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高歡和宇文泰?

凌雲露


高歡字賀六渾,原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出生於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兵戶之家。相傳其六世祖高隱曾為晉代太守,此後高家的三代先祖曾在慕容氏燕國出仕,慕容氏敗亡時高歡的曾祖高湖歸降北魏,到了高歡的爺爺高謐時已官至侍御史,後因犯法被流放懷朔鎮。高歡的父親高樹生是一個不事產業、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弟,後來的高歡似乎也沾染了其父一些浪蕩的痞子習氣。由於從小生長於邊鎮,周圍都是鮮卑軍人,高歡實際上是一個高度鮮卑化的漢人。

終日飛鷹走狗、遊手好閒的高歡到了該成家的年紀時卻一直遲遲未能找到合適的對象——對高歡這種破落貴族人家的子弟而言:在那個講究門當戶對的門閥士族時代要放下身段去娶平民人家的女子是不可能的,問題是又有哪戶貴族人家願意把自家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終日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破落戶子弟呢?直到有一天在城頭服役的高歡被途經此處的真定侯婁提的孫女婁昭君看見,當時有很多貴族人家的子弟在向婁家提親,然而在見到高歡後婁昭君說道:“此人就是我的丈夫。”於是打發婢女向高歡通告心意並多次贈送私財,好讓他來家行定婚之禮。儘管婁昭君的父母並不看好高歡,但到底沒拗過婁昭君,於是在那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婁昭君堅持按自己的本心追求到了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

不過這位白馬王子在當時看起來是相當不靠譜——終日和一幫“狐朋狗友”吃吃喝喝,一家生計完全靠婁昭君從孃家帶來的財物維持,婁昭君甚至還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接待高歡那幫“狐朋狗友”。不過在婁昭君看來:這些人可不是什麼狐朋狗友,而是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並斷定在這些人的輔佐幫助之下自己的丈夫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成就一番偉業。高歡從婁昭君的嫁妝中得到了一匹馬,按當時北魏的軍制:有馬才有在邊鎮隊伍中當隊主(下屬100人左右)的資格。儘管當時很多人都不大瞧得上高歡這個破落戶,不過除了婁昭君之外倒也的確還有一位貴人高看高歡一眼並對他有知遇提拔之恩——這個人就是懷朔鎮的鎮將段長。段長曾對高歡說:“你有匡濟時世的才能,不枉在這世間走一遭。可惜我這歲數看不見你發達之日了,希望你日後能關照我的兒孫。”就是這麼幾句微不足道的鼓勵在當時飽受他人白眼的高歡心中留下了永難磨滅的記憶,等他後來功成名就大權在握之後就追贈段長為司空並提拔段長之子段寧為官。

高歡的崛起同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北魏早期為防備草原上的柔然部族南侵而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以北的邊境地帶設置了六個軍鎮——這六個軍鎮自西而東分別為沃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懷朔(今內蒙古固陽西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懷荒(今河北張北)六鎮。從內地調來的漢字和其他民族的士兵在這裡同鮮卑軍戶日漸融合,漸漸地六鎮軍戶的身份認同取代了原有的民族身份認同。北魏在孝文帝南遷洛陽推行漢化改革後六鎮軍戶由拱衛國都的干城變成了被日漸遺忘的群體——他們不再能靠自己的軍功得以晉升,而是變成像南朝那樣以門第取人,一時間六鎮軍戶的待遇驟然下降。到了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南侵,北魏朝廷調懷荒鎮兵馬抵禦,鎮兵要求鎮將開倉放糧以便吃飽了肚子去打仗,然而鎮將沒允准他們的要求。惱羞成怒的鎮兵一氣之下殺了鎮將後聚眾起義。次年懷荒鎮的起義蔓延到沃野鎮: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殺鎮將,攻佔沃野鎮,改元真王。隨後率部南下,又遣別帥衛可孤圍武川、攻懷朔。一時間起義軍聲勢浩大,席捲邊城。驚慌失措的北魏朝廷聯合柔然一同鎮壓了破六韓拔陵起義,戰後北魏朝廷俘虜了二十多萬起義軍民,而他們的安置問題就著實令北魏朝廷為難了,最後北魏朝廷思來想去之後將這二十多萬俘虜安置在河北一帶。當時河北地區連年水旱災害不斷,糧食收成本就不好,如今一下來了二十多萬張吃飯的嘴,一時間矛盾更加激化,此後杜洛周、鮮于修禮、葛榮等鎮兵鎮將相繼起義,一時間北方六鎮皆反,關隴、河北各族也紛紛起兵響應,北魏的統治已岌岌可危。

