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無錫一榜連中九位進士,皇帝懷疑是作弊,結果怎樣了?

當年無錫一榜連中九位進士,皇帝懷疑是作弊,結果怎樣了?

在古代,讀書人要想考取功名,是一件很難的事。古代科舉制度十分的嚴格,分為童生試(入學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只有登科高中才能參加下一級的考試。其中,鄉試登科稱為舉人,會試登科稱為貢士,殿試登科稱為進士。

由此可見,古代要想考上進士,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在乾隆年間,卻發生了一件奇事。當年京城放榜,榜單上出現了大量的無錫人,有九位無錫人高中進士,可謂古今罕見,一時傳為佳話。

當年無錫一榜連中九位進士,皇帝懷疑是作弊,結果怎樣了?

不過對於此事,皇帝卻起了疑心,心想這無錫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耐,是不是靠的作弊?於是,皇帝便派了一位欽差大臣去無錫調查此事。

無錫的縣令得知後,也十分的緊張。覺得自己身為無錫的百姓官,一定要讓無錫人給世人留下好印象。於是連夜下令,大力鼓勵讀書。而無錫人原本就愛讀書,聽到縣令的要求,自然更是高興。

當年無錫一榜連中九位進士,皇帝懷疑是作弊,結果怎樣了?

不久後,欽差大臣來到了無錫,住進了一家客棧。到了夜裡,欽差正要睡去,隔壁卻傳來朗朗不絕的讀書聲。欽差頓時被驚醒,心想深更半夜,怎會有人讀書?隨即穿好衣服,來到了隔壁,發現有對母女正在挑燈夜讀。

欽差問道:大半夜的,你們怎麼還在讀書?

婦人說道:是啊,讀書可以提高文化,提高修養,還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欽差聽後點了點頭,沉吟片刻,說道:我考你個對聯,杭州斷橋橋不斷。

婦人想了一會,剛要開口,卻被女兒搶先答道:無錫錫山山無錫。

當年無錫一榜連中九位進士,皇帝懷疑是作弊,結果怎樣了?

​欽差聽後頓覺心服口服,稱讚不已。第二天,欽差來到街上,更是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他發現整條街的人都在讀書,有些看似閒雜人等,卻也在埋頭苦讀,不由得嘖嘖稱奇。

回京復旨後,皇帝也大喜,重重賞賜了無錫縣令,並在無錫立了一塊“一榜九進士,六科三解元”的石坊。而無錫縣令也倍感光榮,更是大力的發展文化建設,之後的無錫,更是人才輩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