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土地、珠寶、傢俱都值錢,它為什麼迷倒了眾人?

比土地、珠寶、傢俱都值錢,它為什麼迷倒了眾人?

鬱金香球莖熱是歷史上最為壯觀的快速致富狂歡之一。

想到這種狂熱發生在17世紀初古老而寧靜的荷蘭,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更加生動的極度瘋狂的畫面。

“貴族、市民、農夫、機工、海員、男僕、女傭,甚至煙囪清掃工和老年女裁縫都不亦樂乎地涉獵其中。”每個人都想象著人們對鬱金香的激情會永遠持續下去。以下,Enjoy:

01

1593年,一位新獲任命的植物學教授把一些原產於土耳其的稀有植物從維也納帶到萊登,由此引發了導致這場投機狂潮的幾件事。荷蘭人對花園裡的這種新品花卉非常著迷,但對教授開出的價錢可不感興趣(他原本希望賣掉這些球莖,好好賺一筆)。一天夜裡,有個竊賊闖入教授家中,盜走了這些球莖。隨後,竊賊以低於教授向人們開出的價格把這些球莖賣掉,不過他的賺頭卻更大。

在此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鬱金香成了荷蘭花園裡一種廣受歡迎但價格昂貴的花卉。許多鬱金香花朵感染了一種叫作花葉病的非致命病毒,正是這種病毒觸發了瘋狂的鬱金香球莖投機熱潮。

花葉病致使鬱金香花瓣上長出對比強烈的彩色條紋或者說“烈焰”。荷蘭人大為欣賞受到感染的球莖,稱之為奇異球。在很短的時間內,大眾的欣賞口味趨於一致,因此球莖越奇異,擁有球莖的代價便越大。

漸漸地,鬱金香球莖熱開始了。起先,球莖商只是儘量預測來年最受歡迎的雜色款式,就像服裝生產商預測大眾對衣料、色彩、裙襬長短的口味一樣。後來,他們囤積大量存貨以期望價格上漲。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開始瘋漲,球莖越昂貴,視之為明智投資的人便越多。

查爾斯·麥基在其著作《大癲狂: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中,按時間順序描述了這一熱潮的發展過程,並指出荷蘭的一般行業因人們投機鬱金香球莖而被棄置一旁:“貴族、市民、農夫、機工、海員、男僕、女傭,甚至煙囪清掃工和老年女裁縫都不亦樂乎地涉獵其中。”每個人都想象著人們對鬱金香的激情會永遠持續下去。


比土地、珠寶、傢俱都值錢,它為什麼迷倒了眾人?


02

說價格不可能再漲的人看到親戚朋友大發其財,便在一旁大為懊惱。加入暴富行列的誘惑實在難以抗拒。從1634年到1637年年初,也就是在鬱金香熱的最後幾年,人們開始以物易物,拿土地、珠寶、傢俱之類個人財產換取鬱金香球莖,因為球莖會使自己變得更加富有。球莖價格變成了天文數字。

金融市場具有一種超強稟賦,當增加投機機會的方法存在真實需求時,市場必定會提供這種方法。能使鬱金香投機者的金錢發揮最大效用的金融工具是“要求選擇權”,這種選擇權類似於今天股票市場上流行的“看漲期權”。

要求選擇權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固定價格(通常接近於當前市價)購買鬱金香球莖(要求交割)的權利。選擇權持有人在訂立合同時支付一筆選擇權費,這筆費用大概相當於當前市價的15%~20%。

例如,一隻鬱金香球莖的當前市價為100荷蘭盾,購買一份一隻球莖的要求選擇權時,購買者只需支付20荷蘭盾。如果球莖價格漲到200荷蘭盾,選擇權持有人就會執行選擇權:以100荷蘭盾的價格買入球莖,同時以當前市價200荷蘭盾賣出。行權後,他便獲得80荷蘭盾的利潤(100荷蘭盾的升值減去他為選擇權支付的20荷蘭盾),也就是說,他的資金增值了4倍。

若直接在市場上買賣球莖,他只能讓資金增值1倍。使用要求選擇權讓人們能以少得多的本錢參與市場買賣,同時從投入的本錢中獲取更大的回報。要求選擇權提供了一種槓桿投資方法,可以放大投資的潛在回報,同時也會放大投資的潛在風險。這種金融工具有助於確保市場的廣泛參與性,今天也是如此。


比土地、珠寶、傢俱都值錢,它為什麼迷倒了眾人?


03

這段歷史充滿了亦悲亦喜的劇情,其中就發生過以下這樣的事情。

一名返航歸來的水手告訴一位富商一船新貨到岸的消息。為了酬謝水手,富商請他吃一頓上等的紅鯡魚早餐。水手看到商人的櫃檯上放著自以為洋蔥的東西,多半是覺得洋蔥放在絲綢和天鵝絨之間極不協調,居然拿來當作吃紅鯡魚的佐料給吃了。 他做夢也想不到,這隻“洋蔥”本可以養活整整一船的船員一年,因為它實際上是一隻價格昂貴的鬱金香球莖,芳名叫作“永遠的奧古斯都”。水手為這款開胃品付出了慘重代價——東道主翻臉不認人,以重罪起訴,讓他在牢裡待了好幾個月。

歷史學家經常重新詮釋過去。有些金融史學家就重新審視了多次金融泡沫中的事實,認為泡沫時期的定價可能也存在相當大的合理性。彼得·加伯是這些修正主義史學家中的一位,他認為17世紀荷蘭鬱金香球莖的定價比現在普遍認為的要合理得多。

比土地、珠寶、傢俱都值錢,它為什麼迷倒了眾人?


加伯提供了一些很好的事實資料。例如,加伯揭示,“永遠的奧古斯都”鬱金香球莖是一種特別稀有的、美麗的球莖,即便在鬱金香狂熱發生之前數年,價格就已經很高了。此外,加伯的研究還表明,即使在球莖價格全面崩潰之後,個別稀有的球莖依然價格不菲,雖然價格只是頂峰時期的一小部分。

但是,加伯未能合理解釋這樣的現象:1637年1月,鬱金香球莖以20倍的速度上漲,而在2月,價格下降的速度卻更快。顯然,正如一切投機狂潮中都會發生的那樣,價格最終升至如此之高,以至有人認定應該謹慎從事,於是便賣出自己的球莖。很快,其他人也跟著賣出球莖。像雪球滾下山坡一樣,球莖貶值的速度越來越快,剎那間,恐慌攫取了所有人的心。

政府部長紛紛發表官方聲明,說鬱金香球莖價格毫無下跌的理由,但是,沒有人聽得進去。交易商破產倒閉,拒絕履行購買鬱金香球莖的承諾。政府出臺一個計劃,準備以10%的面值解決所有的合同執行問題,而當球莖價格跌破這一標準時,計劃也宣告受挫。價格繼續下跌,一跌再跌,直至多數球莖變得幾乎一文不值,其賣價還不如普通洋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