北魏朝廷為儘快鎮壓起義不得不授權地方軍事豪強自行募兵、就近殲敵,這樣一來就使地方豪強的勢力日益膨脹起來。最終在平息六鎮起義的過程中契胡部酋長爾朱榮脫穎而出: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八月他舉兵襲取肆州(今山西忻縣),至此他自置官吏,兵勢漸盛,朝廷不能制。當爾朱榮的勢力悄然做大之際北魏朝廷內部胡太后和孝明帝的矛盾也在日積月累。大通二年(528年)胡太后黨羽殺死孝明帝。爾朱榮藉口為孝明帝報仇發兵攻陷洛陽,殺死大臣王公等兩千餘人並將胡太后和幼帝沉入河中淹死,這一事件在後世史書中被稱為河陰之變。爾朱榮改立元子攸為帝,是為孝莊帝,而爾朱榮自己卻在此時返回晉陽以大丞相之位遙控朝政,至此北魏王朝儘管名義上尚存,但軍政大權已盡落爾朱榮之手。這一時期的高歡獲得了爾朱榮的信任,因此被提拔為爾朱榮的衛隊長(親衛都督)。

據說爾朱榮曾問自己的自己的親信們:“我死後誰能做軍中統帥呢?”周圍的人都回答說:”爾朱兆“。爾朱榮卻不以為然道:”爾朱兆雖勇猛善鬥,但不過能統領三千左右的人馬,軍馬多些他就亂了陣法。能代我統軍的只有賀六渾(高歡的字)。“這個故事不僅表明:爾朱榮一眼看出了高歡的才能,所以對他惺惺相惜;同時也表明:爾朱榮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已明確洞悉到對爾朱家族威脅最大的就是高歡。對此他一方面提醒自己培養的接班人爾朱兆要暗加提防,另一方面將高歡遠調為晉州刺史。公元530年11月1日(農曆九月戊戌日)爾朱榮率隨從30餘人入朝洛陽,結果被自己扶植的傀儡皇帝孝莊帝元子攸誅殺。元子攸誅殺爾朱榮實在是對爾朱榮一直以來的驕橫跋扈忍無可忍的結果,在誅殺爾朱榮之前元子攸並沒擬定詳細的善後計劃,以致於在爾朱榮被殺後軍權仍掌握在爾朱家族手中。爾朱兆隨即攻破洛陽,將元子攸擄掠北上,勒死於晉陽三級佛寺。高歡面對這一系列紛繁複雜的變故開始打起了爾朱氏領下降兵的主意。

六鎮起義的降兵多為鮮卑人,也有不少漢人、匈奴人、高車人、氐人、羌人。他們因戰敗被迫投降爾朱榮,然而作為爾朱氏嫡系的契胡部隊不斷欺凌他們,於是這些降兵又舉起了反旗。在經歷大小二十六次造反被鎮壓後這些降兵仍不斷起來反抗。此時已縊殺孝莊帝、實際執掌北魏朝政的爾朱兆為此頭疼不已,於是向部下們問計。高歡回答:“六鎮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殺掉,大王您應選心腹之人去統領他們。再有反叛就歸罪其將領,不能每次都殺掉大批的兵士。”爾朱兆覺得這一建議很好,於是就問誰能去當統領。一旁的賀撥允不知是計,傻啦吧唧地建議讓高歡去統領六鎮降兵。高歡佯裝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賀撥允滿嘴冒血,門牙落地,罵道:“太原王(爾朱榮)活著時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聽大王(指爾朱兆)的,你是什麼東西?大王沒發話能輪到你說三道四!”這一舉動使爾朱兆以為高歡忠心耿耿,於是當即宣佈高歡為六鎮降兵的統帥。

生怕爾朱兆反悔的高歡匆忙趕去接管了部隊,不久他就上書聲稱:山西霜旱災害多,難以籌措軍糧,因此請求移師山東。此時實際控制朝廷軍政大權的爾朱兆不知這是高歡趁機脫離自己控制的計策,然而爾朱兆部下的慕容紹宗卻看穿了高歡的意圖,可無論他如何勸諫始終沒能勸得動爾朱兆。然而不久就傳來一個消息:高歡從爾朱兆的嫂嫂那兒搶走了三百匹良馬,惱羞成怒的爾朱兆親率士卒追趕高歡。當爾朱兆追到襄垣時恰值漳水暴漲,高歡隔河拜謝:“我借這些馬是為抵禦山東盜賊,別無他意。如果您執意殺我,那我現在就過河受死,只怕我死之後我屬下這些人馬上就會叛逃而去”。有勇無謀的爾朱兆策馬渡河,隻身一人進入高歡帳中並抽出佩刀給高歡說:“有種你砍我啊”。高歡當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泣訴說爾朱家族對自己的恩惠並一個勁兒向爾朱兆表忠心。當晚兩人徹夜暢飲並殺白馬盟誓。這時高歡深知自己剛接管部隊,還遠沒在軍中樹立威望,此時與執掌朝廷軍政大權的爾朱家族為敵無異於以卵擊石——即使趁爾朱兆隻身一人闖入帳中之際將其殺死,那麼也無非不過是重蹈元子攸誅殺爾朱榮的覆轍。由此可見他是一個在實力不足時懂得隱忍迂迴的人。

