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還是個普通程序員,還有出路嗎?

朱子百家人


什麼叫普通的程序員,這個沒有什麼界限,40歲的程序員在國外可以安安穩穩的寫代碼,但在國內就會容易被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有些程序員在這個年齡如果還在寫著代碼就會被認為成水平不行或者沒有追求,因為這個階段應該是技術主管或者創業,這是國內程序員的生存的現狀。本來這個年齡段無論是編程的經驗或者精力都是結合的比較好的階段,真正有創造力的程序員都是在編程技能差不多滿級之後才會有能力和意識。

目前國內40歲的程序員生存現狀,如果還在繼續寫代碼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適合老程序員的工作環境,就目前國內情況外企或者傳統企業技術要求難度比較高的職位,在軟件行業混了十幾年,周圍很多同事已經超過40歲了,現在就他們的一些實際情況做個分類。

聯合創業

有些技術能力特別強的程序員不想再給人打工,就找個靠譜的老闆拿點技術股份,就這樣準備度過後面的技術生涯,這種是存在風險一般公司不行之後,再去尋找這種機會,現在很多老程序員都在做著這種事情。

有個同事已經做了20多年的軟件開發,最後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公司,後來公司老闆覺得這老傢伙拿的拿的工資太高,就各種刁難還不想給補償,最後鬧到了仲裁,後來這位同事覺得沒啥意思,最後也就和平分手了,然後認識到這個年齡段已經不適合打工了,最後找個還不錯的項目,拉了點風投就開始創業之路,前幾天打電話問什麼情況了,說到第一批產品已經出來了,做的還不錯的樣子,畢竟在行業內混了這麼長時間了,經驗和人脈都積累到一定程度了,像這個年齡段基本上都屬於一線城市有車有房的範疇了,也沒有多少後顧之憂了,在外地還買了幾套房子,正好是整合資源搞一把創業的好時機,無論成敗起碼折騰一回,也算是給自己的技術生涯有一個比較好的交待。

技術主管

一般找個發展前景還不錯的技術公司,混個技術主管,在這個崗位上貢獻自己的技術經驗,一般技術公司裡面都會有幾個定海神針似的技術人員,在項目封頂的關鍵時期,都是這些技術高手來最後封頂。

現在國內大部分年齡大的程序員都在做這個事情,畢竟沒有徹底脫離開技術,還能做著管理,風險也會相對低了許多。

繼續寫代碼

還是有一部分程序員還是喜歡繼續寫代碼,不想轉行做管理,也不想創業,就是想安安穩穩的做個程序員,目前國內環境,外企是個不錯的歸宿,或者加入大公司,大公司裡面對於年齡的認知度比小公司更加公正一些,現在很多大型科技企業也有大量的40+的程序員,依然戰鬥在一線寫代碼的戰線上,而且產出的代碼質量非常高。

也不是為了和年輕人搶飯碗,發自內心的對編程的熱愛,雖然有外界有色眼鏡的對待,但還是喜歡繼續寫代碼。

做一個純真的技術人員,並且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技能庫,也不是不行,生活也好工作也好,主要還是為了心中那份滿足感,精神上覺得可以就足夠了,但不能因為年齡大了就放棄了對新技術的追求,註定最後將被淘汰,同樣是寫代碼,差別也是非常大,年齡大了還做著年輕人的小功能模塊,自然市場競爭力會打折扣。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不知道題主是如何界定的這個【普通】,什麼是普通的程序員,什麼是不普通的程序員;是自己覺得自己普通,還是別人說你普通;我覺得首先要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

我從剛入行到現在,很長時間都覺自己是一個普通的程序員,甚至是一個能力比較差的程序員;但是在每一個公司、每一個項目都混的順風順水,別人都會說我技術不錯,我後來才頓悟到:“不是自己有多強,都是友軍的襯托”。所以建議覺得自己【普通】的程序員們,都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

40歲的程序員,工作了也有十七八年了,我建議未來的出路可以參考這些:

  • 繼續做技術,雖然是可行的,但以我的閱歷來看,40歲能繼續安心做技術的非常少,我是指純技術;大部分四三十歲搞技術的,要麼和業務沾邊,要麼和管理沾邊,很多人以為做了架構師就好了,其實架構師一樣需要動業務和管理;

