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四川民生報道網訊: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令無數後輩心生敬仰。 4月23至25日,南充市中心醫院聯合張思德干部學院以"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為主題,組織院內省級以上專家、博士、川北名醫等高端人才,帶著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走進了巴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磅礴厚重的紅色文化中淬鍊初心,暢談愛國奮鬥精神,共話建功新時代,無不讓每一位專家的心靈都受到了一次洗禮。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位於巴中南郊南龕山的川陝將帥碑林,佔地120多畝,嵌碑4200多塊,其中個人紀念單碑3280多塊,刻紅軍英名13.8萬人。南充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鄭和平、院長彭海濤率專家團一行38人首先來到這裡,一邊仔細參觀,一邊靜靜地聽講解,追尋紅記憶。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巴中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區域",有446位將軍在這留下戰鬥足跡,4.8萬人在此壯烈犧牲。"這是徐向前、陳昌浩、王樹生等的石像,前面就是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解說員說。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專家團一行在一座座塑像前駐足仰望,緩步從一面面石碑前走過,品讀紅軍將士的堅貞、崇高和不朽,銘記"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走進長長的紅軍碑廊,仔細閱讀先烈的生平。在一個個熟悉的先烈名字面前,大家不時駐足沉思。 "找到了!找到了!"碑廊西側傳來彭海濤激動的聲音。彭海濤撫碑向大家介紹說,碑上所刻"彭逢元"正是86年前離家參軍的曾祖。說罷,彭海濤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即興賦詩道:"受教隨團巴中行,同緬先烈老紅軍; 英雄碑名千千萬,偶然尋得曾祖名。曾祖舍家獻革命,八十六年無音信; 偶然相遇天註定,撫碑噙淚喉哽咽。血濃於水別樣情,先輩功德勵後人; 吾輩奮發為黨國,一顆丹心照汗青!",以告慰先輩。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大家快看,這是我么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彭濤教授指著碑廊上"彭毛爾"的名字自豪地說道。見大家圍觀過來,彭濤急忙邀請大家幫他拍照留戀。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來到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專家團一行邊走邊看,認真聽取工作人員講解。在紅軍遺物前,在紅軍使用過的武器前,他們一次次駐足觀看,不時向講解員瞭解有關細節。 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畫作,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紅軍浴血奮戰的情景。專家團一行對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表示由衷的敬佩,紛紛表示將以更飽滿激情,一起奮鬥在最好的時代。 頂著烈日驕陽,專家團一行第二天驅車來到了南江縣巴山游擊隊紀念館。該館由厘金局遺址、廣場、主題雕塑、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史蹟陳列館、巴山游擊隊趙明恩烈士墓、綠化帶七個部分組成。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走進了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史蹟陳列室,參觀了柴火灶、手磨、茅草鋪、亮油壺等充滿歷史韻味的展品,聽取了史蹟背後的巴山游擊隊故事,講解員生動細緻的講解激起了專家們濃厚的興趣。 巴山游擊隊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北上抗日前,組建的一支留守川陝蘇區的革命武裝力量。紀念館展現了游擊隊自1935年至1940年,建立以南江縣桃園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的壯闊歷程,彰顯了游擊隊戰士勇於犧牲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巴蜀兒女堅韌不拔、堅定前行的昂揚風貌。 短短兩天,讓專家團成員與腳下這片紅色的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紛紛表示:"巴山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一脈相承,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是自立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旗幟,激勵著我們奮發圖強;它是敢於擔改革創新的精神動力,助推著我們砥礪前行;它是拒腐防變、保持本色的思想武器,警示著我們清正廉潔。"

追尋紅色足跡 不忘學醫初心  南充市中心醫院高端人才走進川陝蘇區側記

25日,專家團一行來到了誕生共和國開國元勳朱德總司令和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張思德同志的家鄉儀隴縣,在張思德干部學院聽取了精彩主題講座《為人民服務思想的時代光輝》。 講座後,專家們圍繞"愛國奮鬥、建功立業"的主題,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紛紛談感想、談體會,併為進一步做好醫院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四川省名中醫、中醫科副主任何進教授感嘆道:"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中醫,一定要把祖國的醫學發揚光大。" 四川省衛健委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肝膽胰脾外科主任彭勇博士表示:"信息化、數字化等新技術驅動著醫療技術變革浪潮,我們每一個醫生的視野在今天都需要放大,要去找尋自己的跑道,用日積月累的聲望和名氣,努力使自己成為獨特的個體。" 彭勇的發言打開了《中國直腸癌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專家共識及手術操作指南》編委、川北名醫、胃腸肛腸疝外科主任任明揚教授的話匣子,他回顧了自己帶領團隊在胃腸外科TaTME領域開創出一片天地的經歷。任明揚表示:"正如彭勇博士所講,時代不等人,讓我們溫暖彼此,你追我趕,一起加油,醫院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在參觀學習期間接受南江縣人民醫院邀請,主刀完成一例顱內動脈瘤手術的留德歸國博士、享譽川東北的神經外科專家何家全表示:"革命先輩浴血奮鬥的精神,淨化了我的靈魂、增強了我的意志、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們要不忘初心、矢志奮鬥,做追求極致的創新家,新時代的開拓者。" 彭海濤指出,近年來,市中心醫院立足南充、服務川北,注重夯實基礎,堅持特色發展,原始創新、協同創新,服務能力、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但醫院改革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樣,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彭海濤強調,醫院改革發展路上的"硬骨頭"依然難啃,發展短板亟待補齊,風險挑戰尤須防範,迫切需要我們激盪新氣象、激發新作為。他說,要積極營造追求卓越的醫院氛圍,大力培育醫教研結合的領軍人才,持續推動重大項目的培育、突破和成果轉化應用。要為廣大專家融入"辦黨和人民滿意的三甲醫院,建國內一流的區域醫療中心"宏偉藍圖,不斷創造新的精彩提供廣闊舞臺。 專程從南充趕來的院黨委書記鄭和平,參加了本次活動總結會。他說,市中心醫院人有善於學習、努力拼搏的奮鬥精神,也有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意識和決心,同時還有做大項目的勇氣,這是很難能可貴的。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我們要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始終為人民奮鬥、競相奮鬥、團結奮鬥,讓醫院又好又快發展。 鄭和平強調,要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到黨的偉大事業中來,立足"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政治命題,強化人才政策服務支撐,落實黨委聯繫服務專家人才制度,讓更多的專家大顯身手;要聚焦"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時代命題,通過搭建平臺、宣傳引導、優化服務來增強人才的存在感、榮譽感和歸宿感;要躬身"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實踐命題,把愛國奮鬥作為畢生堅守的精神信仰,把建功立業作為實現價值的最高追求。他鼓勵全院專家人才秉承專業精神、發揮專業特長,為建設"成渝第二城",全面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院領導劉濤、馮勝剛、王安果、馮剛等全程參加了系列活動。(南充市中心醫院 宣傳科 張蘭翔供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