隨著高歡日益鞏固了自己在軍中的勢力之後他偽造爾朱兆的軍令聲稱:要自己率六鎮降兵全部返回山西作為契胡軍人的部曲去攻打稽胡。本來六鎮降兵就保守爾朱家族的契胡兵欺凌,現在又要被徵發去當契胡人的奴兵,一時間全軍上下群情激奮。高歡故意裝作軍令嚴急:從軍中簡選萬餘士兵並催促他們立刻出發,部將孫滕和尉景假裝為士兵請命要求寬緩五日,高歡則假意應允。等士兵們的恐慌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之後高歡鄭重其事地為被簡選出來的萬餘士兵舉行了一個告別儀式。在儀式上高歡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我和你們都是鎮戶出身,就像是一家人一樣親密。現在我們被徵發西去打仗肯定得死!遲誤軍期也是死;發配給契胡人當部曲還得死!總之都是一死,我們該怎麼辦呢?”全軍將士齊聲高呼:“唯有造反!”高歡故作愁容道:“造反是萬不得已之事,誰能帶頭呢?”高歡這就屬於明知故問了,結果士兵們自然是共推高歡。這時高歡還要故意推辭一番:“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平時講的是義氣,難以用軍紀加以統馭。當初葛榮有百萬之眾,可就因為沒軍規軍紀,最後還不是落了個敗亡的下場。你們既然推舉我領軍,那麼就必須服從我的號令,否則我可不和你們義氣造反。”高歡通過這樣的手段成功穩定了軍心,由打出擁立北魏宗室、渤海太守元朗的名義起兵討伐爾朱家族。

公元532年高歡與爾朱氏初次交鋒就以少勝多並俘獲對方五千多人。本來在此之前爾朱家族內部正搞窩裡鬥,不防猛然間殺出高歡這麼一個共同的敵人,於是紛紛展開行動:爾朱天光從長安出發,爾朱兆從晉陽舉兵,爾朱度律發自洛陽,爾朱仲遠從東郡趕赴,最終四路大軍共計二十萬人在鄴城會師。此時高歡帳下兵不過三萬、馬不滿兩千。在眾寡不敵的情況下高歡用牛驢連繫在一起堵塞自家軍隊的退路,試圖以此激發將士們的必死之心。戰鬥正式打響後高歡自領中軍,大將高敖曹領左軍,高歡的堂弟高嶽領右軍。戰鬥過程中高歡所領的中軍迎戰不利,好在高嶽率五百騎兵突前迎敵,將領斛律敦收拾四散的兵士重整旗鼓從爾朱兆後面又撲了上去,大將高敖曹率一千多騎兵橫擊而入陣中,爾朱兆的部隊就此被攪亂,此戰最終以高歡的勝利告終。戰後爾朱家族的成員四散奔逃,本來就首鼠兩端的大都督斛斯椿等人搶先回到洛陽將爾朱世隆、爾朱度律、爾朱天光等一干爾朱氏黨羽一網打盡。這時高歡覺得自己擁立的安定王元朗在皇室譜系中屬於相對疏遠的分支,於是打算承認爾朱氏擁立的節閔帝,於是派部下魏蘭根考察節閔帝,然而魏蘭根反饋回來的消息是:節閔帝是一個難以控制的人物。高歡思慮再三之後以節閔帝系爾朱氏所立為由將其廢黜,另立平陽王元修為帝。北魏中興二年(532年)五月元修鴆殺節閔帝元恭,事後立即迎娶高歡長女為皇后,高歡成為國丈。轉過年來爾朱家族最後一條漏網之魚爾朱兆在秀容兵敗後被逼自縊,至此爾朱氏最後一顆釘子也被拔掉。爾朱兆大將慕容紹宗攜爾朱兆妻子及餘眾歸降,高歡以其忠義待其甚厚。深知“各為其主”之理的高歡並未因從前慕容紹宗多次為爾朱兆設計除掉自己而打擊報復。

