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的對子女有恩嗎?有必要說是回報嗎?

國昌33224


有一種媽媽叫親孃,有一種爸爸叫親爹。

父愛如山,母愛無疆。

我們從咿咿呀呀的嬰兒長大成人,而我們的父母從壯年走到了老年。

花甲的歲月,本是頤養天年,過著閒雲野鶴般的日子。

可是在中國,在這個巨嬰的時代,很多人都在啃老。這個時代沒有錯,只是父母對我們本該放手不管的年紀依舊親力親為的為孩子操勞。

我們作為孩子,怎能不去孝順,孝順是最大的功德。

父母年歲大了,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有時候忙起來,很久都不回去看看他們;有了應酬,有了孩子,甚至要出去旅行,我們錯過了很多和父母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

我們的父母,從沒有抱怨過。

我媽媽,腿不好,每天五點起床,幫我遛狗,準備好東西,六點出發,車程近一個小時,到我家幫我看孩子。這個年紀本應該想清福的時候,她選擇站在C位,拋棄小家來幫我。為什麼媽媽每天都要回家,因為我有隻狗子給我媽養了,我愛我的大狗子,就是沒時間養。

有一次,我問我媽中午吃啥,我媽隨口一說啃了一個饅頭。我咬著後槽牙,一句話沒有說,苦水難吐。

從那以後,我每天給我媽準備好午飯。家裡買了不知多少土豆和胡蘿蔔,只為我媽做一頓可口的咖喱飯。

不為別的,我媽很辛苦。我不能讓我媽餓著肚子。這也是我唯一能給我媽做的事。但遠遠不及我媽為我付出的。

以前我總是嫌棄我媽動作慢,嫌棄她聽不見我說話,我一點都沒意識到我媽那是上了年紀。

也許我還是習慣在媽媽的臂彎下活著。

59歲的老太太,一輩子像老黃牛一樣辛勤,只為女兒好。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我媽跟我說,"你那麼愛你的兒子,可我也愛我的女兒。"我強忍著眼淚,因為那天我偷吃蝦,過敏了,我爹告訴我,我媽一個星期都沒睡好覺。

我媽睡不好覺就頭疼,而且白細胞偏低。

我媽總跟我說好好工作,不用著急回家。我第一次相信了,後來還是我爸告訴我,一過五點,回去的公交總會堵很久,我媽七八點到家是常態。

我還在哺乳期,我像風一樣的女子趕回家,只為娘早點回去休息。

我最愛吃巧克力,我媽給我囤了好多,吃的都長齲齒了,可我依舊願意吃。儘管我每天都想著減肥,那我少吃點別的高能量。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一個人最愚蠢的行為就是不去愛自己的父母。父母把你含辛茹苦的帶大,一盆盆的尿布洗啊換啊,那時候哪有尿不溼那麼省心?當父母老了,腿腳不靈光了,他們身體的機能不再年輕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像嬰兒那般反過來呵護他們。

人是要輪迴的,你小的時候,父母不厭其煩教你走路,等你長大了,你是否應該不遺餘力的照顧年邁的雙親?

有句話叫"父形子肖",你不去疼愛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不會疼愛你。

但是,世間也有個詞叫"愚孝"。

父母說什麼,不論對錯都聽,不分黑白去做,那這樣就是大錯特錯。

我朋友的老公,母親溺愛孩子,孩子像螻蟻一樣活著,結婚以後,因為太太成了全職,經濟都要靠男方,男方的媽媽不管照顧孩子還讓兒子和太太離婚……

"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

子女不能違抗父母之命,這不符合道德。

不符合邏輯的事,我們不做,做了才是大逆不道。

斗轉星移四四季更,雙親兩鬢已斑白。

任憑嘮叨隨他去,天南海北把家還。

莫忘父母恩!





