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喜歡在拼多多上買東西,實體店幾乎不會刻意的去消費呢?

運營專家007


是的,包括我在內,越來越多的人在用拼多多買東西。

有句話說:“存在即合理”

現在年輕人買東西一般也就兩種途徑,要麼網購,要麼到實體店購買。我以前買東西是在網購比較多。一般是在淘寶進行網購。後來我的一個同事。經常使用拼多多買東西,天天給我安利。受他的影響,我也就逐漸的步入了拼多多的懷抱。經過一段時間的親身體會,我覺得拼多多也不錯。

根據我自身的體會,我使用拼多多,主要有下面幾個因素。朋友們看看是不是跟我的選擇一樣。

1、受到廣告的影響。

就我個人的感覺拼多多並沒有大面積的在電視上,媒體上投放廣告。它很聰明的把客戶群體主要定義為低收入人群。採用一分錢拼團玩法,進行拉人病毒式營銷。主要靠客戶去主動分享(拉人)。就有機會一分錢拼到價值不菲的商品。甚至是小汽車、電腦。1分錢拼團玩法充分的利用人的貪夢和僥倖心理,投入很低,但是可能有幾萬倍產出。

謊言重複一萬次就是真理,況且一分錢玩法並不是說謊,我身邊的朋友經常能夠一分錢拼到價值幾十塊錢的小東西。這麼好佔的便宜,低收入的人群中誰又不願意試試呢。

2、東西便宜。

在網上買過東西的年輕人都知道,網上的東西因為不需要房租水電,成本比實體店低,東西賣的就便宜。而拼多多的商品有網站補貼,要比淘寶為代表的網商便宜。

另一個便宜的原因是,拼多多很少做廣告。拼多多現在的廣告模式主要採用的是,砍價免費領東西,一分錢領東西的玩法。客戶自己來拉人,去做廣告。把廣告費省下來補貼到了產品上來佔領市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商業操作。這種商業操作很low。但是也很有效。

3、足不出戶,節省時間成本。

現在的人都知道一個詞兒叫碎片化時間。社會在不斷髮展,各種各樣的信息越來越多,一天的時間要分配到工作,娛樂,學習,家庭。普遍感覺時間就越不夠用。假設時間往回後退20年,物資比較貧乏年代。休息日我會很開心的去商場去逛街,充滿了對生活的期待,購物能夠帶給我滿足,隨後的幾天心情感覺到幸福。

但是現在網上商城裡頭產品琳琅滿目,你想得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都只需要你輕輕一點,就可以送貨到家。如果要去實體店。那就要等到休息日出門,小型的實體店裡頭只有日雜副食。大型的超市比如:沃爾瑪、武商,東西齊全一些,但是價格又很貴。而且同質化嚴重,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滿足不了我的期待感。也不能有帶給我購物的滿足感。逛街純粹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在網上輕點鼠標什麼都有。

舉個例子。我在拼多多上買一箱蘋果含郵費。1斤才三塊多不到四塊。如果我到超市去買一般要賣到六七塊。到菜市場上去買也要五塊到六塊。

4、消費降級,對質量要求不高。便宜

說2018年到2019年這段時間。很多人都說生意難做,生活成本提高了。

我選擇拼多多的道理也是同樣。都說拼多多上假貨比較多,產品質量不行。根據我個人的感覺確實是這樣。也不說假貨吧,就是山寨產品質量確實不好。但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這種經濟情況下,以前我我中午沒吃飯願意到路邊的大排檔裡,點一份二三十塊錢的快餐。而現在我只能在路邊的麵館兒裡,點五塊錢的一碗麵條。

有錢的時候肚子餓,可以要求營養美味,也願意為此多付一些錢。

沒有錢的時候肚子餓。只能要求衛生能填飽肚子。不會再顧及營養和美味。

說到這裡,不小心暴露了我是個窮人的事實。其實聰明的朋友也都發現,選擇拼多多的原因一二三四。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條。便宜!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便宜!便宜!便宜!

如果你的生活感到吃力,並不強調產品質量。那麼可以到拼多多上買東西。雖然不是正品,但確實是便宜。(突然想到一個相關話題《三和大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

如果你講究生活質量。不差錢。那麼你沒有必要到拼多多上購物,它會讓你消費降級。減少你奮鬥的動力。

親愛的朋友,你平常使用拼多多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功夫大亨1


拼多多開始給我的印象是便宜沒好貨,所以只是聽過但沒有用過。後來婆婆在上面澆水種果樹,成熟後給我郵過來了。是幾個大檸檬,質量竟然很不錯。

我也開始在上面買,記得最初用的時候有活動,花幾塊錢還是一塊錢買了兩把傘。後來買了個床頭燈,開始用不錯,後來就不行了,這讓我又覺得一分錢一分貨了😂,實體店賣六十多,拼多多賣十幾塊。經過這個商品後差點沒把它卸載了。

後來想買魚皮吃,那種乾的自己泡發的,實體店沒有,淘寶也沒有,在拼多多上一搜竟然有,瞬間感覺好萬能。收到貨也覺得不錯。想買毛線,拼多多也比其他電商平臺便宜貨還全。

除了拼多多還有淘寶唯品會。對於我來說喜歡在網上買的原因就是方便,躺沙發上就能逛😁。而且優惠,比實體店便宜。

現在去實體店買東西可能會是突然急用,或者逛街看到適合自己的東西了。



oo鳳棲梧桐oo


便宜唄,要是拼多多價格提高你試試?