這時高歡實際上已像漢末的曹操一樣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然而此時的高歡並未能完全控制住形勢:原屬節閔帝手下、搶先回洛陽殺光爾朱氏黨羽的斛斯椿就暗中與南陽王元寶炬、武衛將軍元毗等人不斷勸說孝武帝元修除掉高歡。這時另一股勢力的崛起使他們看到了與高歡對抗的希望:宇文泰字黑獺,是鮮卑化的匈奴人,其父宇文肱是六鎮叛軍中鮮于修禮的將領。其父戰死唐河之後宇文泰加入葛榮的部隊,爾朱榮擊滅葛榮後宇文泰歸降爾朱榮並被授予統軍一職。高歡與爾朱氏交鋒之際宇文泰依附於關中的賀拔嶽,當高歡實際掌握朝廷軍政大權之時賀拔嶽團結了一批武川軍人以及關隴本土的士族大姓,由此形成了一個割據關隴地區的貴族集團——關隴集團,日後北周、隋、唐三朝的皇族及世家貴族幾乎都出自這一貴族集團。當時宇文泰是僅次於賀拔嶽的關隴集團二號人物,他受賀拔嶽之託去查看高歡的虛實。高歡初見宇文泰時就覺得他相貌、氣度、見識皆非凡人,於是有心留下他為自己效力,然而宇文泰堅持要返回關中,高歡猶豫一陣後還是放宇文泰回去了。然而宇文泰前腳剛一走高歡就越想越不對勁,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殺掉宇文泰以絕後患,可高歡的追兵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最終宇文泰順利返回關中。事實上宇文泰正是高歡命中的剋星——在此之前的高歡一直處於上升階段,然而正是宇文泰的出現使他生平第一次遭遇失敗,後來宇文泰的後人所開創的北周王朝更是滅掉了高歡的後人建立的北齊王朝,而由宇文泰等人所開創的關隴集團更是在此之後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元534年關隴貴族集團的草創者賀拔嶽被親高歡的勢力刺殺身亡,宇文泰成為關隴貴族集團的新領袖,正是在他手中這一貴族集團得以鞏固完善:孝武帝元修在斛斯椿、元寶炬等人的鼓動下入關投靠宇文泰,任命其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永熙三年十月十七日(534年11月9日)高歡另立元善見稱帝,徙都於鄴(今河北邯鄲臨漳西南鄴鎮)。永熙三年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殺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魏文帝)。至此昔日的北魏王朝正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名義上東魏和西魏的皇室仍是北魏元氏家族,然而實際權力分別掌握在高歡和宇文泰兩個權臣手中。此後東、西魏之間之間頻頻爆發戰爭:僅在高歡和宇文泰二人在世時就先後爆發過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璧之戰五場大戰,在這一次次的戰爭之中本來實力相對弱小的西魏逐漸壯大起來並奠定了日後北周統一北方、隋唐混一天下的基業。

536年西魏關中地區爆發嚴重天災:農業歉收,糧食匱乏,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當年末高歡乘西魏軍民飢疲之機發動戰爭。高歡兵分三路:大都督竇泰率步騎萬餘直趨潼關,司徒高敖曹率軍攻上洛(今陝西商州),高歡率軍自晉陽赴蒲坂(今山西永濟西南)。537年正月高歡屯軍蒲坂,在黃河上搭造三座浮橋,揚言渡河。宇文泰率軍進抵廣陽(今陝西臨潼北)。面對東魏三路進攻,西魏將領大多主張分兵迎擊。宇文泰認為:高歡極有可能虛張聲勢,其真實目的應是牽制西魏軍主力,使竇泰軍得以乘虛西入。因此宇文泰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竇泰部。事實上證明宇文泰的這一判斷完全正確,也正是他在關鍵時刻的這一判斷鎖定了東、西魏之間第一次大戰中西魏的勝局。

537年閏九月西魏趁勝攻入東魏境內,接連攻克恆農(今河南三門峽市)等郡。高歡隨即起兵二十萬由壺口(今山西吉縣西)直趨蒲津(今山西永濟),意圖渡黃河、洛水,進屯許原(今陝西大荔南)西,直攻長安。同時高歡又命高敖曹部出河南迎戰西魏軍。西魏軍不過萬人,只好匆忙入關,至渭水南迎戰高歡。戰前高歡部將薛琡曾向高歡建議:西魏連年饑饉,糧食匱乏。只需堅壁固守,西魏軍民自會飢困而死,可不戰而降。然而高歡執意率軍從蒲津渡過黃河,隨後直趨長安。然而高歡攻打西魏華州的軍事行動失利,只好轉渡洛水,駐紮許原西。宇文泰擔心:若東魏深入西魏腹地會使民情有變,於是不待援軍抵達就果斷率軍出擊。宇文泰率部渡過渭水,到達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之間),距高歡軍僅六十里。在這裡宇文泰採納李弼的建議:在沙苑東十里處一個名叫渭曲的地方設伏,出奇兵制勝。宇文泰命西魏軍背水列陣,李弼、趙貴部分別埋伏在右邊、左邊。與此同時東魏將領侯景建議:將部隊分為前、後兩軍,相繼而進。斛律羌舉建議:宇文泰既在沙苑,長安必定空虛。可分軍與宇文泰相持,另選精騎突襲長安。然而二人的建議都被高歡否決。兩軍正式交鋒之後東魏軍自恃人數佔絕對優勢盲目突進,以致於隊列逐漸散亂,西魏方面則敏銳抓住了東魏軍隊列散亂的弱點盡起伏兵,最終此役導致東魏喪甲士八萬人、棄鎧仗十八萬件,此後洛陽、梁州、滎陽等原東魏州郡紛紛望風投降,東魏再無法隨意侵入關中。東、西魏的主戰場隨之轉移到河東(今山西)和河南境內。

