治演進的歷史軌跡

也是法院人難以剝離的

故土文脈 時代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