  • 可以找一個對員工“友善”的單位,可以幹到退休的單位;當然你是要為公司創造價值的,而不要想著找一個可以“養老”的單位;

  • 如果你一直專注於某個業務領域,那麼這麼多年應該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可以考慮做需求、諮詢或售前;

  • 如果技術過關,表達能力出色的話,可以考慮做培訓講師,可以去培訓機構任教,也可以在網上開課,甚至可以考慮招人合作創業,自己負責培訓這部分;

  • 如果你人脈很廣,這十七八年認識的同事如今已經在很多IT公司任職,那麼你可以考慮做軟件行業的獵頭,程序員轉行做程序員獵頭,那麼挑選的候選人也一定靠譜。


但是如果普通程序員,認真審視完自己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很普通,怎麼辦呢?

一個程序員到了三四十歲,不會架構設計和代碼重構,寫出來的代碼不能做到高可用、擴展性好,技術廣度不夠,不知道主流框架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總之,你工作十多年和工作兩三年的程序員,水平差不多,而你的工資又是他們的兩三倍。

如果你是老闆的話,你怎麼選?

總之,三四十歲了,應該可以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併為之負責了,而且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大家都不容易,相互理解。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目前不少科技公司都有70後的程序員,從IT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程序員的職業週期必定會越來越長,所以程序員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出路。

對於40歲的程序員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

第一:新人培養。對於有經驗的老程序員來說,培養新人是一項當仁不讓的工作職責,程序設計也是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經驗的傳授能讓新人快速的成長起來。培養新人一方面要對技術架構進行培養,另一方面也要培養新人的職場素養,這對整個開發團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行業經驗積累。由於有多年的軟件開發經歷,所以應該有不少行業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對這些行業解決方案進行一個系統的整理,未來可以往諮詢專家方向發展,這個崗位目前也是IT領域待遇比較高的崗位,而且行業資訊專家往往對年齡並不敏感,甚至是稍微大一些更好。

第三:主攻一個方向。年齡較大的程序員在精力方面一定不如年輕的程序員,這個時候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一個點上,對於技術的研究也要更加專注一些,這樣才能更容易做出成績。現在軟件開發領域有很多細分方向,找準一個就可以了。在方向的選擇上,儘量選擇有持續研究價值的領域,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深度,比如人工智能的相關研究方向就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大型國際化科技公司都有不少年齡較大的程序員,我曾經跟一個美國的軟件公司做過合作,跟我交流的程序員已經50多歲了,依然在寫代碼,而且思路非常清晰,這說明程序員是可以作為一個終身職業來從事的。

我做程序開發工作多年,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現在也在帶大數據方向的研究生,我會陸續在頭條寫一些關於軟件開發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大數據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

謝謝!


IT人劉俊明


這個問題幼稚,我先不回答,講一個小故事吧!

曾經的菸草大王褚時健大家知道吧,他51歲,任玉溪捲菸廠廠長;70歲,女兒自殺身亡;71歲,被判無期徒刑;74歲,保外就醫;75歲,承包2000畝荒山創業;84歲,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

75歲,84歲,你的40歲不也就人家的二分之一嗎?他都不怕晚,你難道比他還晚嗎?

有個成語叫“大器晚成”,很多演員就是典型的例子,年輕時不火,但依舊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演藝事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進步,而且人越老越有韻味,對角色反而比年輕時拿捏得更準,因此大紅大紫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說,只要你願意進步,而且願意付出努力,無論是40還是50,都有出路。人活著就是憑著那股勇往直前,挑戰自己的蠻力,路途雖然艱辛,但結果總是與付出成正比的。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褚時健說的話:人生沒有頂峰;總想找現成、找運氣、靠大樹,沒有那麼簡單的事;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天一金融學院


我理解你說的普通程序員就是正常坐班,接到任務需求就完成該完成的代碼。

40歲依然是這樣的普通程序員,要麼你真的是在編程之外,資質平平,一直沒有能夠爬上去做管理什麼的。要麼你真的就是心底無私天地寬,不爭不搶,平平淡淡的小生活過著就好。

如果是後者,估計也不會想著出路的事情。

前者,實際上,單就程序員自身來講,也不一定非得走管理的路子,圍繞你專業的技能不斷爬升,在寫代碼的路上一騎絕塵也不是不可以的。但這個前提就是你得能夠不斷學習,且不說編程語言在不斷升級變化,技術的發展對程序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你今年40歲,至少應該有十六七年以上的編程資歷了,你想想你最開始為什麼平臺寫程序,再看看現在有哪些平臺需要寫程序。

最早可能就是電腦軟件,就來有Web,再後來移動端APP,現在智能硬件,再往後,萬物互聯.....