538年東魏大將侯景出兵奪還南汾、潁、豫、廣四州,然後會同高敖曹部圍攻金墉城(今洛陽東),高歡也率軍前往助戰。西魏文帝元寶炬與宇文泰親自率軍援救金墉。八月西魏軍抵達瀍水(今洛陽南)。侯景軍撤圍而退。宇文泰率輕騎追至河上。侯景回軍與西魏軍激戰。在這次戰鬥中宇文泰的坐騎被侯景軍射中倒斃,宇文泰跌落在地,左右逃散,僅都督李穆隨護身旁。東魏大軍追到後李穆用自己的馬鞭狠抽宇文泰並厲聲叱罵:“你這個糊塗兵,你們王爺跑哪兒去了,怎麼自己留在這裡?還不歸隊?”東魏追兵見狀誤認為宇文泰只是普通士兵,於是自顧去追殺他們眼中更值錢的目標。這時李穆才扶宇文泰上馬,雙雙逃回營中。戰鬥進行至此東魏軍可謂佔盡優勢,這也使東魏主將侯景心生輕敵之意,誰知就在他以為西魏軍已被打散之時重新集結起來的西魏軍隊竟主動發起進攻,對此完全沒預料到的侯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東魏將領高敖曹自恃勇猛與西魏軍鏖戰,他殺出重圍逃至河陽南城,然而守將高永樂因與高敖曹有矛盾就閉城不納。高敖曹躲在橋下,最終被西魏追兵殺死。此戰儘管一開始東魏方面佔盡優勢,卻不料最終落了個士卒死傷數萬計並折損號稱東魏第一猛將高敖曹的結局。

543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因為妻子被高歡之子高澄調戲,於是投降西魏。宇文泰率軍接應並進犯東魏。高歡親率十萬大軍至河北抵禦。宇文泰軍退居瀍上,令軍士駕舟縱火,欲焚燬河橋,阻止高歡軍渡河。東魏將領斛律金派人駕小船百餘艘,攔截敵船;同時用鐵鏈橫河,系以長鎖,釘在兩岸,使敵火船無法靠近,保住了河橋。高歡軍過河後佔據邙山有利地形。宇文泰親率精銳乘夜色奔馳四十里,欲偷襲高歡軍。然而高歡軍早就列陣以逸待勞。東魏猛將彭樂不等西魏軍列陣便率數千精騎發動猛攻。一時間西魏軍大敗,眾多王公貴族、臣僚將士被俘,士卒死傷近六萬餘人,精銳喪失殆盡。彭樂趁勝急追宇文泰。狼狽不堪的宇文泰只好一邊逃跑一邊向彭樂哀求:“這不是彭樂將軍嗎?今天你殺掉我,那麼明天你還有用嗎?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事可不少見。你不如馬上還營去撿拾我丟下的金銀寶物”。彭樂聽了這話就放了宇文泰。戰後彭樂懸著大包小包回去見高歡並報告聲稱:“此戰我家大獲全勝,黑獺僥倖逃脫,料已嚇破膽”。高歡起初還很高興,可不就就有人告發彭樂私放宇文泰。高歡氣得拔出佩劍,按住彭樂的頭,象徵性砍了三次,最終還是沒殺他,勒令他今後效力贖罪。逃回營中的宇文泰重整旗鼓後主動進攻東魏軍,這次輪到高歡大敗。此戰是高歡敗得最窘迫的一次:他的坐騎被射殺,與主力部隊失聯,在七個隨從的保護下匆忙退出戰場。西魏將領賀拔勝在後緊緊追趕高歡八人,高歡的親信都督尉興慶殿後拒敵,被西魏追兵亂刀砍死。賀拔勝見高歡身邊已只剩六人保護,於是也捨棄輜重部隊,自率十三名騎兵輕裝追擊。高歡的隨從射殺了西魏兩名騎兵,又射殺了賀拔勝的戰馬,等賀拔勝換馬再追時高歡已跑沒影了。

546年十月高歡率軍圍攻玉璧(今山西稷山西南太陽鄉白家莊村)。此地是東魏侵入西魏本土的必經之地,故高歡勢在必得。東魏軍晝夜不息地或用攻城車撞城,或築起土山,向城內拋石射箭,或挖掘十條地道。西魏守將韋孝寬用布做成幔子,罩到攻城車上。風鼓布幔,攻城車受阻。東魏軍在竹竿上綁縛松麻,點火焚布燒樓。韋孝寬就命兵士用長鉤鉤竿,撲滅火焰。在城內修築高臺,與東魏軍對射。挖掘塹壕,截斷地道。東魏軍再挖二十條地道,中施樑柱。然後縱火燃燒,木柱燒折,城牆隨之坍塌。韋孝寬準備很多大木,隨時在崩陷處豎立柵欄,進行抵禦。東魏軍苦攻五十多天,戰死及病故者約七萬人,屍首埋成了一座小山。將士們皆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高歡也“智力皆困,因而發疾”。高歡為鼓舞士氣強撐病軀大宴諸將士。大將斛律金即興吟唱北朝民歌《敕勒川》以壯軍威。然而這時的高歡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而東魏方面的糧草也已耗盡,無計可施的高歡只得退兵。返回晉陽不久高歡就病故了,時年五十二歲。他的老對手宇文泰將賀拔嶽草創的關隴貴族集團發展成為以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組成的八柱國以及十二大將為核心的強大政治勢力,這其中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弼是隋末瓦崗寨李密的祖父,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后,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則出自西魏十二大將。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宇文泰奠定了隋唐盛世的最初基礎。公元556年宇文泰在老對手高歡死後九年辭世,時年四十九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高歡在臨終之際一定會感慨,我縱橫天下一生無敵、為何偏偏和宇文泰處於一地。而宇文泰也必將大罵。若非高歡小兒。老夫早就一統華夏。可以說在南北朝時代英雄豪傑多如過江之卿,名將也是不少,梟雄權臣篡位登基更是不少,但以上都佔了的。卻只有這二位,換句話說。如果二人不是生在同一時代,都是一統天下的人物,如漢高祖與光武帝。

