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老式農具,鍋碗瓢盆

從老式收音機,電視機

各類證書,從過往書信到古書古籍

......

這些數不清老物件

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聽說,在咱晉城有一個

“太行鄉村博物館”

裡面收集的老物件

大大小小已達上萬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這個“太行鄉村博物館”

是市礦山救護大隊的

一名救援人員韓忠平建設的

是不是很好奇

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認識韓忠平,是在今年“記憶中的年”大型實景互動體驗展上,看著展廳中來自不同年代的老物件,韓忠平拍著胸脯說:“

這還不算全,我那收集的老物件更多,有上萬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跟著韓忠平,記者來到他的“寶藏小屋”。兩間屋子裡裝滿了他攢的“寶貝”,這些老物件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清朝,年代最近的也在上世紀70年代。從不同類型的老式農具到鍋碗瓢盆,從老式收音機、電視機到各類證書,從過往書信到古書古籍……這些數不清老物件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這些東西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一件一件收藏的。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小到一顆紐扣,大到一個平櫃,數量應該超過萬件。”韓忠平說,這些充滿時代特徵的物品,讓人們一看就能想起過去,而且其中很多件都包含了晉城元素,更能讓人切實感受到地方民俗文化。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說起收藏,韓忠平有說不盡的故事。“我父親14歲參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韓忠平邊說邊拿出了父親的解放西北紀念章以及立功證。這兩件“寶貝”是韓忠平最珍貴的收藏。韓忠平的父親去世後,帶著對父親的思念,他開始收集與部隊相關的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一次巧遇,讓他也開始收藏民間生產生活用品。

2006年,韓忠平路過北大街時,碰到一家正在翻修的舊屋。“路邊扔著一個無人問津的紙袋,打開一看是一對1976年的結婚證。”看到被主人保存如此完好的結婚證被丟棄在路邊,韓忠平覺得實在可惜,他拿著袋子在附近詢問了許久,卻沒人認識結婚證上的人。“主人悉心保護,這結婚證一定是這對夫妻視若珍寶的東西。”於是韓忠平將紙袋帶回了家保存至今。也是從那時起,韓忠平決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收集這些老物件並加以留存。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收藏老物件會上癮的。”韓忠平是市礦山救護大隊的一名救援人員,那之後,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走街串巷,誰家有些不要的舊物,他都搬回家來。“這些年為了處理這些舊物,光是84消毒液就不知道用了多少瓶,我家早就擺不下了。”韓忠平說,還好有礦山救護大隊領導的支持,單位專門騰出了一間庫房給他。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媳婦兒和鄰居都開玩笑說我是撿破爛的,只有我把這些老物件當做寶。”在韓忠平看來,收集老物件,可以保護這些即將消失的物品,讓後人能夠了解老晉城人的生活狀態。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幾年前,韓忠平建了一個“太行鄉村博物館”,不少人慕名前來,還有不少人想買他的收藏品,但都被韓忠平拒絕了。他說:“雖說這些老物件跟我了這麼久,但它們終究不是屬於我的東西。我只是替他們的主人繼續保存而已。”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韓忠平的老家在長治武鄉,但長期居住在晉城,對晉城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感情。“這一屋子的東西,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基本沒有使用價值了,可它們本身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卻值得我們後來人細細回味。”韓忠平說。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感謝他,還能讓我們見到上萬件“晉城老物件”

老物件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卻可以讓世人清晰地

看到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

他想把這些屬於晉城的舊時光

都保留下來

讓更多的人能通過這些老物件

回溯上輩人的生產、生活歲月

從中觸摸到我們晉城的老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