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科舉是中國古代最公平、最合理的人才選拔方式,無論你出身如何,只要你有足夠的才華,就能夠實現鯉魚跳龍門,一躍成為朝廷的官員。

科舉制正式創建於唐朝,經過宋元的發揚光大,最終在明清形成鼎盛期。1300餘年間,科舉制選拔出了超過10萬進士,是維繫中華文化的重要紐帶。

10餘萬進士當中,位居金字塔尖上的是700多名狀元,也就是每次殿試的第一名。歷朝歷代,狀元是每個讀書人心中最高的夢想。

然而,成為狀元並不意味著日後一定能高人一等,名垂青史的狀元有之,默默無聞的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狀元中的第一和唯一。

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第一個狀元——孫伏伽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2年),唐朝第一屆科舉開考,孫伏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狀元及第後,孫伏伽成了一名言官,以直言敢諫著稱。

孫伏伽的仕途並不算特別顯赫,最高做到了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但他一直堅持原則,關心百姓,正道而行,為後世狀元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最文藝的狀元——王維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來自山西運城的王維狀元及第。王維藝術天賦極高,詩文書畫俱佳,還精通音樂,早年間是京師長安文化界的名流。

王維醉心於書畫,開創了中國文人畫的先河,對仕途並不熱衷,後來乾脆辭官隱居終南山。當然,王維的最高藝術成就還是詩歌,有詩佛之美譽。

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軍功最高、名氣最大的武狀元——郭子儀

科舉確立後,武則天當權時期又增設了武舉科,名氣最大的武狀元非郭子儀莫屬。而且,郭子儀還是唯一一個由武狀元官至宰相的。

郭子儀成為武狀元后,從最低級的軍官做起,一步步升遷至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維護天下安危數十年,也是古代功德最圓滿的大將。

最早連中三元——崔元翰

唐朝科舉分為三級,州縣考試稱為解試,禮部考試稱為省試,最後是殿試,如果三次考試都是第一,是為三元及第,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1年),已經五十餘歲的崔元翰成為第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他生性剛烈,不喜結交,好學不倦,當了兩年知制誥就被降職,不久病故。

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字寫得最好的狀元——柳公權

如果說王維是詩寫得最好的狀元,那麼柳公權就是字寫得最好的。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柳公權狀元及第,隨後進入仕途,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

在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時代背景下,柳公權很難有所作為,政治也非他的強項。柳公權留給後世的是他的楷書,世稱柳體,和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唯一被招為駙馬的狀元——鄭顥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和戲曲中,高中狀元的往往被皇帝招為駙馬,實際上,這種情況只發生了一次。因為大多數狀元早已成婚甚至是中老年人,且出身普通,皇帝不一定看得上。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狀元及第,七年後,他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了科舉狂熱擁躉唐宣宗,最終娶了萬壽公主。

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最年輕的狀元——莫宣卿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來自廣東的莫宣卿狀元及第,成為兩廣地區的第一個狀元。同時,莫宣卿也刷新了最年輕狀元記錄,狀元及第時,他年僅十七歲。

狀元及第後,莫宣卿按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他是遺腹子,對母親依戀極深,請求回到南方任職,於是被任命為台州別駕。攜母赴任時,莫宣卿不幸病逝於途中。

最倒黴的狀元——陳安

陳安,福建閩縣人,能詩善文,閩南十大才子之一。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陳安狀元及第。然而,尚未平復喜悅心情的他轉眼成了史上最倒黴的狀元。

此次科舉,江北竟無一人進士及第,引得江北學子紛紛上書抗議。最終,僅僅做了20天狀元的陳安受到牽連,被暴躁的朱元璋車裂處死。

中國狀元之最:最文藝的,最年輕的,最倒黴的,唯一的女狀元

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

中國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除了王公貴族,絕大多數女子連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參加科舉,只有不走尋常路的天平天國打破了這個規矩。

1853年,太平天國開創科舉女科,出身書香世家的傅善祥一舉奪魁,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狀元。三年後,太平天國內部爆發天京之亂,傅善祥死於亂軍之中。

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

唐朝的孫伏伽見證了科舉的誕生,清朝的劉春霖則成了科舉的送終人。1904年,劉春霖狀元及第,僅僅一年後,科舉制被廢除,劉春霖的狀元成了絕唱。

劉春霖狀元及第後,被授予翰林院修撰,隨即被派往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學成歸來後,劉春霖曾出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和直隸省教育廳廳長,1928年憤然辭官,以詩書自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