高歡,字賀渾六。生於公元496年,逝世於547年,南北朝北齊的實際開國皇帝。祖上 也算官宦之人,但到高歡父親那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了。雖然高歡是漢人,但由於居住在鮮卑部族。生活起居和鮮卑差不多了,應當說是鮮卑化的漢人。所以高歡善騎射。武藝高強。

宇文泰,小字黑獺。生於公元507年,逝世於556年.南北朝西魏以及北周的實際掌權者,宇文泰是匈奴化的鮮卑人。宇文泰最大功績就是開創府兵制。制定八柱國軍部。形成關隴集團,為日後隋唐開基奠定基礎。公元532年,宇文泰為領府司馬。開始掌控軍權。並且首次去晉陽,第一次和高歡見面,彼此互有好感,但誰也不會想到,對方是自己一生的對手,公元534年,孝武帝任命宇文泰當武衛將軍,宇文泰藉機控制關中,有了爭奪天下資本。

高歡和宇文泰都是大頭兵出身,都是北魏一代梟雄爾朱榮麾下之將。公元523年,北魏六鎮山東地區軍隊譁變,爾朱兆讓高歡領兵鎮壓,(爾朱榮臨終之際告訴爾朱兆,千萬不要讓高歡獨自領兵,我在尚且能壓住他,你們不行)高歡這一獨自領兵,徹底自由了,六鎮軍隊的譁變是鎮壓了,但也都歸了高歡了,高歡有了自己的地盤不聽調遣,爾朱兆大怒,領兵20萬攻打高歡,被高歡3萬大軍殺了個全軍覆沒。爾朱兆這時候想起大哥爾朱榮的話來,嚎啕大哭但已經是於事無補了、高歡領兵殺奔洛陽,誅殺爾朱家族滿門,自己成為北魏第二個爾朱榮,北魏第一權臣。對於曾經打敗自己的爾朱家族第一大將慕容紹宗不計前嫌,拜為大將。可見高歡是成大事的人。

北魏孝武帝不甘心當傀儡。在心腹大臣勸說下,出走投奔宇文泰。罷免高歡的,加封當時在關中的宇文泰為左僕射,希望高歡和宇文泰二虎相爭,自己坐收漁人之利。但孝武帝忘了,一個沒有了權力的皇帝就是一個沒有毒牙蛇,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就是一個牌子而已。
孝武帝的聖旨對於高歡來說,和廢紙一樣,高歡見皇帝沒有了,又立北魏宗室元見善為皇帝,史稱孝靜帝。逃到關中的孝武帝見到宇文泰那是剛出虎口,又進狼窩,依舊是傀儡。但宇文泰和高歡都有了藉口消滅對方理由,二人都以皇帝的名義譴責對方是亂臣賊子(他們也許自己都想樂)各自累兵秣馬決一死戰,至此北魏正式分裂,即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東西二魏為了統一北方展開大戰。

宇文泰和高歡都是大軍事家,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從公元536開始到公元547年,雙方歷經關西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壁之戰。這五場大戰高歡和宇文泰各贏兩場,平一場,可以說半斤八兩,但在最關鍵的玉壁之戰中。高歡敗北,而且敗的很慘。高歡幽憤之下一病不起,公元547年大年初一病逝。時年52歲。

高歡病逝以後,宇文泰開始攻擊南朝的梁。數次擊敗梁武帝,也使得西魏成為噹噹時三個國家裡(東魏,西魏,南梁)國土面積最大,軍事力量最雄厚的國家,但宇文泰在公元556年在北巡的時候去世。時年49歲,如果宇文泰多活5年,定能統一華夏。

二人的一時之瑜亮。司馬懿對曹孟德,如果不生在同一個是時代,都會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但歷史讓二人處在了一個時代,這也許就是歷史的精彩之處吧。


清水空流


宇文泰和高歡是北朝時期的兩位梟雄,他們相互爭鬥卻又無法消滅對方。在宇文泰和高歡爭鬥的過程中,中國歷史的走向也在被他們改變。宇文泰奠定了北周王朝的根基,被追諡為北周文帝;高歡奠定了北齊王朝的根基,被追諡為北齊神武帝。由宇文泰親手所創立的以西魏八柱國為代表的關隴集團就是在後來開創隋唐盛世的主要力量。隋文帝楊堅的岳父獨孤信和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均是宇文泰的八柱國之一,可見關隴集團的影響之深。

要了解宇文泰和高歡的身平,先要了解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宇文泰和高歡都曾經是鎮壓了六鎮起義的軍閥爾朱榮手下的部將。爾朱榮死後,高歡得到了他的大部分軍馬,並統治著整個黃河下游地區,實力強大得多。而勢力弱小的宇文泰退到關中,兼併了賀拔嶽的軍隊,才勉強與高歡對峙。宇文泰殺掉北魏孝武帝,扶持了南陽王元寶炬為傀儡;高歡則扶持元善見為傀儡,操控朝政。

