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第一書記 曲相雨

他說:“對於一個基層扶貧幹部而言,當好人民公僕是本職,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是使命。”他就是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脫貧攻堅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曲相雨。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第一書記  曲相雨

君自他鄉來,但知鄉間事 

第一次來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的達錄山,高山的背後,或許藏著各種未知的困難。到扶貧村後,曲相雨便馬不停蹄地到貧困戶家中查看情況,當他看到貧困戶破損的房子、雜亂的院子、生病的孩子……他的心情突然變得有些沉重。面對一個個一貧如洗的“家”,一張張淚水模糊的臉,他緊緊按住心口不斷地追問:“我能做什麼?”他堅定地告訴自己:“盡全力幫助他們脫貧奔小康。”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第一書記  曲相雨

後來,他便成了小山村的常住客,跑遍了這裡的每個角落,瞭解了這裡的每一件事情,從春天到夏天。在駐村的日子裡,他與村幹部一起挨家挨戶聽取村民的意見,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逐戶制定幫扶計劃,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作為駐村工作隊,他們既是扶貧路上的領路人,又是貧困戶的知心人,不論大事小情,貧困戶都願意聽聽這位“知識分子”的建議。在這樣日常且帶有生活氣息的交流過程中,讓他更好地瞭解到誰家的房子該修一修了、誰家的孩子上學遇到了困難、誰家的病人就醫受到了阻礙、誰家的吃水問題還沒有解決……

在他的扶貧日記中,記述著一口水井。貧困戶盧永青家中的老水井一到夏天就面臨乾枯,老兩口都上了年紀,活動不太方便,兒女又不在身邊,吃水成了一大難題。當他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會,積極與單位領導溝通,爭取到了經濟技術支持後,在原有水井的基礎上進行加深,並安裝了電動抽水泵,徹底解決了老兩口吃水難問題。老兩口看著源源不斷的井水,留下了幸福的“淚水”。他也因這“笑臉”與“幸福”而感動,此時的內心深處,宛如這人間夏日的草木,充滿活力和希望。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第一書記  曲相雨

解決貧困戶盧永青家吃水難問題

在他的心中,打著一個小算盤。通過走訪入戶,曲相雨發現全村的百姓家院中都有閒置的土地,可百姓要想吃點青菜還要到集市上買,雖然這一點點的支出不算多,但日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他心裡,過日子就要精打細算,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就是增加收入。通過多方聯繫,他購買了6500餘株的青椒、茄子、西紅柿等秧苗發放到了百姓手中,併入戶幫忙栽種,介紹現代栽植技術,減少支出的同時還能吃到健康、綠色、無汙染的放心蔬菜,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截至目前,各家各戶的青菜已經開花結果。下一步,打算在此基礎上在全村範圍內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通過日光拱棚種植蔬菜,加強種植技術培訓,增產增收。

幫助貧困戶種植蔬菜,打造庭院經濟

在他的內心深處,記掛著一個人。貧困戶韓國東,正處人生壯年的他、為人夫為人父有許多責任未盡的他,年初被檢查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無法接受。由於家裡經濟困難,雖身患大病,卻無法得到好的醫療救治,只能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和生命的日漸消逝。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曲相雨想方設法通過多種途徑籌集善款。一方面,積極號召單位全體人員進行募捐,另一方面,於4月28日,他在微信“水滴籌”官方平臺幫助韓國東發起了一份愛心募捐,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號召大家積極轉發、募捐,讓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到此次捐助中。截至目前,已經收到各地各界愛心人士近3萬元的善款。在幫助韓國東籌集募捐的同時,他還時刻關注病人的病情發展和心理心態,在病人住院期間,他曾多次探望,鼓勵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並於6月3日、22日,驅車帶領韓國東前往天津市血液中心醫院進一步治療,經專家診斷治療,目前病人狀況良好,後期按醫囑進行配合治療將治癒。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記庫倫旗扣河子鎮達錄山村第一書記  曲相雨

扶智+扶志,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一張真誠的笑臉,一沓駐村隨筆,是曲相雨每次出門走訪的標配。他深入村組,田間地頭,村民家裡,實地考察村民生活情況,瞭解主要的經濟來源。他和村民聊種地,談養殖,組織經驗交流,摸清村情民意,真正地去了解村民,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用熱情和幹勁調動百姓脫貧致富的勇氣和積極性。他深刻意識到扶貧必先“扶志”,若思想上未跟進,如同只砍枯葉不拔窮根,即使脫貧也只是暫時脫貧。因此,通過宣傳教育等形式,轉變一些貧困戶的“等、靠、要”思想,幫助其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舉辦了“粽香端午節 情繫達錄山 ”首屆全民健身暨精準扶貧常識有獎競答登山活動,組織全村百姓群眾通過簽署“擺脫貧困、自力更生,共同建設美好達錄山”責任狀,同時組織人員發放種植養殖宣傳手冊、扶貧政策明白卡等,讓百姓及時瞭解掌握各類扶貧惠農政策,提高了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引導群眾著眼發展長遠,激發和增強群眾立足本地、依靠科技、勤勞致富信心,依託好政策、抓住好機遇,建設美麗新農村。

他常說,虧欠孩子的太多

世事似乎真的難兩全。作為扶貧幹部的他,確乎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一位合格的父親。作為扶貧幹部,可以忍受環境的惡劣、可以忍受粗茶淡飯、可以忍受工作壓力、可以忍受貧困戶的曲解和謾罵,但是無法忍受和家人孩子的離別。由於長期駐村,對於家庭的照顧越來越少,他心存愧疚。但是,當他看到村民們的生活在一天天發生著微小變化,一切都向好的方面發展時,似乎都變得值得了。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曲相雨就是這樣心繫達錄山村,用真心、真情抒寫著一個扶貧幹部的人生詩篇。

(劉向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