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啼笑皆非的皇帝?

歷史知事


他是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皇帝,逃跑能力出神入化 ,一國君王以逃跑出名簡直讓人貽笑大方讓人啼笑皆非!




如果說到歷史中跑得最快的皇帝是誰,很多人會一頭霧水,因為以前的史料中也沒有皇帝跑步速度的記載。不過有這麼一個皇帝,他以逃跑出名,不僅讓令敵人望塵莫及,還讓不少史學家們大為疑惑。此人正是元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


元順帝的身世也比較悽苦。作為一名頂尖的皇族成員,他卻因為父親被毒害就早早地離開了大都,被流放到了雲南的大山裡。過慣了好日子的皇帝哪受得了這樣的貧苦,不過長期的苦難沒有消滅元順帝的決心是從側面提高與增強了他的毅力。元朝的皇帝中,除了第一個皇帝忽必烈和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他們的在位時間都十分的短,一方面是個人壽命原因,主要還是元朝的證據相當混亂,篡位政變的事情常有發生,還出現過一個皇帝當了兩三回的事情。在不久之後,元文宗和元寧宗相繼去世,王朝新的繼承人選就落到了元順帝的頭上。

元順帝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時下的局面實在是不怎麼樣,元朝給了他一個相當爛,而且都沒什麼補救辦法的攤子。當時的元朝政局混亂不說,整個官府都失去了威信力,貪汙腐敗,買官賣爵,都是基本的事情。再加上元朝固有的等級政策,許多漢人都對此政策不滿,暗中準備推翻元朝。元順帝也不是一個完全昏庸,坐以待斃的人。他也曾經推出過一系列新政,企圖拯救在危機邊緣的元朝,不過當時的保守勢力過於強大,加上他自己能力有限,新政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進入到元順帝的後期,局面已經不歸朝廷控制。南方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漢人割據政權,比如朱元璋,陳友諒等人。元朝的軍事力量,此時連保衛首都都不一定夠,所以元順帝也無能為力,甚至研究出了靜等南部叛軍自相殘殺,準備等這些農民起義政權決出個高低之後,再與他們進行決戰。這樣的想法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是聞所未聞,也足以證明元朝的昏庸腐敗已經到達了什麼樣的地步。


等到朱元璋差不多統一南方的時候,明朝也正是建立了。成立之初的明朝沒有準備等待時機再向元朝開戰。朱元璋決定趁軍心大好之際,迅速展開對北部援軍的攻勢 徹底解決所有農民起義軍最初的敵人元朝。此時的元順帝真的是窮途末路,元朝早就只剩一副空架子了,滅亡是早晚的事情,所以面對逼近大都的明軍,元順帝準備及早逃竄,帶領著自己的皇親貴族和珍貴財產。


下面就是元順帝帶領皇族逃跑的事情,讓明朝大部分將領也沒有想到的是,元軍竟然不做任何抵抗,而是收拾東西二話不說就走。在一個星期多一點的時間裡,元朝把所有的家底全部收拾好,該帶的寶物財產一件沒剩,建立百年左右的皇宮也基本被搬空。這樣快的速度,以至於常遇春和徐達率領的明軍在到達大都的時候,曾經輝煌的蒙古都城已經一毛不剩,連人都沒幾個。

面對空蕩蕩的大都,徐達一方面在等待從南京來的朱元璋的命令,另一方面命令所有軍隊進行短暫的休息和整頓,要做好長期奔襲和進入北邊大漠的準備,隨時去追捕殘餘的元朝軍隊。 不過可能逃跑的元朝貴族已經不給等待的明軍這個機會了,元順帝的逃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有的史書記載他們用三天就跑出了上千裡地,還有的人指證說,實際上元順帝用了一個星期才跑到當時的蒙古中心。不過就算是後面的這個速度,在當時也是很快的了。因為元順帝他們可不是一群人騎著馬飛快逃竄,而是拉家帶口,還帶著許多奇珍異寶和曾經皇宮中的用品。加上他們要穿越荒漠以及很多人煙罕至的地方,元順帝的逃跑速度可以說是破了歷史記錄。

前面的人跑得快,但是元朝這個去汙吧,也就算是徹底走向了末路。除了尚在抵抗明朝軍隊的王保保以外,其餘的元朝貴族要麼是在當地被漢人殺死,要不就隨元順帝跑到了北方。後來的黃金家族中,還有人想重現曾經的榮耀,重新攻回中原,建立蒙古帝國。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切實際的美夢。八年之後,元順帝去世,殘餘的北元政權也沒有存活多長時間。蒙古各部落紛紛離開了曾經黃金家族的領導,各自為政。曾經橫跨歐亞帝國的元朝就這樣滅亡了。


老龍說歷史


這問題怎麼少的了明朝大名鼎鼎的<strong>“木匠皇帝”呢。

這位皇帝就是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一個只愛做個好木匠不願當皇帝的“天才”。

朱由校父親是明朝倒數第三個皇帝泰昌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吃春藥吃死了,也是個奇葩皇帝,在位時間不到一個月,當太子還當了十八年。

