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過得如何?

觀察者一


到了老年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家庭過得如何?在我周邊幾個實例來看,只有女兒的家庭在物質方面過得都不錯。

有個鄰居,他有六個女兒,當年也為了生兒子,吃了許多的苦,無奈不盡人意。在鄉下,沒兒子是很受別人氣,逗別人閒話的。如今他女兒都已經嫁人,且個個都有孝心。前兩年,老人自己出點錢,女兒們湊點錢把老屋推了,蓋了新樓。三五二天的,女兒們輪流回來,買衣買吃的,還給零花錢。兩位老人身上衣服都是富實幹淨,家裡吃的菜和零食都是很好的。平時就與鄰居打打牌,閒閒聊,還經常被女兒們接去住,帶出去旅遊。無婆媳之矛盾,無帶孫兒之煩惱,輕鬆自在,舒舒服服。

但是兩位老人還是不舒暢,別的老人在一起聊些兒子媳婦,孫子之類的事,都是沉默著,每次都黯然著回家了。那些有兒子的老人們,即嫉妒他們的好生活,女兒孝順,又鄙視瞧不起他們沒兒子。背後經常嘀哩嘀哩的說著他們的閒話,有的說話就十分刻薄“吃得好,穿得好有什麼了不起,都是吃別人家的,崽都沒有一個,神氣什麼”。這些老人,那怕兒子媳婦再怎麼沒有孝心,再怎麼對自己惡言相向。卻在那些沒有兒子的人家面前高傲著,神氣著,自我感覺優他們一等。

有兒子和有女兒都一樣,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都是養兒防老,將來老有所依。偏偏中國千年的封建思想,讓人們覺得養兒子比養女兒好。那些有女兒的人家,女兒們的貼心暖心,讓他們物質生活得很好,內心深處卻仍擺脫不了沒兒子的遺憾。





梅來一夏


大家好,我是李哥阿峰!我來給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國家的政策和人們思想的轉變,現在的家庭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也不在少數,人們也逐漸從老了靠兒子來養老的觀念中解脫出來!


我有一位同事,今年五十二歲,只有一個女兒,在河北石家莊上班。同事早已不打算在當地買房,攢了一輩子錢前幾天在石家莊買了新房,一共下來一百多萬,用他的話說:咱老了,就去石家莊投奔女兒,有個照應!

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女兒,但還是擺脫不了老傳統觀念的束縛,要求女兒以後有了孩子必須有一個孩子姓老父親的姓!這也是無奈之舉!

有兒子的家庭不一定過得幸福。我認識有一位教師,他兄弟三個,都是國家的工作人員,八十六歲的老父親住養老院,三兄弟你推我讓都不想交贍養費!老父親每天以淚洗面!想想:兒子不少,這樣的生活能幸福嗎?

只有女兒的家庭,父母的房子和一輩子攢的錢都會留給女兒,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父母老了由女兒來養老理論上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兒子不孝順就不如沒有,躺在醫院裡能貼心伺候的大都是女兒!所以我認為人老了靠女兒來養老,大都的家庭還是比較幸福的!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李哥阿峰


現在來看,大多數家庭裡面,有女兒的,等到年老了,過的都不錯。

雖然說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有,但是有女兒的父母似乎過的,比有兒子的父母要舒適。也許他們從心理上還是覺得有兒子有個能夠傳宗接代吧。

我的一個親戚,當年為了生一個兒子。簡直就是生產游擊隊。到處躲藏。但是,事與願違,她一連生了5個女兒。幾年來一直忙於生兒子,所以,家裡也沒有多少錢。第5個女兒送人了。

現在老兩口有4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4個女兒,每到節假日,都回家陪伴父母,家裡歡笑聲不斷。

我這個親戚的鄰居,她生了兩個兒子。這在當時他們兩家處得並不好。生女兒的,看著人家生了兩個兒子,心裡是無比的不痛快,感到別人低一等。

現在生了兩個兒子的,那對父母,每天和兒媳爭吵不斷,兒子也不孝敬。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了兒子當時心高氣傲,到現在年老了,卻看到他們的鄰居生了4個女兒是多麼的幸福。

其實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我覺得,只要孝敬老人就好。如果說在老人生病以後,應該盡心照顧。不管愛情有多麼轟轟烈烈,在父母需要照顧的情況下,這是不能推卸的責任。


柏樹TT


老家平伯家和燕伯家各有四朵金花。她們都找到了不錯的歸屬,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而平伯和燕伯日子也過得挺好的,還得到不少人的羨慕。杜甫曾經說過:“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這個時代,生女兒也有其獨特的優勢。我將它總結為三大優勢。