下圖就是元寶炬的西魏國和元善見的東魏國,實際的掌權人分別是宇文泰(漢化鮮卑人)和高歡(鮮卑化漢人)。圖中劃出了雙方的勢力範圍所在,時間為公元542年左右

東、西魏大戰實際上就是宇文泰和高歡的鬥爭,只不過在鬥爭中,宇文泰實力變強了,而高歡變弱了。由於退居殘破的關中,軍隊、人口、經濟都處於劣勢的宇文泰為了戰勝高歡,破天荒地創立了八柱國和府兵制。這個舉動直接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高歡與宇文泰兩個人都是崛起於北朝的大人物,他們能夠在眾多的軍閥中脫穎而出,並不只是因為他們有出色軍事才能,更多的是善於利用人心。以高歡為首的晉陽高氏集團後來開創了北齊王朝,以宇文泰為首的長安宇文氏集團則開創了北周王朝。宇文泰和高歡都是能力出色的英雄,他們身上都有遊牧民族的勇猛善戰和好勇鬥狠,也有農耕民族的踏實質樸、勤勞猛幹。歸根結底,他們都是時勢造英雄的產物罷了。



下圖就是高歡後人所建立的北齊王朝和宇文泰後人所建立的北周王朝。時間為公元572年左右,可以看得出此時的北周已經比北齊強大了。後來統一中國的隋朝就是脫離於北周的衣缽。


歷史的荒野


梟雄輩出,在最動亂的南北朝,高歡和宇文泰誰更厲害呢

高歡和宇文泰都生活在最動亂的南北朝時代,也是我國梟雄輩出的年代。在這裡,把他們兩人放在一起比較,兩個人都可以說是雄才大略,領袖群雄。但分開來說的,高歡為人精明,肆意灑脫,更像一個現代人一樣,擅長揣測人心,會用人和利用人,很多時候其實都有投機取巧的成功,正面硬剛的實力不是特別強,很多人說他和曹操很像,我覺得性格上可能有些類似,但是才能上他趕不上曹操;宇文泰呢,這個人看著是一個很低調的人,比較像古代人的風格,他不太會投機取巧,除了一開始殺了侯莫陳悅取代賀拔嶽的地位以外,剩下的可都是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腳印拼出來的,實力不夠,就用表面上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柱國大將軍和大將軍的來拉攏了很多豪強,兵力不足,就發展府兵制。

高歡當時主要佔據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今天的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大部分都控制在高歡手裡,兵馬超過二十萬,實力很強。而宇文泰主要控制今天的陝西一代,兵力只有幾萬,實力比較弱小。高歡進攻宇文泰時,先是小關之戰,宇文泰判斷出關鍵,全殲竇泰,逼退高歡的數十萬大軍。第二次是渭水之戰,宇文泰帶領一萬人馬打敗高歡二十萬人馬。宇文泰在渭水之戰後,開始建立府兵制和柱國大將軍,宇文泰,元欣(西魏宗室),趙貴、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為柱國大將軍,後六人實際統率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有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二十四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這支軍隊,就是府兵。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李弼是李密的爺爺,獨孤信是楊堅的岳父,也是李淵的外祖父,楊忠楊堅的父親。奠定了宇文泰的霸業,更為後世的北周、隋朝、唐朝三大王朝奠定了基礎。

綜合來說,高歡強在一時,就是利用手段收買人心、利用人性,但是治國和帶兵打仗他都不如宇文泰。宇文泰時間越長越強大,他是通過建立制度,時間長了,制度的力量發揮出來了。最後,宇文泰的後代打敗了高歡的後代,統一了北方。


大白愛讀書


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雖然只是愛好談不上了解,一直在找歷史上有沒有姓高的人當過皇帝,還真找到了。高句麗是姓高的人當皇帝,不過那是少數民族,而且是遠離中原的化外之地。

漢人在中原當皇帝的好像只有高歡父子了,高歡類似於曹操一樣的人物。他在東魏基本上就是皇帝,不過他到死也沒稱帝,這點他很像曹操,他死了後他兒子才稱帝,建立了北齊。

高歡這個人說實話我不是太喜歡,雖然他也姓高,但是他做出來的事一點都不高尚,這人太奸詐。不過話又說回來,正人君子也做不出他這樣的事業。

高歡我覺得一輩子沒白活,不是說他位高權重,榮華富貴,而是說他這一輩子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對手,就好比武林至尊,武功太高如果沒有對手,就算有蓋世武功也還是會寂寞吧。

高歡遇到了宇文泰,這兩個冤家打了一輩子,勝負參半。這兩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想把對方消滅掉。一個執掌東魏大權,一個執掌西魏大權,兩人從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高歡是漢人,宇文泰是鮮卑人。

