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邁入深水區,中國半掛車市場加速升級換代

隨著國內物流需求的迅速發展,以及道路運輸業的逐漸成熟,並伴隨超載超限治理政策的逐步推進、以及GB 1589為核心的交運車輛製造技術基準地持續完善,不斷推動專用汽車產業變革、升級。

一、公路治超政策加碼,國內專用車產業正迎機遇期

近期,交運部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治超”再度升級,且大限將至,正加速國內專用車產業迎來新一輪的升級換代機遇期。

此次通知明確給出三個重要時間節點:

到2020年底,全國所有封閉式高速公路收費站入口完成檢測設施建設和設備安裝,全面實施入口稱重檢測,各省(區、市)高速公路貨車平均違法超限超載不超過0.5%;

到2019年12月底前,區域內超過50%的高速入口完成稱重檢測設施安裝;

到2020年9月底前,完成區域內所有高速入口稱重設備安裝。

二、治超政策升級疊加經濟復甦週期,望推動半掛車市場增、換購需求釋放

回顧國內“雙超”治理政策及技術標準的演進趨勢,對道路運輸及專用汽車產業發展影響深遠

。最早可追溯至1989年交通部頒發《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至今已持續近三十年,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啟動期。交通部在1989年底頒發《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同期並頒發汽車設計基礎技術標準GB1589,直接導致超長軸矩和貨箱的大規格貨車沒落,多軸、半掛車和廂式車盛行,車橋企業和半掛車廠成最大受益者。1997年《公路法》頒佈實施,“雙超”運輸管理首獲法律保障,各省隨即掀起一次大規模“治超”高潮,後經過五次修訂完善。

第二階段,集中治理(2000~2008年)。自2000年4月起,修訂版《超限運輸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施行。2004年發改委、交通部、公安部共同對GB1589進行修訂,上升至國家級別,並將原標準中的“汽車”改為“道路車輛”,同時納入了三輪汽車和掛車的限值要求,進而帶動了半掛車的出現和發展。同年6月國家九部委聯合進行集中治理。2006年以後全國許多省市結合計重收費,逐步運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綜合治理超限超載。

第三、四階段,分別是建章立制(2008~2010年)和常態治超(2011~2016年)階段。

第五階段,長效治理(2016年以後)。通過借鑑歐盟等先行市場經驗,2016年頒佈修訂版GB1589-2016,明確了第二代半掛車的尺寸及結構,推進安全、高效的側簾車、中置軸廂式車的發展。此時,國內牽引車的排放標準已上升至國5標準,發動機也提升至450~500匹馬力,半掛車的標準已經嚴重滯後整個公路運輸的發展。次年,國家有關部委頒佈了GB7258-2017,明確了第二代半掛車的行走機構和安全裝置,以適應當前背景。

“治超”迈入深水区,中国半挂车市场加速升级换代
“治超”迈入深水区,中国半挂车市场加速升级换代

總體而言,國內的技術及排放標準向歐美看齊,並帶動產品升級,進一步推進產業及領先企業的發展。一般來說,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代表了發動機需具備更高的技術水平。我國的排放標準實施時間雖然晚於歐洲,但正加速追趕,尤其是國5的實施控制水平已相當於歐5標準。產品升級趨勢下,帶來成本提升,進一步帶動產品價格的上行。

在產品升級的行業趨勢下,以中國重汽和陝西重汽(濰柴動力子公司)為例,其重卡單車收入呈逐年上升趨勢。陝西重汽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輛車單價為30.5 萬,比2012 年上升了7.3%,不過但相比國外重卡,我國重卡的單價對比國外來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我國主流重卡的價格位於25-40萬之間,而歐美主流重卡價格位於80-100 萬之間,是我國的兩倍之多。

而從細分領域來看,半掛車市場望成這波趨勢的主要受益者。據業內分析,根據2006年至2017年的牽引車和半掛車銷量情況測算,牽引車與半掛車的配比大約在1:1.13左右,也就是在牽引車增長基礎上,半掛車仍有上行空間。且與歐美當前大約1:3的標準,也有較大的上行空間,這主要因為歐美國家以甩掛模式為主流應用。

除政策外,受下游物流和基建拉動作用明顯,所以經濟週期也是影響半掛車產業發展的核心變量。回顧今年年初以來,一方面,基建項目密集批覆、開工,各地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紛紛推進,基建補短板步入快車道。另一方面,減稅降費政策對釋放企業活力和促進個人消費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在此背景下,2019年商用車市場開局良好。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1-2月,商用車累計銷量49.8萬輛,同比增長23.2%。從車型結構來看,帶動商用車增長的主要是輕卡和重卡,佔商用車的比重分別為52.5%和23.5%,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8.1%和12.5%。

“治超”迈入深水区,中国半挂车市场加速升级换代
“治超”迈入深水区,中国半挂车市场加速升级换代

據業內預計,隨著國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貨車的淘汰工作不斷深化,多地政府發佈或調整相關限行和淘汰補貼政策,由此帶動的換購需求將是今年年商用車增長邏輯的主要支撐。今年7月1日,部分區域開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對專用車銷量有一定拉動作用。

小結

治超政策的再推進,疊加經濟週期的持續復甦,將形成對半掛車增、換購需求集中釋放的支撐,而環保升級加速國三車淘汰,也將為行業增長增添新動力。而半掛車乃高集中度市場,且存在規模效應。按銷量計算,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行業CR5已達29.1%。伴隨政策深入推進,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龍頭的確定性溢價空間將進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2013年後行業產能擴張基本完畢,一方面主要企業新增資本開支降至較低水平,另一方面折舊和攤銷減少,行業盈利呈上行趨勢。以中國重汽為例,2011-2016年資本開支、折舊和攤銷費用均有明顯降低,而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盈利向上。結合業內對政策、經濟以及產能週期的拐點初步判斷,可佈局並把握相關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