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讓成年人崩潰,那崩潰之後呢?

星標並回復

福利』☝

送你一套年輕人專屬資源包

借钱让成年人崩溃,那崩溃之后呢?

“心裡一驚!”

1

2019.5

by: 懷左

01

前些天看韓寒的《飛馳人生》時,裡面的一句臺詞觸動了我——“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其實成年人會有各種各樣的崩潰,而借錢,是其中最扎心的一種。

我見過我爸一夜白頭的樣子,那是幾年前我媽生病的時候。本來家裡積蓄就不多,原本樂觀開朗喜歡開玩笑的我爸,整天擔驚受怕,到處借錢,四下無人時一個人在廁所流淚,短短的三個月,整個人蒼老了很多。

我也見過別人崩潰的樣子,記得上次杭州的那個新聞,一名小夥騎自行車逆行被交警攔下後崩潰痛哭:“我瘋了,我壓力好大!我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我女朋友沒帶鑰匙又讓我去送鑰匙!我其實真的不想這樣的!她自己不知道帶鑰匙,我還要加班......我好累啊!

男人流淚,更讓人心痛,但流淚痛哭之後又能怎麼樣呢?

我其實真的不想這樣!”想來這句話很多成年人都說過,四下無人的深夜,淚水劃過臉龐,但發洩完之後,還得慢慢平靜,安慰自己,生活還得繼續。

於是杭州的那個小夥,平靜後的他跟警察道歉。道完歉接受處理後,他依舊趕著去給女朋友送鑰匙,然後接著回公司加班。

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做夢的年齡已經離我們遠去,被偏愛的狀態更多發生在夢中。

當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傳到中國後大火特火,大家都因為娜拉的出走而激動,呼籲反抗,想著迎接自由。這時候,魯迅明確指出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娜拉走之後怎樣?無法實現經濟獨立的她,出走之後的娜拉,很可能因為無法正常生活而墮落,也很可能再次返回玩偶之家。

口號常有,眼淚常有,讓人振奮的舉動也常有,但表演和激動總是一時的,細水長流的生活如何繼續,終歸會落到每一個曾經或崩潰,或吶喊,或瀟灑離去的人身上。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後來繼續淹沒於一地雞毛的生活之中。

就像魯迅說的: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其實還有路,不是夢裡的路,而是原來的老路。

02

繼續說借錢,其實我覺得最崩潰的還不是借錢的人,而是那個被借錢的人。

你說借吧,自己的生活也不怎麼樣;說不借吧,大家朋友一場這個話也不好意思說出口。最後打腫臉充胖子把錢借出去了,三番五次後,錢要不回來,崩潰的生活便開始了。

所以之前有個長輩指點我:借錢有兩點,第一,救急不救窮;第二,要麼壓根別借,要麼自己氣概大一些,借了就別想著再要了,不然之後就是一連串的煩惱。

最讓人崩潰的,就是錢出去沒回來,同時還買了一個仇人。

圖啥呢?

在知乎上,有人曾說,如果你珍視一段感情,就儘量讓兩人之間少一點金錢的來往。因為,好的感情都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如果一旦一方變成了債主,另一方變成了欠債人,那兩人的感情就會失衡

這一點其實在心理層面表現得更明顯一些,不知不覺,那個曾經的好朋友,因為和你借了錢之後就離你遠去了。

不平衡導致尷尬,尷尬拉開距離,距離讓人陌生,最後的最後,大家一不小心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成年人的感情,一不小心就變得小心翼翼了。

這樣的經歷,我有過三四次,最近的一次是去年。

一個還有點交情的朋友和我借了幾千塊錢,說好了第二個月還,結果一拖就拖了半年。後來他把錢還給我了,但我們之間多多少少有了隔閡,無法再像之前一樣玩鬧聊天,到現在,已經很久沒聯繫了。

唉!說不清,也沒法說。

03

最近上映了《權力的遊戲》最新的一集,之前崩潰、迷失自我的席恩,在這一集像英雄一樣戰死了。死前我看到了他眼眶裡的淚水,因為布蘭對他說:“你是個好人,謝謝你。“

這樣一句換個場景就有搞笑意味的話,在這裡恰到好處。他用生命保護了自己覺得最對不住的人,他用生命換得了原諒和自己丟失已久的尊嚴,一句謝謝,便已足夠。

信任成了最貴重的東西,尤其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

小時候我們打打鬧鬧,即使哭了大喊著說絕交了,但第二天很容易就又聚到了一起。但長大後很多事情就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再見變得悄聲無息,絕交就在談笑之間。

於是小心翼翼,成了我們每個人的常態。

過年時還花唄,因為存了長期的錢一時無法取出,我和朋友借了一些錢。他二話沒說就給我了,但我還是明確給他說了還錢的日期以及借錢的原因。

他留下了一句“SB”然後繼續忙工作了,但我知道朋友之所以爽快借錢的背後,除了感情之外,還有我的信譽以及還錢能力。

這些年的經歷讓我養成了一個習慣:真正辦事的時候就好好辦事,談感情的時候就好好談感情,不要用感情去幹涉事情,也少在正兒八經的事情中摻雜感情。

先把原則立起來,再去做事,不然最後搞砸了,大家都很麻煩。

這也是我在《原則》這本書中學到的最寶貴的一課,萬事萬事總有自己的內在規律,尊重和遵從,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流暢。這裡我用了“流暢”,因為那種突出起來的尷尬,就像血管被沙子堵住一樣難受。

人就活一個原則,立得住,便扎扎實會;立不住,可能疏漏百出。

04

但生活總有那麼多讓我們崩潰的時刻,天災人禍,倏忽而至。

蔡康永曾說;“生活就是暴擊的循環。“這句話以前是體會不到的,但長大後,感觸愈發明顯。去年我一個小學同學去世了,前些天又有一個朋友的家長患了重病,打電話時,大家話語都低沉了,像繃著一根弦,輕輕捏著,怕斷。

昨天我在讀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時,突然想到中國被欺負的那麼多年,如果換成一個具體的人時,其實也是一連串來自生活的打擊。但我們國家在悲痛和屈辱後站起來了,痛定思痛後,是艱難曲折的成長。

人亦如此。

很多時候的危機感,讓人背後發涼,深夜驚醒。也許是不願意再過以前的日子,也許是看到了未來的不容易,當一個人真正覺醒的時候,也就是不想再重複崩潰的時候。

剖析實質時,我發現成年人崩潰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缺錢,所謂的中年危機,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缺錢。當然這可能也是表面的原因,更深層的,是缺乏選擇權。

小時候什麼都沒有也無所謂,還有機會,還有選擇,還有無限可能性。但你現在對一個失意的中年人說“你的未來有無數可能”時,他可能覺得是個笑話,也可能失聲痛哭,誰知道呢,感情總是那麼複雜。

我還記得,還記得我媽以前在我高考失敗,在我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很好工作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她說的很平淡,但我聽得觸目驚心。

她說:“以前我和你爸對你滿懷希望,但現在,我們不敢有希望了。”

再想起來,還是心裡一驚。

借钱让成年人崩溃,那崩溃之后呢?

-精彩回顧-

想變優秀,要趁早

分手後,我想給她打電話

我這個嘴炮式同學,一個月胖了10斤

懷左,文藝學碩士,簡書籤約作者,新媒體寫作講師,一個愛讀書的普通人。新書《你越強大,世界越公平》正在熱銷中。個人微信:dapang1006

讀書 | 行動 | 成長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們點下“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