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下智能家居機器人或助老機器人這塊現今發展如何?還有什麼可做或是可提升的地方?

學思而勤行


中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目前,中國智能化相關技術與國際領先水平基本並跑。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處於同等數量級,特別是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應用層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催生出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技術的進步也導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急速擴大,特別是服務機器人。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為機器人市場應用中頗具亮點的領域。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中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需求潛力巨大,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突破使服務機器人的使用體驗進一步提升,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自動定位導航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融合不斷深化,智能產品不斷推出。例如,優必選聯合騰訊雲小微發佈智能教育娛樂人形機器人Qrobot Alpha,通過整合騰訊雲小微的智能語音交互能力,以及QQ音樂、企鵝FM、翻譯、百科、個人助手、智能家居等內容和服務,加速向生活領域延伸。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整體處於飛速增長階段,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5.3%,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到2020年,隨著停車機器人、超市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2013-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備註:2015年市場規模增速為37.1%)

中國已在醫療、教育、烹飪等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隨著機器人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快速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應用模式不斷豐富。如瀋陽新松與國內知名醫院合作,共同研發出國內首臺應用於腫瘤治療的消融醫療輔助機器人,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瀋陽中瑞福寧推出多款養老助殘服務機器人,Bestic用餐輔助機器人體積小巧,操作簡單,飲食障礙人士能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意願吃飯;與此同時,一些優秀的平臺型企業如雲知聲、出門問問、思必馳等為機器人公司提供使能技術,使得智能語音迅速得以普及,從而拉動產業的高速成長。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8.9億美元、5.1億美元和4.4億美元,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相對領先。

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按功能細分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strong>

家用服務機器人將成為行業重要細分領域

2018年,全球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44.8億美元、25.4億美元和22.3億美元,其中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佔比最高達48%,分別高於家用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21、24個百分點。

而對比我國,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佔總人口17.3%。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3.9%,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其中,我國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為8.9億美元、5.1億美元和4.4億美元,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相對領先。

2018年全球與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分析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


智能家居機器人我感覺被國內各大企業做爛了,目前智能家居機器人做的最多的方向就是掃地和清潔機器人,已經做的很成熟了。它的主要技術難點就是路徑規劃和建圖了,也就是導航技術,目前導航技術主要是三種:激光測距式導航系統、北極星導航系統和圖像測算式導航系統。三者無論是在算法還是其他方面都做的很成熟了。

1、智能家居機器人突破點——交互性

交互性和感知性不同點在於感知性是對外界客觀存在環境,交互是對於人與機器的交互,交互性帶有主觀意識。目前感知性很成熟在此不談。

在智能家居機器人整個大層面來講(包括掃地機器人、家庭娛樂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還可以繼續突破的就是它們的交互系統,現在的智能家居機器人交互性都還是停留在基礎層面。

交互性其實就是五感,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和味覺。在機器人上來講主要是在視覺和聽覺,表現在機器人的動作、靈活性的設計上(和機械結構、控制系統有關)、語音系統(和語音識別)和視覺識別的設計上。從這三方面突破,更加接近於人類自然的交互方式才能夠被更好的接受,更加符合人的交互性設計。

2、助老機器人突破點—功能性和交互性

助老機器人這幾年也出現不少,各大高校(華科、中科大、北理、北航)都在研究,課題與康復和醫療相關!題者可以去搜索一下相關資料。

第一個助老機器人的突破點在於功能性的設計,目前助老機器人(生活輔助機器人)能做的事情極其有限,端水倒茶以及語音交互之類的,市面上大多用於醫療場所。功能上太過於限制,應該在功能上加以拓展,比如: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康復治療或者鍛鍊(主要是四肢),可以結合目前的按摩椅加以結合,拓展其功能,這個難點可能就在於機械結構的設計和控制系統上了!

第二個也是交互性,因為我記得是在2016年的時候看到過美國有人做出了可用意識的機械手臂,並能夠實現幫助殘疾人餵飯等動作,所以我想從底層技術可以進行突破,不侷限於目前的視覺和語音識別的交互系統!

下面兩幅圖:第一幅是豐田的生活輔助機器人HSR機器人,第二幅是美國舊金山一家自動駕駛輪椅設計研發商設計研發的輪椅輔助機器人,名為“WHILLNEXT”,其最大的亮點是使用24個小輪胎做成的「OMNI WHEEL」輪胎,可以讓輪椅做到任何方向無縫移動,使得笨重的旋轉腳輪成為過去,並且可以越過7.6釐米的臺階。其中功能包括了可調節的後背支撐裝置、骨盆穩定腰帶、易抓握控制器,以及多了近5公里的續航能力。

希望有所幫助!不要侷限自己的眼界和好奇心,多思考敢思考,才能打破常規,突破現狀!!




未來變量


智能家居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人們的生活,我相信智能家居以後的發展依然是方便人們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尤其是對於老弱病殘等需要更多幫助和關愛的群體,人工智能有著廣闊的前景和無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應用是方方面面的。比如在情感陪護,生活護理等方面有著一般人無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我國人口趨於老齡化,老人需要年輕人的照顧,年輕人有著更快的生活節奏和品質追求,這也為智能家居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在近幾年提出了“智能家居”這個概念並使得這個產業迅速崛起,我們也做出了一些嘗試和成果。整體面臨兩大問題1、智能家居配套設施成本較高,普遍超出一般人的消費標準,這對於普及發展智能家居是根本障礙。2、智能家居安全性、可靠性較低,這就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產品的性能標準和安全測試達標標準。

我們的智能家居仍處於起步階段,這就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發智能產品,開發可靠系統讓智能產品能夠與使用者的生活聯通,並且要控制成本,嚴把質量。慢慢的,我相信智能家居會給千家萬戶帶來方便和實惠





回到經典


助老機器人 給老人擦屁股 穿衣服?還是子女做 合適 可以研究 自動駕駛輪椅 自動巡航輪椅 輪椅可以直接和子女對話


三縣二貨一條街CEO


我國人口已進入老齡化這就給助老機器人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這就要看助老機器人是否能滿足老人的各種需求


童行影視


主要是還是不夠智能。希望看到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