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就是比谷歌牛逼

這兩天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問題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簡單來說,到底亞馬遜牛逼,還是谷歌牛逼。從實際情況來看,最近微軟因為財報大漲而第三個成為1 Trillion美金的公司,之前的兩個公司分別是蘋果和亞馬遜。而谷歌財報後狠狠的跌了一把,離1 Trillion越來越遠了。

幾年前這個故事不是這樣的。在股票市場上,除了大蘋果一路飆升一騎絕塵以外。很長時間裡,谷歌的市值是高於微軟和亞馬遜的,以至於大家很多時候把超越蘋果的希望寄託在谷歌上。而谷歌卻讓大家失望了。

我們或許很難簡單的給出一個理由說誰不行了,誰行了之類的話。因為無論是谷歌,微軟還是亞馬遜,公司到這個體量了,都有很多偶然性的成分在,也都有一些屬於這些企業的特質。

亞馬遜就是比谷歌牛逼


谷歌的特質有很多,有些自己已經食言而肥了,比如說don't be evil。有些還在堅持,比如說堅持以最難的標準招最聰明的人給最多的錢之類。亞馬遜也有很多特質,綜合來說,亞馬遜是一個是非很多的公司,它大肆宣揚的是領導人Jeff Bezos的領導力準則。

谷歌最初引領世界的潮流,當屬大數據這一波風潮。在谷歌之前,公司是不知道數據值錢的,或許大家其實也知道,但是這麼大規模的數據用不起來,的確是個問題。谷歌的發家之地是搜索。互聯網搜索不可避免的需要解決大規模數據的存儲和計算問題。

這個時代裡,谷歌以三篇論文給大家指明瞭方向。這個後來被譽為谷歌三駕馬車的三篇論文,分別講述了谷歌在大規模數據存儲和計算方面的三個技術:Google File System, MapReduce, BigTable。它們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用大量的廉價並且不穩定的PC去搭建一套健壯,高效的大規模數據存儲和分析系統。

這些論文讓distributed consensus這樣的概念第一次產品化系統化,也讓大家明白了一個數據三分拷貝是為什麼,更讓大家知道了在大規模的計算裡面需要相對簡單的編程模型以及圍繞著寫編程模型展開的各種關於fault tolerance的機制。

在大數據時代裡,谷歌一直都是先行者,雖然說微軟也有Dryad這樣的論文,亞馬遜也有Dynamo那樣影響深遠的論文。但是總而言之,只有谷歌系統性的解決了如何用大規模廉價機器去構建穩定的系統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因為谷歌招的人都是天才,所以谷歌才能有遠見的解決這樣的問題。有些人會對這段歷史感興趣,這裡繼續推薦一下我的大數據發展史的書。

和谷歌比起來,亞馬遜在科技創新方面對這個世界的貢獻看起來是有限的。很多開源廠商最痛恨的就是亞馬遜這種只吃不拉的企業,把開源的好東西拿走改改,成為自己賺錢的利器。以至於到後來,不少開源廠商分別改開源授權,為的就是抵制亞馬遜的這種無賴。

亞馬遜就是比谷歌牛逼


但是亞馬遜的系統也是很穩定的,S3號稱是世界上最穩定的存儲系統,比磁盤還要穩定。所以很多用S3的互聯網一直都是裸奔,沒有任何出錯處理機制。以至於最近因為某個程序員操作失誤導致S3被關停了幾個小時,在北美的很多人才發現,半個互聯網停止了。

和谷歌不一樣的是,亞馬遜招人通常比較粗獷一些。什麼樣的人,包括轉專業的都可以隨便進來。應屆生一度更是不需要飛過來參加現場的面試,只需要做個題,攝像頭前面和未來的領導說幾句話就好了。總之亞馬遜一直都是各自複習班轉專業進入IT的最佳選擇,也是很多人的墊底offer。

與此同時,亞馬遜的人員流動非常的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一個在亞馬遜待了18個月的人和我說,他查了一下他的入職時間,發現有一半的人比他入職要晚。也就是說,在碼農這個工種下,亞馬遜有一半的人只能待不到18個月。

那麼問題來了,在如此大量流動的人員的基礎上,亞馬遜是怎麼樣構建出一個穩定的AWS來的呢?

谷歌的偉大在於谷歌識別出了機器的不穩定性,並採用科學的辦法來構建出穩定的系統。可是系統還是人寫出來的。並且因為谷歌招的是精英,給的錢又多,是由一群異常聰明而又穩定的隊伍寫出來的。

但亞馬遜不一樣,亞馬遜的隊伍是非常不穩定的。可以這樣說,亞馬遜寫代碼的人是不穩定的。在不穩定的開發隊伍的基礎上亞馬遜是怎麼樣做到了構建出市場佔有率最高的AWS呢?

當然亞馬遜並沒有發佈類似三駕馬車這樣的文章去系統的向全世界介紹他們是怎麼樣利用不穩定的開發者隊伍,構建出了穩定的雲計算服務。但是亞馬遜的創始人Jeff Bezos一直都在強調一個東西:亞馬遜領導力準則。它們一共有14條。

有關領導力準則,有興趣的可以從https://www.amazon.jobs/zh/principles上了解到詳細的情況。也可以看我的極客時間專欄的詳解。

亞馬遜內部對領導力準則的推崇到了極其變態的地步。一個人要升級,就需要針對每條領導力準則打分,只有每項都合格了才可以。開會的時候大家用的是領導力準則,email處理問題的時候大家用的是領導力準則,績效考評的時候還是領導準則。當然面試也是要面領導力準則的。而且技術水平差一點,但是領導力準則表現的很好的,可以錄用。技術水平很好但是領導力準則不合格的,不行。

問題呢,這些領導力準則是非常的複雜又非常的言簡意賅。更令人困惑的,是領導力準則在特定場景下還要互相打架。但是不管怎麼樣,Jeff Bezos說了正是這些領導力準則讓亞馬遜在一群不穩定的二流碼農身上(相對谷歌對人才的標準)構建出了一流的服務。

而且,亞馬遜奉行的就是大浪淘沙,不符合領導力準則的人在進入公司前面幾個月裡面就被篩出去了。亞馬遜的薪酬體系也是這樣安排的。和其他公司四年平均分配股票不同,亞馬遜招進來的人,前兩年能拿到的股票可以忽略不計,第三第四年才是大頭。可問題是,待不下去的人,前18個月就被淘汰了。

從實際情況看,顯然亞馬遜對人的不穩定性的理解,非常的深刻。通過使用一群不穩定的人構建出穩定的雲服務,比通過一群穩定的精英在不穩定的廉價機器上搭出三家馬車,看起來要更偉大一些。然而,說實話,到今天我花費了不少時間去閱讀三駕馬車的論文,我覺得核心思想我懂了。花同樣多的時間去讀亞馬遜的領導力準則,如今我依然一臉懵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