我叫心塞姐


“我的出生不是我能選擇的,父母生了我,他們就有撫養與照顧的責任與義務,而我沒有贍養他們的義務,我只有撫養我的兒女的責任與義務”,這是一個24歲的小夥子與我說的,他是朋友的兒子。



他在國外上的大學,目前在讀研究生。受了一些西方觀念影響,在一次兩家聚會時說了上面這段話,朋友很生氣,感覺養了個白眼狼。我感覺有必要教育一下這個孩子。我與他說,認同他這段話,這話沒啥問題,但我又反問他,是否在18歲開始經濟獨立?他沒回答,朋友說,目前留學還是靠家裡出錢。



我說,那麼剛才你說的那段話不成立,在國外,孩子18歲經濟獨立,不再依賴父母的經濟支持,父母老去以後,國家會出錢養老,所以孩子不用贍養老人。如果你想讓你的觀點成立也可以,那就從你18歲開始到現在,所有的花銷計算出來,還給父母,實現真正的經濟獨立,你的觀點就可以成立。



朋友馬上大致算出來,不算後面的留學一年半,目前兒子需要還他180萬左右,那小夥子立馬傻眼了,支支吾吾的解釋,他不是以後不養老人的意思。我告訴他,西方與中國國情不同,不可照搬,這樣的話不是不對,而是需要區別對待。在你沒有經濟獨立之前,沒有資格在父母面前說這個觀點。

其實,父母不需要兒女回報什麼,他們的責任在18歲時就盡到了,以後的所有付出都是出自對子女的愛,所以,你認為父母需要的回報是什麼?答案也是愛!


沙丘與綠洲


說說我吧 從小因為家庭困難 父親去世 剛生下來媽媽把我送人了。家裡還有姐姐 哥哥,可能負擔不起。養母撫養我帶大到12歲,親生母親一個人努力有了好的生活接走了我,那個年紀我已經記事了,卻還是跟著親生媽媽走了,截止現在我二十八歲 也沒回養母家沒超過五次 回去會給買點東西 給個一千兩千的。可能會有人說我沒良心 ,不記得報恩,可是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才懂。下面我來說說我自己為什麼會沒良心 希望有懂我的人。:“養母領養我的時候她當時是二婚家庭 他的丈夫是個建築工程師 養母本人是大學畢業,親生媽媽是知道養母家條件可以才把我送給這裡來。 誰知道在我六七個月大時 養母與他的第二任丈夫離婚了,養母隨後又帶著我(及養母第一任丈夫的女兒)嫁給了一個理髮師,在小時候五六歲的印象裡 家裡很窮 時常因為交不起學費被老師歧視 。養父那時對待我也很好。就在那時親生母親找到我 她會以朋友的關係去到我家裡 給我買東西 看望我 。(親生母親當時是說看條件不好 想要回去撫養 養母不同意)那時我還不知道她是我媽媽。 就這樣過了沒幾年到七八歲的時候 養母又與第三任丈夫離了婚 養母的親生女兒那時已經長大 外出打工了 。養母有一個人帶著我去別的地方租住房子。 可能會有人想 養母為什麼頻繁離婚 結婚呢?我來詳細說下養母。人長得漂亮 學問高 但是總是好吃懶做 時間久了總會被人嫌棄 與第三任丈夫離婚後 我過得更加艱難了 在我的記憶裡 這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因為人懶 不去工作,總是東跑跑西跑跑 有時還會帶著我去跟一些男人見面 小時候特別牴觸 心裡特別自卑 覺得自己的媽媽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租住的房子亂七八糟 以至於租住三年沒給房東一分錢 一直欠著, 她跑出去了我自己一個人上學 回家一個人做飯 不會做就天天用面做疙瘩湯喝 沒錢交學費就去小姨家借,被姨夫白眼對待 至今都記得。上學被同學嘲笑 被人欺負 。因為養母會經常不在 沒人會替你出頭 ,餓的著急 又沒東西吃時 甚至會去撿別人扔掉的食物。然後親生母親沒有因為養母的種種阻攔還是找到了我 養母不讓帶走 親生母親會在養母不在的日子來看我 給我買衣服 買吃的 洗澡 剪頭髮 。從小缺愛 缺保護 缺自信的我 很快對親生媽媽 產生了好感 慢慢養母不在的日子越來越長 親生媽媽乾脆給我帶回了家,哥哥 姐姐 嫂子對我很好 百般呵護 就這樣這個年幼 缺愛的我徹底的離開了養母的家。後續養母也沒有執意的要回我 ,親生母親會經常給養母錢來接濟她。發展到最後 以至於親生母親願意給養母買一套房子 並且給她一份穩定工作 她都不要。只要錢 要很多錢。 慢慢的養母胃口變大了 親生母親也疲倦了 可能認清她了 開始慢慢拒絕和她見面。拒絕我和養母見面 母親說 她會拖累你 她是個無底洞 喂不飽 你以後結婚生子怎麼辦 會降低自己的身價 並且會攪和的你不安生。就這樣在曾經沒有感受到養母那些所謂的母愛後 我也聽從了母親的話 從不去找他 。中間在母親的支持下 我去過看望過幾次 養母的生活一團糟 在兜兜轉轉之後 她又跟第三任丈夫復了婚 生活在了一起。我不是不願意回去 內心底自問自己不是個沒良心的人 可能過不了自己心裡的一關吧 覺得她不適合做我的母親 為人父母 從未給我一點榜樣 受盡的都是苦楚 心底特別抗拒接觸他 不願意想起以前年幼時自己的生活 處境。就在昨天 養母知道了我工作的地方 她大肆對我的同事 周邊的鄰居朋友宣揚我沒良心 她很愛我 很想我 我卻不照顧她 不看望她。 只有我知道她的目的是什麼 ,對我的話語間我未感受到一點思念和愛,只有一個字 【錢!!!!】言語的意思 你需要養我老 要給錢 不給就不走了 我要給全世界都去說一說 。 我越看到她 我越痛苦 我給了錢 她馬上就走了。臨走時我控制不了自己憤怒了 說 你說要怎麼解決 我不想回去你那裡 要不要我給你一筆錢 我們兩不相欠 !她竟然回覆我一句 真的真的給我一筆錢嗎?她那個急迫想要錢的眼神 ,我當時已經死心了 我再對她無任何感情 僅存的一點養育之恩也沒了。 我知道她錢花完了 下次還回再來找我的 。 ,親生母親同樣告訴我說她找到你上班的地方 等錢沒了 還回去找你的 你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解決 心裡那點痛楚 自卑都出來了。我真是想告訴所有那些不明真相的人 我不是沒良心 是我有了良心 自己會一塌糊塗 我該怎麼對待這個養母。都說養兒不為來報恩 我並不是不報恩 只是這種只顧逼迫要錢的恩情 我還不起!!!!! 我不知道有木有中肯意見的人 來告訴我怎麼辦。 可能與小編的主推不太符合 可是自己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只能來這裡自顧自的說一說 減輕自己的壓力。 頭一次打這麼多字 可能心裡會好受點吧!


