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下10億後,格力“在劫難逃”,竭澤而漁輸掉真正競賽

大家都知道,雷軍和董明珠之間有一場被視為“佳話”的10億賭約,賭的是小米五年之內銷售額是否能超過格力電器。

這一賭注出來長久的吸引了網民的關注,畢竟傳統豪強跟新星黑馬的較量一直是最有看點的。

而在2018年還剩18天的時候,董明珠單方面宣佈勝出,她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現場說,格力預測的2000億目標已經實現。

贏下10億後,格力“在劫難逃”,竭澤而漁輸掉真正競賽

但是,贏了賭約的格力卻反而輸掉了真正的競賽,為什麼?因為他們為了贏這場賭約選擇了後遺症最大的“竭澤而漁”。

格力不僅強制要求全部員工購買自家產品,甚至還把銷售任務下發下去,如果員工完不成目標,績效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另外,格力經銷商的任務也被迫漲了幾倍。

重慶經銷商姜大海(化名)被強加任務指標,至今倉庫裡還屯著100萬的空調。往年此時,他這個鄉鎮,銷售額在100萬左右,基本完成指標,但2018年他的任務翻了幾番,變成350萬。“經濟不好,我考慮過縮減規模,不過後來發現不可能的了,格力給我們加了銷售任務。”

贏下10億後,格力“在劫難逃”,竭澤而漁輸掉真正競賽

為什麼非要接受格力的霸王條款呢?姜大海說,任務指標下發了以後,如果完成不了,他將拿不到賴以盈利的返利與各種補貼,相當於白給格力打工,還貼錢進去了。

就這樣,格力在2018年衝出了2000億的喜人數據,但卻輸掉了真正的競賽。因為他們的對手其實從來不是小米,而是美的。

贏下10億後,格力“在劫難逃”,竭澤而漁輸掉真正競賽

2012年,格力、美的營收分別為993億和1060億,格力相當於美的的96.8%。董明珠提出“每年增長200億,2018年營收2000億”的宏偉目標。

根據當年的形勢估算,如果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達到2000億,將有望超過美的集團,奪得中國家電第一桂冠。如今,董明珠的這個夢想已然落空。

贏下10億後,格力“在劫難逃”,竭澤而漁輸掉真正競賽

2018年H1,格力、美的營收分別為910億和1426億,格力僅相當於美的的63.8%。

更不用說格力竭澤而漁,導致經銷商對其非常不滿,如今連去年的貨都沒賣完,今年的“任務量”又擺在眼前,要解決這一大矛盾可並不簡單,無疑給了競爭對手“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