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不飘逸?病在不会用墨!3位书法家各有诀窍,吴玉如的最简单

草书的美来自它的飘逸感,使转是它的主要笔法,圆中带方是它的骨力。

纵使掌握了这些写草书的笔法技巧,很多人还是写不出草书的“飘逸感”。

草书要想写漂亮,窍门在用墨!

草书不飘逸?病在不会用墨!3位书法家各有诀窍,吴玉如的最简单

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把书法中的“用墨”提到了比“用笔”还重要的地位。他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董其昌强调书法要会用笔,更要会用墨。

董其昌是“淡墨”的运用高手,他认为“用墨,须使有润”。书法墨浓则死,墨淡则活。董其昌的用墨诀窍是,笔先蘸清水,再蘸浓墨。

这样写出的书法效果是,前几个字墨色比较浓,因为毛笔蘸过清水,越往后写墨色越淡,墨呈五色,飘逸感自然生矣。

很多写草书的朋友,只注意用笔不注意用墨,比如采用浓墨,远看还尚可,近看就不行了。即使草书的笔法再好,线条质量再高,墨浓了就显得滞涩、沉重,何来的飘逸感?

所以草书的笔法解决好了,线条质量提高了,草书还是“飘逸”不起来?病在不会用墨。用一种墨色从头用到尾,怎么会飘逸?墨呈五色才会让书法活起来。

草书不飘逸?病在不会用墨!3位书法家各有诀窍,吴玉如的最简单

林散之

近代草书大家林散之,也是一位“用墨”高手。他认为“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换句话说书法作品中墨色是应该有变化的,有变化字才会“活”,飘逸感自来。

林散之的用墨诀窍是“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林散之进一步把用墨和用纸联系起来,纸不同用墨的方法也不同。

草书不飘逸?病在不会用墨!3位书法家各有诀窍,吴玉如的最简单

吴玉如

吴玉如的用墨诀窍最简单,他不用墨汁,用的是研墨。究其原因,墨汁含的胶质比较多,而研墨所含胶质比较少。胶质少的墨,墨更容易分五色,写在纸上更容易分出层次,字就会显得更“活”一些。

书法中用墨比用笔更高一个层次。

当你学楷书时,你不会觉着用墨比用笔更重要,反而觉着用笔更重要;当你学行书时,要想突破——让字更流畅,就觉得用墨比较重要了;当你学草书时,如果不会用墨,那基本可以断定你的草书肯定好不到哪去。

草书不飘逸?病在不会用墨!3位书法家各有诀窍,吴玉如的最简单

草书对用墨的要求非常高,用不好别说飘逸感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用行书写一遍。在这方面董其昌把淡墨用活了,加上笔法再精到,董其昌草书表现的那种飘逸感,让人觉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流畅无比。这三位书法家的用墨诀窍,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说出你的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