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城一80後村支書遇上90後包村幹部,堪稱“黃金搭檔”

欒城區柳林屯鄉東李莊村,距離省會市區二十多公里。

這個村子不算大,站到中央的十字路口,前後左右一眼都能望到頭。但是對叢文來說,這裡是他人生夢想的一方舞臺。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每到週末下午,村委會的會議室裡就熱鬧起來了。村裡二十幾個孩子都聚集到這裡,大的有上六年級的,小的在上幼兒園中班,所有孩子都津津有味的聽叢文老師講課。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一個個縱貫古今、旁徵博引的小故事,讓孩子們對這位叢老師崇拜得眼睛裡直冒泡泡。叢文瘦瘦高高,帶著一副眼鏡,非常斯文,但他卻不是老師,而是一名包村幹部。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92年出生的叢文大學畢業後走上為民服務之路,2017年他來到柳林屯鄉組員辦,18年又成了東李莊村的包村幹部。東李莊村一共有182戶,821人,雖然離著省會不遠,因為沒有其他產業村裡沒有集體收入,村民單靠外出打工和種地維持生活,也不算貧困村,但是剛來到村子時,叢文並沒有感受到想象中寧靜、美好的鄉村生活。村裡有兩處吃水井,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打的,供水管網年久失修,已經出現老化現象,部分戶吃水苦難;村裡的道路被樹枝、雜草擠佔了不少,部分路面還坑坑窪窪的;村子裡人不多,矛盾卻不少,殭屍性的信訪問題就有好幾個……總之,在叢文看來,這裡離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的總要求還差著一段距離,怎樣才能把東李莊村打造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呢?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就在叢文冥思苦想找出路的時候,東李莊村新上任的村支書李凇找上門了。86年出生的李凇經營著自家的建築企業,乾的風生水起,村裡換屆時,鄉親們找到他,希望他能做大夥兒致富的帶頭人。深思熟慮後,李凇決定挑起這幅擔子。這個黑黑壯壯的漢子說話辦事都透著一股兒雷厲風行的麻利勁兒,讓叢文覺得“特別投脾氣”,於是兩個熱血青年的鄉村夢想開始在東李莊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為了喚起村裡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叢文和李凇安排了一次“西柏坡之旅”,組織村裡的黨員代表以及群眾代表24人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參觀學習,並特意創造機會參觀了“中央統戰部舊址”所在地李家莊。李凇介紹,東李莊村原來也叫李家莊,跟西柏坡的這個李家莊同名,不僅如此,兩個村子大小、規模也都差不多,但是,短短兩年時間,西柏坡的李家莊就從貧困村華麗變身為聞名全國的美麗鄉村。看著李家莊漂亮的大廣場、整齊的房屋街道以及各種完善的設施,所有人的內心都燃起了一團火。在返程的大巴上,東李莊村的黨員和群眾代表在叢文和兩委幹部的帶領下開起了現場會,大家踴躍發言,探討起怎麼樣讓自己的家鄉也變得更美麗。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村容村貌的改變是最容易讓大夥兒看在眼裡,走在心上的事兒了。為了修好村裡的路,叢文和李凇多方跑辦資金,入戶協份調做工作,截至2019年4月,村裡道路硬化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已經硬化的街道照明做到了全覆蓋。今年63歲的李大伯高興地說:“以往村裡的路燈只有過年才給亮幾天,其他時候都是黑咕隆咚的,如今可好了,晚上都亮堂堂的,跟城中村的街道差不多了,跳個廣場舞也方便多了”。叢文又想方設法為廣場舞隊爭取資金,親自開車帶著她們到南三條選購設備,茶餘飯後大夥兒就舞起來了,心情舒暢,村民們臉上的笑容也增多了。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村裡環境好了,改善村民的精神風貌提上了工作日程。從何下手呢?叢文他們想出了一個“妙招”——黨員聯繫群眾大走訪。在叢文和李凇的組織帶領下,村幹部多次進行入戶調查,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東李莊村的孩子們課外生活非常單調。農村不像是城市裡,有那麼多針對孩子的興趣班,原來農村的孩子放學後大多數就在瘋跑,可如今,孩子們大多數都被手機、電腦給吸引住了,待在封閉的世界裡,早早的戴上了象徵著學問的眼鏡,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一個村的同齡兒童都互相不認識。俗話說“扶貧先扶智和志”,教育是改變貧窮代際傳播的根本之策,為補齊村裡素質教育短板,叢文在村裡開辦起一個公益學堂“崇文學堂”,叢文成了孩子們的思政課老師,教孩子們書法、國學經典,他還把自己愛人、愛人的同學朋友都拉進來,給孩子開設美術、音樂等課程,還會帶孩子們去採摘、遊學。最初只有6、7個孩子來學堂上課,如今,每堂課都會有將近30個孩子,很多家長們都撓頭的問題,在這個課堂上卻輕鬆解決了。村裡今年6歲的顧天雨,在家吃飯一定要奶奶喂才行,在學堂聽了三字經的故事“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回家後就自己動手吃飯了。孩子們學在一起、玩在一起,家長們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原來村裡有幾戶為了地邊地沿的小事兒爭吵了一輩子,現在因為孩子們玩的好,也都“往事付之一笑”了。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村子,課堂雖小卻成就著美麗鄉村的大夢想。農曆的二月二十五是東李莊村趕傳統廟會的日子,因為鄰里矛盾等各種原因一度被叫停,廟會一停就是20年。2019年3月31日,也就是農曆的二月二十五,東李莊村的傳統廟會在李凇和叢文組織下得以恢復,讓整個村莊沸騰起來,幾十年的老鄰里,老鄉親又一次坐在一起拉家常,其樂融融的畫面溫暖了每一位村民。

