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4.0模式火熱 新環境下的產業園之路

導語:傳統產業園區的功能和運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九通一平"的時代已經過去,產業園區的發展進入4.0的城市化發展和智慧運營階段,呈現社會化、數字化和生態化"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趨勢。

隨著創新創業浪潮的持續高漲,以及城市創新經濟的發展對產業園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經歷了以生產要素需求推動的1.0階段、以服務要素需求推動的2.0階段、以科技創新要素需求推動的3.0階段後,國內的產業園區紛紛進向著以城市功能要素聚合的4.0階段發展,產業園區成為了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

產業園區4.0模式的實質就是——基於“天、地、人”戰略的產城融合。

“天、地、人”的戰略是園區4.0時代的具象模型,“天”是在雲端,匯聚了資金、商流、物流、人才,構建了資源平臺,發展虛擬經濟;“人”是用於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地”戰略的實施,並且反作用於虛擬經濟。

產業園區出現的新變化

產業園4.0階段,在產業層面主要依託實體產業運營、平臺化服務、資源聚集實現產業的發展;在城市層面,主要是以人為中心,提供服務功能,並且支撐產業的發展,利用雲平臺匯聚資源,提供快捷的服務。

1、經濟環境的變化

在中國消費需求升級的同時,社會經濟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目前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到了社群經濟、體驗經濟、共享經濟的時代。從供給端來看,生產力的供給模式發生了變化,由單一供給轉變為“去中介化、再中介化”的P2P模式;從消費端來看,消費者的消費重心不再是產品、服務,而是更加看重消費體驗;從營銷端來看,營銷渠道轉變為基於粉絲的社群營銷。

生產、營銷、消費習慣的改變,催生新的園區發展模式。

2、商業思維的變化

電子商務平臺的廣泛應用,促使我們進入了信息極速互通的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商業思維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互聯網時代追求市場思維,園區的行政管理向市場需求導向思維轉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減少行政指令在園區管理過程中的干涉與約束;講求迭代思維,產品、服務的一次性供給向多次疊加式供給轉變;講求眾籌思維,由單一的產品及服務供給方向多個供給方轉變。

思維模式的改變、思維角度的多元化,催生新的園區發展模式。

3、創新環境的變化

目前,我們處於一個創新的時代,在園區創新方面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服務創新、資金創新。

技術創新,主要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由單一的技術創新向全方位信息化解決方案創新發展;服務創新主要體現在將服務的需求與供給端相集成,並構建公共服務平臺;資本創新主要體現在園區的資本運營方面形成了國有資本 社會資本、開發階段資本 運營階段資本 退出階段資本。

創新體系的改變、創新主體的多元、創新技術的突破,催生新的園區發展模式。

新環境下的產業園區之路

園區的戰略轉型和升級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園區的發展方式出現了新的趨勢和特點,如增長方式由注重規模向更加註重發展質量轉變;資源配置由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化發展轉變;產業結構由以製造業為主向製造業和專業服務業相結合轉變。

產業園走向綜合城隨著產業園的演化和發展,園區承載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生產活動在園區內並存聚集,從而推動了產業園的城市化進程,園區經濟與城區經濟逐漸走向融合。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一些產業園區主動謀求戰略轉型,從單一生產型的園區,逐漸發展成為集生產與生活於一體的新型園區。

1、園區未來開發模式:眾籌思維 迭代思維 市場思維

產業眾籌:通過互聯網眾籌平臺完成產業眾籌,實現園區的策劃方案、概念方案、產品設計方案等系列支撐的眾籌;開發資源眾籌:開發期園區的資金眾籌、服務資源眾籌、開發團隊眾籌等。

開發迭代:每一期開發體量小,並且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分析、總結用戶的需求,並在下一期開發中以客戶反饋為導向進行改進。

市場導向:通過市場調研、資源整合,對園區進行系統、科學的整體規劃,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項目定位、開發模式、盈利模式、產品及服務設計等。

2、園區未來運營模式:社群經濟 共享經濟 技術創新 資本創新

社群經濟:打造產業生態圈,打造專業的企業社群、企業家社群以及員工社群,並構建園區品牌化體系,並形成園區品牌社群,對園區品牌社群進行體系化運營。

共享經濟:園區與園區間、區域園區與區域園區間的信息共享、硬件設施共享、研究基地共享等。

技術創新: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大數據技術、雲計算技術,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共享平臺、面向市場端的展示交易平臺等;

開發資本創新:信託融資、基建基金、股權私募基金、融資租賃等;運營資本創新: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科技銀行、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等模式,以及以土地入股、物業入股、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投資園區企業;退出資本創新:資產證券化。

3、園區未來服務模式:體驗經濟 迭代思維 服務創新

體驗經濟:園區服務覆蓋企業、企業家及家人、員工及家人等多重主體,涉及行政服務、生產性服務、生活性服務等方面;

服務迭代:根據入園企業數量、類型,相應的服務內容、服務價值進行迭代。

服務創新:將園區服務需求進行整合,並通過自營服務以及整合服務的方式,實現服務需求與供給的匹配,並且建立服務類別豐富、服務能力強、快速高效的公共大服務平臺。

創精品園區,建品牌園區,已成為各地政府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公共服務平臺成為競爭利器今天,在日益激烈的園區競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園區經營者在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平臺的規劃和建設。建設好公共服務平臺,不僅利於園區品牌宣傳、招商引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更利於促進企業創新、開拓市場,從而增加企業經營效益,有效提升園區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