兩人打了一輩子,結果誰也沒把誰打敗,直到他們兩個都去世了。宇文家的後代比高歡家的後代務實,結果最後西魏滅了東魏。這點在另一個亂世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和李克用打了一輩子,也是這樣的情況,都拿對方沒辦法,結果兩人去時候,後代分出了高低,李克用的兒子比朱溫的兒子要厲害點,也算是間接為李克用出了一口氣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宇文泰和高歡是北朝末年的絕代雙驕。

1、一代雄傑宇文泰走完了他五十二年的生命旅程,五十二年是一個傳奇,他完成了從一個六鎮小貴族子弟到帝國大佬身份的轉變,如果沒有六鎮大動盪,他的命運也許同他的父祖們一樣,成為一名大魏軍官衛戍邊疆,但礙於身份,他甚至不能走出武川鎮,更不要說走上朝堂,那時候戍邊的良家子上升的通道已經被堵死。

對大魏朝而言,六鎮大動盪是催命符,同樣,動亂也粉碎了宇文泰平靜的生活,一次次把他推上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掙扎,他選擇,他經歷了太多的不幸和痛苦,但最終他收穫了幸福。

在這條路上充滿了死亡的氣息,先是大哥,他那個克盡孝道的大哥,接著是父親和二哥,接著二哥死了,然後輪到他那最有英雄氣的三哥,那時候他還很不起眼,也正是這個救了他,最終讓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賀拔嶽。

從追隨賀拔嶽開始,宇文泰的噩夢才算結束,他的人生從此完全不同,機遇不斷垂青,他終於有了自己的軍隊,有了自己的舞臺,賀拔嶽遇害,留給他更多的機會,他牢牢地把握住了命運的轉折。

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知人善用,善於駕馭群豪,在他的手下幹,只要你有才能,終究不會被埋沒,很多人曾經是他的敵人,但卻最終成為他的死士。

他崇尚儒術,明達政事,瞭解自己的短板和長板,利用周禮團結了漢人精英,努力打造出一個廉潔政府,在南北朝最黑暗的時代,西魏成為一盞明亮的孤燈,所以,他最終抵擋住實力更加強大的東魏絕非運氣。

他走了,走在西魏的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

2、總結一下高歡的一生:打了一輩子仗,從北方邊陲站崗的小兵成長為掌控國家命運的帝國大佬,完成了從士兵到元帥的轉變。高歡的故事再一次告訴我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高歡是一個重感情、重義氣的人,東魏的統治實際上是武人聯合政權,他能把各路軍閥合在一起,足見其有一定的政治手腕;而且,他對跟自己打天下的老人們始終如一,盡心維護:只要你不犯下叛國的滔天大罪,我高歡的刀就不會落在你的頭上。

高歡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把皇帝這塊金字招牌拱手送給了政敵宇文泰,讓宇文泰擁有了稱霸的資本,留給子孫們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如他臨終所嘆,後悔當初沒有聽陳元康的話,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從而讓宇文泰有了喘息的時間。

事實上,邙山大戰對西魏造成的傷害是空前的。從此,西魏便有了遷都的預案,一旦形勢危急就棄長安遠走隴右。

跟宇文泰征戰多年,雖然從兵力上始終佔據著優勢,卻始終奈何不了這個跟自己一樣的梟雄。高歡有優柔寡斷的一面,在對待元脩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心腸還不夠硬,不夠狠。宇文泰在這方面可強硬得多,元脩在宇文泰的手下只活了三個多月。

對待侯景也是這樣,明明知道侯景不是個容易駕馭的人,卻讓他出鎮河南,幾乎成了河南的土皇帝。疑人還用也說明了他的無奈:高敖曹死後,確實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了。

高歡還有個優點,就是對自己的女人特別好。弟弟勾搭小爾朱妃,他把弟弟杖斃,卻讓小爾朱改嫁了。高澄私通鄭大車,他險些殺死高澄,鄭大車卻絲毫未受牽連。打老婆是無能的表現。

總的來說,高歡作為一代梟雄,拼殺出這樣一番霸業,的確不容易!

對高歡我一直懷著一種複雜的感情,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壞人,甚至還有仁慈的一面。作為東魏帝國的CEO,他在事業上無疑是成功的。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對兒子們的教育,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身後的兒子們在歷史上留下的種種醜聞劣跡。溯本求源,高歡難辭其咎:養不教,父之過!


快樂讀史


高歡比宇文泰年長,實力要比宇文泰強,高歡善於用人,即使臨終前也交代自己的兒子高澄重用慕容紹宗擊敗侯景。而宇文泰和高歡相比更加心狠手辣,從殺孝武帝元修,殺廢帝元欽就可以看出來。但宇文泰比高歡更善於用兵,多次以少勝多打敗高歡。但宇文泰死前讓侄子宇文護輔佐自己的兒子上臺,但宇文護卻連殺宇文泰倆個兒子,未免有些失算。從宇文泰的子孫打敗高歡的子孫的結局來說,宇文泰是勝利者。但但從個人生平來說,高歡比宇文泰要強的多


旅行青年說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落葉滿千山


一對冤家,最後北周滅掉北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