朱由校小時候因為他父親雖然是太子,但是不得寵,太子之位搖搖欲墜、岌岌可危,根本沒法管他。把他交給李選侍(朱由校生母已故)撫養,這李選侍理想挺大的,想垂簾聽政。決定打小培養朱由校,天天好吃好喝伺候著,隨便玩,就是不教他讀書,所以朱由校是個文盲。

他小時候宮裡有幾間房子燒了,請了幾個木匠來重建房子,就在這時年幼的朱由校接觸到了木匠,從此君王不早朝,沉迷於刀鋸斧鑿無法自拔。

當上皇帝后也不理朝政,因為他是文盲,而且他雖然十六七歲了,但是他心智不成熟,就是有點弱智。這時大太監魏忠賢就找到機會把持了朝政,禍國殃民。

等到他二十多歲後覺得自己身為皇帝應該管管朝政時,不小心掉到湖裡,感上風寒,結果一命嗚呼。

但他確實是個天才,做的木匠活非常好,拿到集市上去買很快就一搶而空,大家都誇他木匠活好。他還有突破性的發明,比如摺疊床、噴泉。

他這一生即奇葩又搞笑,還有點悲傷。


圖南雜談


歷史上改朝換代的事情很多,只有兩晉是亡於兩個傻子。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7年),西晉第二任皇帝,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主角,在位17年。晉惠帝自小就痴呆,司馬炎也不看好他,之所以立他,是因為司馬衷生了個特別聰明的兒子,司馬炎“因孫立子”。可惜,大好河山沒能傳給孫子,就被司馬衷葬送了。

因為司馬衷呆傻,登基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皇后賈南風殺楊駿,獨攬朝政,這個女人才是“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八王之亂中,司馬衷被各種囚禁,被幾位王爺當玩偶,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年48歲,他去世8年後,西晉被折磨盡了最後的元氣,“五胡亂華”開始。一般認為,司馬衷在位期間,對內不能穩定朝政,各方力量爭鬥,地方力量強大;在朝政上,外戚亂政,導致朝綱敗壞;對外少數民族政策失誤,少數民族實力增強,導致亡國。

晉安帝司馬德宗(382年—419年),東晉最後一位皇帝。他從小不會講話,生活不能自理,衣食住行都得他人照顧,大臣們認為他比晉惠帝司馬衷還傻。

他的傻簡直無法理喻。《晉書》說:“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資治通鑑》說:“安帝幼而不惠,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飢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也就是說,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己處理。

有人認為,司馬德宗的傻,是其父司馬曜長期酗酒造成。酗酒不僅造成他自己短命,也侵蝕了他的生育能力,以至於子女極少。

晉安帝時期,朝政混亂不堪,權臣如流星,先是司馬道子與司馬元顯父子,然後是王恭王國寶、殷仲堪、桓玄;期間爆發了孫恩起義,耗盡了東晉的元氣。在長期內亂中,北府兵小將劉裕崛起,他平滅桓玄,成為最強權臣。晉安帝司馬德宗在位22年,37歲被劉裕派人毒殺。


九州歷史


我所知道的莫過於淹死在廁所裡的皇帝了。主人公晉景公夢見厲鬼,披髮垂地,以手擊胸,暴跳於地,身長高大,形狀非常恐怖,厲聲罵道:“無道昏君!我子孫何罪?你不仁不義,無辜枉殺,我已訴冤於上帝,請準來取你的命。”說罷直對景公掐攫過來,景公大懼,往內宮奔逃,大鬼毀壞大門和正門而入,景公害怕,躲入室內,大鬼又破戶追入內室,景公恐怖,呼叫醒寤,原來是一場惡夢,從此一病不起。後來讓巫師看一看,巫師不讓景公吃新麥,景公不信。巫師離開後,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到了六月,景公忽然想吃新麥,吩咐廚師煮好麥粥,忽然想起巫師的話,立刻召神巫入宮,指著麥粥對巫師說:“你說寡人吃不到新麥,你看這不是新麥嗎?”馬上喝令左右推出斬首,巫師死了之後景公將要取麥粥來吃,頓覺腹部膨脹要大便,趕緊去如廁,忽然一陣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廁內,在糞池中被淹死。

唉,有時候真的沒辦法,這也是我知道的最讓人無語的死法了,重點這人還是皇帝,無奈¬_¬`。


滿天繁星HR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魯哀公了,那句"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真是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多麼強大的王朝也會窮途末路。還有就是晉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也是徹底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未來3區科技


  1. 晉惠帝,“何不食肉糜”。
  2. 漢靈帝,“張常侍吾父”。
  3. 唐中宗,“使我岳父位”。
  4. 明熹宗,“木匠當主業”。
  5. 清高宗,“自負十全翁”。

墨軒居士


那個到處蓋章的 還有誰?其它王只是傳說,而他章章都是笑話


新聞軟件都是垃圾


北齊文宣帝,高洋。他最喜歡喝酒,喝了酒以後在皇宮的屋頂上跑來跑去,可能歷史上也沒有像他這樣的第二個皇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