第一大優勢:做父母的壓力會小許多。

俗話說:生男孩是建設銀行,生女兒是招商銀行。女兒以後都是人家的,所以養起來會輕鬆許多。做父母的也不會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當然,我不是說對女兒就可以不用心,就可以馬馬虎虎。我是覺得,生了女兒,就容易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就容易放下許許多多的爭權奪利。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它分析到,做官生兒子的比生女兒的容易腐敗。比如這幾年被抓的大老虎,好多案發都是直接與兒子有關。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有兒父母的焦慮,和有女父母的輕鬆。生女兒的父母,壓力真得會小許多。

第二大優勢:女兒對父母生活上的照顧會比較貼心。

雖然古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女兒可能比兒子還靠譜。一方面,女兒也可以賺錢,也有經濟來源。她也就有實力來照顧父母。另一方面,女兒在照顧父母上會比較細心,會比較貼心。

生兒子的,如果分家了,有可能會很少過來看父母。但是女兒就不一樣了,她可能會時不時地過去照看父母。

第三大優勢:父母在精神上沒有後顧之憂。

沒有兒子,就無後顧之憂。不管女兒以後生活得好,還是生活得壞,那都是他人家的事,做父母的很難操得上心。所以,老人家只要安安穩穩、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過好晚年生活,就是對女兒最大的照顧。

所以,我認為生女兒也是不錯的。他們的晚年生活也會是令人羨慕的。

一己之見,拋磚引玉!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放下執念,空杯心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餘湘新家風


有兒子和沒兒子又有啥區別呢。

如果有兒子,還真指望兒子能養老?

攤上個好樣的兒子還行,攤上個不孝兒,再遇上個惡媳婦,你的日子不要太難過呀。到時哭都沒地兒。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一樣。如果是好孩子,我們晚年就能幸福度過;如果孩子不是玩意,我們晚年生活就不敢奢求什麼了。

其實就算沒孩子,又如何呢。

如果說養孩子是為了防老,為了在我們老了以後有人來養我們,這樣的話,我們在生養孩子的時候,似乎就不僅是貪圖一時快樂,還帶著目的性了,既然如此,還大談什麼父愛母愛呢。並且孩子一出生就帶著要贍養父母的使命,這對他們來說似乎也不公平。要知道不是他們自主選擇來到這個世界,而是我們連招呼都沒打,就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來的。

況且他們面對生活也要揹負著很大的壓力,我們再給他們增加壓力,我們也於心不忍呢。

說了這麼多,不是說我們老了以後,孩子理所當然可以不管我們,而是說,各自盡各自能力去生活,儘量少給對方添麻煩。該付出的愛還是要付出,該盡的孝道還是要盡,必竟青絲總有變白頭的時候。

我認為,我們生養孩子,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是為了見證生命的美好,是為了完成自我救贖……


woting8


我們家都是女兒管父母啊,但是父母心裡是希望兒子也能孝順一下。可是兒子不管咋,我父母就一個兒子四個女兒,人家我嫂子說我的父母我們閨女管,他們只管她們的父母,算了,我們不想為了老人去和他們計較,誰孝順誰積德,無所謂了,所以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孝順,老人就不會淒涼了


用戶63954573659


我父母生了6個女兒,現在父母均已80幾歲,一個姐姐嫁在同村,姐夫跟我們家同一個姓,跟我父母一起生活。我父母的生活費沒有規定每個女兒給多少,但每個女兒不定期的給父母錢,我其他姐妹給多少我不知道,我自己一年給父母2萬,父母生病,6個女兒一起負擔,一起輪流照顧,沒辦法在身邊照顧的就多出些錢,父母的衣服都是女兒爭著買,我們姐妹都會經常回去看父母。我覺得我父母沒有兒子也過得挺幸福的。


162237405


我看到的有女兒沒兒子的家庭過得挺好的,幾年前那時候有計劃生育,那個時候受封建迷信的影響,認為沒有兒子就是不孝。有的家庭就一直想要個男孩,可是生了幾個都是女兒,當然他們還是不願意放棄,於是開始躲避計劃生育,到處躲藏,要麼就是把孩子送給別人。那個時候有很多女孩還在襁褓之中,就被送人了。當然家裡人也不想送,可是沒辦法,那個時候生活條件差,糧食都是有限的。加上還有計劃生育的人追查。我們村裡好幾家都是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有一家只有一個女兒,他們選擇招女婿上門了,現在老人又有了兩個孫女,他經常騎著車子接送孩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現在農村流行這樣的話,三個女兒開銀行,一個兒子淨瞎忙。現在人口是男多女少,女孩就更加珍貴了。還有一家有五個女兒除了老大是招女婿上門的,其他幾個也都嫁人了,這逢年過節的女兒都要來下節禮熱鬧非凡,全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拍戲的快樂生活



11勿失勿忘


我只生了一個閨女,從小培養讀書讀到研究生畢業。跟自已的閨女交流上像朋友一樣。我一輩子的酸甜苦辣,閨女都知道。閨女從小就很懂事,對我非常孝順。讓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是。媽媽,不管我以後到天涯海角,我總歸會帶上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