栾城一80后村支书遇上90后包村干部,堪称“黄金搭档”

村子裡的孤寡老人也是村幹部時刻惦記著的,特別是孩子沒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如果夜裡有突發事件,又聯繫不上孩子,後果不堪設想。叢文最開始設想著為他們安裝一套“一鍵呼叫”系統。他們尋遍了省會,還聯繫了深圳的廠家,比較發現成本太高,單開發軟件系統就要十萬左右,村裡沒有這麼大的資金力量。怎麼辦呢?不死心的李凇在淘寶上找到了一款“孝心呼叫器”,每臺兩百來塊錢,可以綁定村委會的24小時值班電話和村幹部手機,實現一鍵呼叫。如今,村裡13位獨居老人都已經收到了村兩委免費發放的呼叫器,老人們多了一個貼身保障。“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不是兒女勝似兒女”十幾位老人這樣稱讚這兩位年輕幹部的孝感情懷。

產業興旺是農村振興的基礎。為了把東李莊村建設的更美好,叢文和李凇可謂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最近李凇參加了省裡組織的培訓班,到河北農業大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學習,天天視頻討論工作是兩人的必修課。李凇笑稱,如果自己說的話按斤算的話,這兩個月少說也得有幾噸了。仔細分析了東李莊的區位優勢,村委會決定帶領大家種植藥材,將依託周邊的神威、以嶺等大型藥企,為村民致富闖出一條路子。現在,東李莊村已經流轉了70畝土地,種上了五味子,並邀請河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做技術指導,三年時間即可見成效。

“這兩位年輕人是中華傳統美德踐行者,更是傳播者。喚醒傳統美德,復興傳統文化,鄉愁才有根基,老百姓致富才能有德行,這個樣本,非常值得推廣。”河北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梁勇說,叢文和李凇帶著很深的感情為老百姓服務,有想幹事的初衷,能幹事的智慧,當然更有幹成事的本領。“文明鄉風從娃娃抓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更要授人以德’鄉村振興,就會得以實現”梁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