梅景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考慮了很長時間,這是我一點點感想。

我作為一個女兒,我認為,父母對我有養育之恩。但是我作為一個媽媽,我又不認為,我對我兒子有養育之恩。父母給了我生命,把我養大,並且教育我,讓我在人世間有了一份快樂,我非常享受這一份快樂。所以我認為這一切都是他們恩賜於我,我要報答他們。但是,對於我兒子來說,雖然我給了他生命,但是他是被迫接受的。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沒有能力給他最好的生活,將來他有可能吃苦受累,去謀求一份自己的生活。我不認為我給了他恩情,只要他生活的好,我不需要他回報。

我愛我的父母和兒子,我願意為他們傾其所有。


樂遞珍情


“生、養、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為做父母的應盡的責任義務。子女善待生養自己的父母,對父母盡孝道,是一種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其過程相互之間不是施恩和回報。

孔子有句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意思是:對父母孝是天經地義,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父母慈愛孩子,孩子孝順父母,哥姐愛護弟妹,弟妹尊敬哥姐,即使把這些做的十全十美,也理應如此,不存在一絲一毫的感激。養育孩子,贍養父母是一種基於血緣關係的人倫親情,相互之間不需要感謝報答,不能認為是做善事讓對方感激,根本不是!就是那句古語:“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

父母“養育”孩子,子女要是懷揣著一顆感恩之心,時刻惦念著要還父母這個恩債,那父母老了對兒女也要懷揣著一顆感恩之心感謝子女的贍養? 父母因為工作忙或其他各種原因沒有盡到“養育”孩子責任的父母,是不是對子女就沒有“養育之恩”?子女就可以不對父母盡贍養義務? 人對其他孤苦無依的老人當父母一樣贍養,這是行善行好。而善待自己父母,兒子將來善待自己,自己孫子將來善待自己的兒子,這是因血緣關係而產生的人倫親情,沒有算計,沒有等價交換,沒有除自身真正能力缺失以外的任何條件。