總體來說,程序員的需求仍然在不斷增加,即便你只寫代碼,只要專業能力過硬,普通也能不普通。


魏一白


年紀大了記憶能力就會差很多,這是生理性的特徵也是普遍認可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堅持不斷的去學習,那麼隨著年紀的增長,個人的知識儲備以及理解能力就會遠遠超出年輕人,這個可以參照各個學校的導師以及科學院所的老專家。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很多時候公司的目標或者老闆的目標都是為了簡單有效的獲取利潤最大的一部分。注重的是投入產出比,而且很多時候考慮的也是當下或者近三五年。雖然一個40歲的程序員有著漫長的職業生涯,但是如果個人還是一個普通程序員而不是特別資深,那麼很可能是過去20年的工作讓自己的進步有限。

我們能看到一些招聘崗位上有要求候選人要10年工作經驗,但是很多人工作10年之後卻根本無法滿足公司要求,依照招聘方的說法是,有的人工作10年是積累了10年的工作經驗,而有的人工作10年只是把工作前兩年的經驗重複用了10年而已,所以同樣的10年20年工作,真實的工作經驗實際上可能會有天差地別。

作為一個40歲的普通程序員,此時才開始鋪墊出路相對是有些晚了,但是如果仔細整理整理人脈關係,也許可以做一些簡單一點,競爭不那麼積累的活,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再找工作更多的是內推而不是滿世界投簡歷也是一樣。在社會上時間久了,個人的人脈關係會有很大的作用,這一點萬萬不可忽視。

避開和年輕人的直接競爭是一定要注意的,現在的年輕人,能力強,腦瓜活,也有很多肯吃苦,上了年紀的老員工不考慮經驗和人脈,真的難以和年輕人比拼。


職場蛙


如果四十歲了你還在敲代碼,那至少是有十幾年的編程經驗了吧,如果技術水平很牛逼的話,你可以自己接私活幹,或者走管理崗位。

走管理崗位的話,就是研發相關的管理崗位比較適合,比如研發經理等,這樣的崗位一般都是要求技術出身,而且技術比較牛逼的人。

不走管理崗的話,那就把技術做到極致,也一樣有好的出路,不用去上班,光自己在家接私活,就可以養家餬口了。

所以綜上,還是看個人,你的技術是不是已經真的爐火純青了,還是混了十幾年工資,並沒有什麼進步,因為四十歲你和年輕人拼體力肯定是拼不過的,所以只能拼技術和拼經驗了。


小半雲間小鋪


如果不打算移民,35歲後別靠技術吃飯,儘早往管理或營銷方向轉型,不然下輩子會很悲涼。這個是天朝的生態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那些說國外的程序員可以幹到退休都洗洗睡吧,這裡不是國外!


手機用戶5955199165


能40歲還是普通程序員說明是一個比較淡然並且喜歡穩定的人。

程序員都與電腦打交道,和科研人員的工作性質接近,相對壓力較小。

我覺得對目前生活品質還算滿意,就繼續吧。想改變需要付出的太多。

也不用太焦慮,現在程序員年紀大的很多了,不要看著新聞瞎擔心,每個工種絕大部分都是普通平凡的,大家都活的挺好。

但有空還是要自己給自己充充電。


正宗烏龜魚


我國幾乎很少40歲還在一線崗位奮鬥的,基本上30歲以後都會考慮升級,轉行。對於你這種情況,個人分析可能是心中只有代碼的資深大牛,一般這個年齡的話技術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來說都是有一定積累的,所以你可以考慮轉管理崗位,系統架構師什麼的都可以。出路肯定是有出路的,而且像你這樣的資深技術人員也是我們很多公司需要的,所以,建立自己的目標去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