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轉自高考網

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林草局、中醫藥局、中國科協在天津聯合召開

“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

會議要求,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質量革命”,形成覆蓋高等教育全領域的“質量中國”品牌,打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

每年近千萬考生參加高考,能進入正規大學校門的進50%。但是這幾百萬大學生中,接受完高等教育後,真正找到滿意工作的並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過程中,缺乏對專業、行業、就業的基本常識。

其實,國家對希望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一直有明確的規劃。就未來10年而言,如果選擇了“六卓越一拔尖”相關高校和專業,才有希望實現“高考改變命運”的夢想!

“六卓越”具體指卓越工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卓越醫生、卓越農林人才、卓越教師。

“一拔尖”是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將實現文理基礎學科全覆蓋,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上,增加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基礎醫學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增加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哲學社會科學基礎學科。

“六卓越”和“一拔尖”兩個人才教育培養專項,聚焦各有不同。“六卓越”注重當下和明天,是“腳踏實地”,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人才,而“一拔尖”則是更長遠的部署,是“仰望星空”,旨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勇攀世界科學高峰、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未來科學家和思想家。

列入這兩大計劃的大學和專業,都是國家高度重視、各個高校重點扶持的,儘管沒有大規模宣傳,也不為外界所熟知,但業內人士都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好專業!也是考生和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

拔尖計劃:

哪些大學哪些專業在招生?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簡稱“珠峰計劃”“拔尖計劃”,是國家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而推出的一項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該計劃的高校每年動態選拔特別優秀的學生,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營造一流學術氛圍,通過國內國外交叉培養,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這項計劃招生的前五屆本科畢業生中,97%的學生繼續攻讀研究生,其中有67%的學生進入了排名前100名的國際知名大學深造,10%的學生進入了排名前10名的世界頂尖大學深造。

第一批入選高校共11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2015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入選。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原名:元培計劃、元培計劃實驗班)

北京大學已在數、理、化、生、計算機等基礎學科專業人才創新培養建設項目,項目將通過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興趣和發展潛質,將最優秀的學生選入培養計劃。如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決定選拔優秀本科生開設“未名物理學子班”。其目的是不斷探索和完善素質教育培養機制,為年輕才俊迅速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物理學家和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打下堅實基礎。

而元培學院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自主設置專業”,即學生按照自己的專業興趣選擇不同院系的特定課程,經審核通過後即可按照這一量身定做的培養計劃完成學分,獲得學位證書。北大曾經給一位學生專門開出一門課,這可謂真正的吃小灶。

清華大學:“清華學堂”

實驗班選拔各不相同,首批進入該計劃的有4個項目:數學班、物理班、計算機科學班和錢學森力學班,預期還有化學班、生命科學班兩個項目進入計劃。這些實驗班的入門選拔各不相同。錢學森力學班,採取“高考錄取+校內分流”的申請體制;計算機班則施行“奧賽+校內二次測試”的方式選拔;報考數學、物理、化學實驗班的學生,在經過相關教授考核後,也可直接就讀;而生物班等重點實驗班則將統一在本科高段學生中選拔人才。

南京大學:“英才培育計劃”

建立在“南京大學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但做出很多變革,對學生培養的優惠政策可謂前所未有,進入拔尖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生會比“匡亞明學院”學生的選擇權更大,教師隊伍的組成也將有變革。藉助這一計劃,新生有機會進入基礎學科理科強化班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計劃”。

此外南大也擁有全國第一個通識教育學院——匡亞明學院。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實施,按學科群打基礎,以一級學科方向分流,貫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培養立志獻身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學院推行通識教育在人文科學類、應用文科類、數理科學類、大地學類、化學與生命科學類、建築學和教育技術學等大學科類實施多學科、寬口徑教學模式,並將逐步推廣到社會科學、金融工程學等領域。學院通過不斷的教育創新,在培養有開拓精神、善於在學科交叉領域發展的個性化基礎科學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復旦大學:“望道計劃”

復旦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在數、理、化、生幾個基礎學科開始實施“望道計劃”,構築“拔尖人才”培養平臺,創新培養模式,努力使這些優秀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英才班”

中國科學院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相關研究所聯合創辦了11個“科技英才班”(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師昌緒材料科學科技英才班、貝時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機電科技英才班、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錢學森力學科技英才班、盧嘉錫化學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趙九章現代地球和空間科學科技英才班、計算機與信息科技英才班)。

其中基礎科學類英才班7個,高技術類英才班4個。涉及16個研究所和科大10個學院,總招收學生435人。同時中國科學院批准資助科大和14個研究所共同實施了14個聯合共建項目。截止2010年11月底已開設基礎和實驗課程32門,編寫教材2本,300多名學生接受了實驗訓練。

浙江大學:“求是科學班”

“求是科學班”以學生的科學素養、志向為基礎,以“培養未來的科學家、世界一流的學科引領者”為目標,選拔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科學五個基礎學科中某一學科有濃厚學習興趣、具有較強培養潛力並有志於深入學習的優秀學生進行培養。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由校長張傑院士親自兼任學院院長。2010年致遠學院將招收數理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個理科班,每個班人數不超過35人,在9月份新生入學後,所有上海交通大學2010級新生都可以申請進入致遠學院,學院將從中通過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部分學生進入致遠學院。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英才班