泰山木32140178


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不說回報最起碼要讓父母感到老有所依。

一、母親十月懷胎,生下兒女風險很大,醫生接生完為什麼會說一句母子平安,這話的份量就可想而知了。

二、父母生你養你何曾容易,尺長身軀寸長腳板把我們養大成人,要花費多少心血。現在條件好晚上一個紙尿褲就搞定,在以前用尿布生怕尿溼一個晚上不知得起多少回。

三、當開始學會走路,擔心碰著摔倒。當生病時不管外面颳風下雨,白天還是黑夜,路途多遠都會及時的就醫。

四、供你上學就現如令,幼兒園到大學畢業要花費的錢財可能父母根本就掙不起,但還是義無反顧的供,情願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會讓兒女吃苦受累。

五、長大啦該結婚了,車啊房啊這些都得有。條件好的很輕鬆,否則父母又得把自己榨乾給你準備婚事。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撫育成人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感恩嗎?有句話我一直都留在心中:您養我小我陪你老

以上是個人意見歡迎關注留言討論指點,謝謝


簡單生活fang


我是被養父母養大的,親生父母並沒有撫育我,比較符合您這種情況。

這些話我聽得不能再多了,剛開始會很難受,好像一切都是為了報答,養我就是為了讓我報答。

我逆反過,難受過,哭泣過。雖然現在已經認清楚了現實,也彆扭過來了。

但是我建議,父母真的不要這樣做,會很傷孩子的心。

聽過一個詞嗎?挾恩圖報

理解了,你就懂我的感受了。

<strong>很多事,該做做,但是說出來太傷人心。


蘿莉臉阿姨心


我的想法是,父母有沒有恩不在於生,而在於育!生爾不育,後患無窮,所以養育的過程父母要認真要付出,認真教育好你的孩子,其實人大部分來到人間都是哭著來,並且痛苦的離去,孩子沒教育好,他本身也一定會辛辛苦苦熬一輩子,到時候你在讓他報恩,你覺得合適嗎?所以很多人,特別是農村人都希望自己多養幾個孩子,按傳統的說法,養兒防老嗎。結果是你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讓他們生活的很辛苦,指望這樣的子女好好孝順你,你好意思嗎?當然大多數的子女依然會孝順父母,因為那是一種家庭責任,更是一種中華的傳統美德,但是實實在在的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所以一定要好好教育好你的子女,讓他們有其強大的生存能力,你才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一份來自於子女的孝順!現實生活中,不孝的子女都會被鄙視,甚至會失去朋友,我本人也是從來不跟不孝敬父母的人深交,我也看到了很多不管父母,只管兒孫的人,我很無語有能力管孫子沒有能力養老人,你是在給孩子們示範嗎?你不孝還指望你兒子,孫子孝順你嗎?好了這樣的話題好像沒完沒了,就不多說了,因為即使是對普通人都應該懂得感恩,何況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子女確實很難,要付出很多,但是父母養育你一定付出了更多!


老文看世界


出題者想必不是未成年人,建議抓緊去結婚生育,有了孩子再加上撫養教育,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養育之恩,恩重如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小到大,父母對子女的操心從感情及精力的投入上來說,可謂無微不至;從時間分配上來說,哪是“996”可以比擬的;從金錢與物質的付出上來說,傾其所有當不為過……這難道不是恩情?

如果還沒有結婚生育,還沒深切的體會與感受,那就多讀點書吧,瞭解一些中華文化、傳統美德。書中會告訴你何為國,何為忠;何為家,何為孝?那些"父恩如山,母恩似海”,“父母養我從小,我陪父母到老"的格言與故事說不上汗牛充棟,至少也是俯拾即是。

至於要不要回報,“羊跪乳, 鴿反哺 ”的故事告訴我們,連動物也懂得感恩圖報,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回報父母養育之恩那本該是融化於血液之中的常情常態。

恕我不多說了,看書去吧。


郭雄333


父母對子女有生養和撫育之恩。是否對父母有回報,需要看子女是否孝順。

母親十月懷胎,生下子女,過程是艱辛而又有風險的。父母十幾年含辛茹苦地養育子女,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又是難以想象。

未當父母,難以體會自己父母當初對子女辛苦的付出,難以想象做父母對子女的焦慮與擔憂。

父母養育子女,都希望老有所依。畢竟老了,經濟來源有限,身體大不如前,疾病纏身,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陪伴在身邊。

有的父母思想傳統,有的父母思想開明。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一切能有所回報,這是人之常情。開明的父母,覺得子女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子女有自己的人生要過,不希望成為子女的負擔,但這樣開明的父母畢竟是少數。更多的父母更希望自己老了,子女能在身邊孝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