我是實體店很少消費的,為什麼呢?主要就是囊中羞澀。從心裡講我是喜歡去實體店買的,就是一看哪價格表,就退縮了。實體店購物消費多爽啊,慢的東西就滿意,網上買東西好多時候不是很滿意,主要看在便宜,退換貨麻煩就手下。

我是在拼多多買過一些小物件,昨晚還買了一個香皂盒,才兩元多,比實體店便宜太多了。我杯子也摔了,我是超市看了下,最後還是在晚上買了,動不動一百左右的杯子太正常了,我晚上才26.9元。稍微貴或者品牌的東西我還是喜歡在淘寶和京東上買。


楊亞兵SW


最主要的還是便宜。不過也得看哪種產品,我從上面買過炒菜的鐵鍋,實體店裡都是七八十,拼多多上就18就買上了,收到貨一看和七八十的都一樣,真是便宜呀。我也對比過,我是做電商的,需要買紙箱,上面的價格確實便宜,比淘寶上的便宜些。還有就是吊牌槍淘寶都是不包郵的,但是拼多多上同樣的價格人家可以包郵。

總之就是便宜,買一般的東西可以從上面買,不過複雜一些的,比如電器手機之類的最好還是實體店,畢竟售後方便。


三方空媒


作為一個資深的電商從業者,針對用戶為什麼喜歡在拼多多上購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拓展討論:

1.拼多多的用戶畫像

拼多多的用戶更多來源於三四線城市,在廣大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市場產品豐富度不足,用戶的購買力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因此需要有一個電商平臺使得消費行為得到有效釋放;其次在於拼多多市場流量來源更多是在微信等社交流量,也是距離用戶最近的流量,這部分流量具有高頻的特性,因此用戶被反覆提醒加深了拼多多電商平臺在用戶心智中認知;最後在三四線城市,淘寶、天貓、京東等零售電商市場滲透率較低,也就基本奠定了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行業地位。

2.拼多多的供應鏈佈局

供應鏈佈局,一方面在產品線上的規劃,市場初期以紙巾類對品質要求較低,並且屬於快速消費、高復購率商品,同時也符合其用戶畫像消費特徵的產品線。反而在品質要求更高對的電器市場市場份額佔比低,更能從側面佐證這一點;一方面在供應商的佈局,強調c2m消費模式,從早期的山寨品牌的市場進入,到後期產業帶工廠入駐,拼工廠模式基本確立,促進供給側改革;最後零售電商的發展,物流、支付等基礎配套設施搭建完成,縮短了用戶消費路徑。

3.拼多多的市場營銷戰術

以“拼購”模式聞名於電商領域的典型,以利益為用戶的自我驅動,自發式裂變傳播。以遊戲形式變相降低了產品銷售價,卻不被認為是在損失產品品質行下貪小便宜的消費心理。

同時裂變傳播,形成了一傳十,十傳百的市場傳播效應,讓更多的用戶選擇去拼多多購物!

綜上所述:用戶之說所以選擇拼多多購物主要原因在於:

拼購模式下的市場低價戰術;

電商模式的購物便利性;

產品線門檻低,剛需性產品;

距目標用戶流量路徑短,用戶流失少;

線下市場物資的缺乏。

以上言論,僅是個人觀點,歡迎探討。


菩提釋


越來越多的人在拼多多上購買生活用品,在實體店卻不會可以的消費,為什麼?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便宜


我們都知道拼多多現在幾乎和淘寶齊名,在我大概初中的時候淘寶的出現就是以價格便宜為主的,那時候陪著淘寶一起長大的我們,到現在輪到了稍微長一輩的用戶群體,在體驗了網上購物之後,便宜是對於現實來說最大的特點。

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用品碗啊、杯子啊、衣服啊之類的東西逛一圈大概就幾百幾千塊錢出去了,但是拼多多不一樣,很多用品幾乎都是幾十塊,有些用品還低到幾塊錢。


第二:方便


為什麼淘寶的用戶群體偏年輕化?因為淘寶沒有和微信合作,拼多多支持微信付款,剛好微信和拼多多的受眾群體都是差不多的,他們可以通過微信發送拼團要求更便宜。這裡就像極了小時候一起買衣服的家長們


“我們兩個人買,便宜一點吧”


無論是便宜三塊五塊都是便宜,增進了朋友之間的感情。

對於拼多多購物你還有什麼不一樣看法,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喜歡點個關注,謝謝閱讀!


二五八Group


當然是便宜。我們現在在外地租房上班上學。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窗簾。基本作用能起到就行了。哪天換房子直接就不要了。萬一買些好質量的用個十幾二十年的。搬家麻煩扔又可惜。我兒子五歲。買個200的褲子明年照樣短。就在拼多多上買二三十的。出去玩的粘上水彩筆。粘土洗不掉?扔!不心疼。主要買啥都包郵啊。買幾塊錢的也包郵。等於付郵送了。。。


554一切向錢看1


我在拼多多上不到一個月已買了近五百元的東西,有花花公子的皮帶、花花公子的襯衣,馬上到來的花花公子的長褲。還有吃的。拼多多挺實惠,開始還抱有懷疑,現在看好它了。原來我是在京東購物,但發現京東價格太貴,轉到拼多多來了。


糊塗老翁797


我喜歡網購。便宜省事,最重要的是有孩子,沒有時間逛超市,商場。我在三線城市的許昌,每月網購的花費兩到三千不等,都是買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個月下來總有疑問。。。錢去哪裡了???我們這裡有胖東來,但是大多時候就是買食品才去的。有錢有閒,吃喝逛沒有問題,但我這寶媽,還是網購來的方便。


娃M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