從2011年開始在全校各專業新生中另外選拔對生命科學具有濃厚興趣、有志於成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學生,編入“生命科學英才班”。秉承“個性發展,性格塑造,獨立思考,探索實踐”的理念讓研究生命科學成為一種樂趣。設立“英才班”的目標為培養一批熱愛生命科學並具有原創性科學思想、高尚人格的“大師級”人才“苗子”。

南開大學:“伯苓班”和“省身班”

在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專業的新生中經過二次選拔產生,採用雙語教學與國際接軌。“伯苓班”和“省身班”採用動態管理制度。

武漢大學:“弘毅學堂”

“弘毅學堂”下設5個學科小班,即弘毅數學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學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計算機班。“弘毅學堂”是培養精英人才的“特區”,新生進校後,在各學科專家分委員會主持下,以及學生自願的基礎上,通過筆試和麵試進行二次選拔。聘請學術造詣深厚、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學者擔任首席教授。

中山大學:“逸仙班”

開始於2006年的中大人才培養新舉措——“逸仙計劃”下的項目。該計劃將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專業的高考生源中擇優選拔90名“尖子生”組建“逸仙班”,以理科基地為依託,實施本科與研究生教育貫通培養。“逸仙班”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兩次專業選擇,並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個性化專業學習。

廈門大學:

在化學、生物、數學三個重點學科,將從錄取的這三個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出一小批特別拔尖的學生,為他們量身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配備一流教師,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創造一流學術環境與氛圍。

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學院”

已經組建2010級“基礎理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人文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培養目標: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培養興趣濃厚、志向遠大、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德才兼備、勇於創新的拔尖學生,為其成為基礎理科(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人文學科(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的領軍人物、知名學者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通過計劃實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帶動全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華羅庚班”

每年從全國優秀高中生中招生35人,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畢業生赴歐美一流大學繼續深造或保送到北大、清華、中科院、北航攻讀研究生。北航物理學院代表北航物理學科進入全國“珠峰計劃”的物理部分。“北航物理學院愛因斯坦班”每年從全國優秀高中畢業生中選拔20人左右,致力於培養具有堅實數理基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具有解決重大物理問題潛質的複合型創新人才。

吉林大學:“唐敖慶班”

分“唐敖慶Ⅰ班”和“唐敖慶Ⅱ班”,其中唐敖慶Ⅰ班為化學與生物科學專業方向,唐敖慶Ⅱ班為數學與物理學專業方向。

山東大學:“泰山學堂”

泰山學堂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彭實戈教授說:“20年後,泰山學堂如果能出一位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那就說明我們的探索是成功的。”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

成立於2010年,在全校新生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該院,其每名學生每年培養經費將高達10萬元。萃英學院實行“3+1”培養模式,即國內學習3年,國外深造1年。蘭大2010年啟動“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驗計劃”,成立“萃英學院”是其中一項,新學院招生專業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人文萃英班五類,每年招生80名,每人每年培養經費將達到10萬元。

四川大學:

由化學學院、生物學院、物理學院、數學學院、計算機學院具體負責培養方案。施行小班教育,課程進行優化,強調基礎知識和興趣培養。公共課由吳玉章學院負責。

西安交通大學:

每年選拔 80名左右有志於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優秀本科生進入數學、物理學專業學習,培養基礎學科領域的創新型領軍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果殼計劃”

從培養目標、生源選拔、三段式培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環節、國際交流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特殊培養。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

哈工大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成立英才學院,具體實施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與培養思路,學生遴選與動態管理、培養方案設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優秀師資聘請、首席學術顧問制度,國際化能力培養,教學質量保障,學生管理等創新能力培養。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和引導。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2012年11月9日,教育部、衛生部發布了《教育部衛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確定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125所,改革試點項目178項,其中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26項,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72項,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39項,“3+2”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41項。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旨在建設一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宣傳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專業點,形成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全媒化複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和行業創新發展,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優秀新聞傳播後備人才。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旨在通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動舉辦教師教育院校深化教師培養機制、課程、教學、師資、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努力培養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1.卓越中學教師培養。針對中學教育改革發展對高素質教師的需求,重點探索本科和教育碩士研究生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連續培養的一體化模式,培養一批信念堅定、基礎紮實、能力突出,能夠適應和引領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卓越中學教師。

2.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針對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重點探索小學全科教師培養模式,培養一批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知識廣博、能力全面,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育教學需要的卓越小學教師。

3.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適應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構建厚基礎、強能力、重融合的培養體系,培養一批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綜合素質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兒園教師。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圍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任務,針對法學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將目標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大應用型、複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力度,培養、造就一批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的卓越法律職業人才。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014年9月22日,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發佈了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的通知,開展國家農林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改革試點。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中央13部委啟動一項重磅計劃! 事關高考生志願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