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會成為第二個東北嗎?

熊孩子的快樂生活


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成立!要不就是提這個問題的人一點都不瞭解山東!

首先東三省也沒有那麼不堪,建國以來東三省的重工業和資源撐起了中國的半壁江山,改革開放後國家的政策向沿海地區傾斜加上地理優勢沿海地區迅速發展壯大,但國家並沒有忽略東三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重要一環,但被很多人輕視了,用不了多久東北會迎來新的騰飛!

而山東作為中國最特殊的省份,輕重工業化工紡織文化旅遊資源等門類同樣發達的中國只此一省,雖然近幾年落後於廣東江蘇等省份,但隨著新舊動能的轉換做到中國第一絕不是幻想,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山東永遠不會成為第二個東北,而東北也很快會迎來第二次振興!


手機用戶50258571658


山東會成為第二東北嗎?對於這一問答,大家眾說紛紜,本人胸無點墨,才疏學淺,不妨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山東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自古英才輩出,有著一山一水一聖人的說法,近幾年,由於山東面臨著經濟轉型,經濟出現滑坡,跌入谷底。儘管如此,山東還是在全國名列第三,與第二名的江蘇差距拉大,山東的經濟發展代表整個北方,有河南與河北這樣的近鄰,相互扶持。我想,絕對不會成第二個東北的。


山東不象廣東和江蘇,廣東與香港是近鄰,江蘇與上海近鄰,在這兩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輻射和引領下,岀現了深圳、蘇州這樣經濟強市,所以發展很快。山東是沿海省份,與日韓隔海相望,只有吸引外商投資,才能壯大自己。但是,近幾年,國際風雲迭起,山東人愛國熱情高漲,因釣魚島扺制日貨。所以,山東發展緩慢了。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山東人樸實勤勞,熱情好客,不會出現第二個東北的。


兵哥129472092


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東北老工業區沒能振興起來,山東海洋大省除青島以製造業為主,其他都是依靠能源資源的,魯西南地區一直就不富,東營的石油也差不多沒有了挖出來的油還沒水多,淄博陶瓷等工業在環保高壓下也難逃減產關停的命運,煙臺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外資企業本土企業都不少規模也可以人口規模都不少,最東邊的威海近幾年關停了能關的一切產業以海洋為主的城市關停了海產品加工廠,魚粉廠停產限產,漁業捕撈半年休漁期,大理石行業因為重汙染也在面臨關停的問題,小型冷庫證停辦,威海正在傾全城之力打造中國養老型城市以此來拉高房價,但是人少啊沒人發展什麼?半島藍色經濟區提出來這麼多年沒看到效果,山東何去何從還真的很難說。


玩格鬥的律師


山東照目前的下滑速度,三年滑出前五,五年滑出前十,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各省發展速度很快,只有山東經濟在下滑,祝福山東別滑出前五!不論山東如何下滑,絕不會出現東三省今天的落後局面!


守拙歸山林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不好,只是個人意見,這個問題不是沒可能,當年東北經濟也是非常好的,可由於有些官員認為東北能持續發展,不去開發不去取經導致經濟落後,人員流失,這是事實,山東趕上了經濟發展的高峰期,前期招商引資,吸收大量人才,廣告也響,山東歡迎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事實是山東人比較排外,自己覺得有優越感,無論對哪個省的都這樣,這不是黑山東,無論哪裡人都是到山東尋求發展的,不求給予什麼好政策只求不要難為外地人就行了,沒有勤勞的外地人也沒有你現在的優越感,現在的山東有些官員就是這樣,感覺目前狀況很好不用向前看了,這樣下去走得和東北是一樣的路。


為魚瘋狂521


說句實在話,估計此問題的提問者可能不知道目前山東的工業發展情況,更不可能知曉山東的工業發展態勢,甚至連東北的工業發展衰退的綜合原因都不清楚,只看到了東北工業產值下降,以及東北年輕人才的流出。其實東北的工業發展與山東的區別很大,並且東北老工業基地當年的發展主要與時代有關。現中國剛成立之時,我國百廢待興,當時我國所處的國際局勢還十分複雜,臺灣、香港、澳門等都是待解決的問題,當時的抗美援朝就是複雜局勢的見證。當時我國與蘇聯的關係還處在蜜月期,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多少有在蘇聯老大哥的身影存在,因為東北距離蘇聯比較近,且有日本扶植偽滿洲時期建設的基礎底子在。

直到90年代,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我國工業發展的龍頭地區,但是90年代以後,我國改革開放已經發展了十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山東自主發展的工業實力逐漸超越了東北,成為國內工業第一省。而東北因為工業設備的老化以及技術的落後,競爭力才開始衰落,多少年以後也就發展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東北。
舉個例子,我們都為祖國的航母建設驕傲,我國有了自主建造航母的實力,並且已經成功建造一艘。而我們也看到了印度引進別國退役航母遇到的種種問題。東北和山東的發展就像航母一樣,東北是在貧窮時期藉助的別國技術資源而建設的,而山東的工業發展更多是自身技術實力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東北可能主要是氣侯問題吧!冬天太冷太長,影響人們生活勞作,跟山東沒法比,山東氣侯宜人四季分明,人們勤勞能吃苦,東北人幽默風趣二人轉可能耽誤人們幹活了光樂呵了,對就點個贊,不對就當開玩笑了,東北趙家班大力發展喜劇,鄉愛都第十一部還沒演完,鄉愛上的東北人好象不缺這少那都對不起角色,天天懷疑老婆有_腿?正統的人沒幾個!說的是鄉愛電視劇中的人,可別誤解了!我喜歡豪爽的東北人和山東人差不多!


誠實的保險理財人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八個字真的是精髓,都知道深圳是我國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為什麼發展這麼快,活力哪裡來的。改革開放之後,很多精英都去了深圳。這些人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國企管理人員,他們都有一共同的想法,就是賺更多的錢,很純粹吧,沒毛病!

我覺得山東的落後首先在思想。山東人樸實勤奮的特質在經濟建設發展初期是有優勢的,多勞多得嘛,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了,光靠埋頭苦幹已經不頂用了,現在靠的是智能製造,互聯網+。現在都說,山東的年輕人喜歡考公務員事業編,確實是。改革開放後有多少公務員國企管理人員下海去了深圳,這些人怎麼都放棄了自己的鐵飯碗,這些人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最後成功的企業,撐起了深圳快速發展的大旗。

我覺得近幾年,煙臺市可以說是山東這幾年發展情況的典型代表,發展動力顯然不足,說加速新舊動能轉化,能量從哪裡來呢?我覺得還是取決於人,不滿足於安逸。同時還得有狼性,要野!李雲龍的部隊為什麼厲害,因為他的隊伍裡,從指揮員到士兵都有一股嗷嗷的向前的精神。當然每個地方的人的性格是地域和環境長期塑造的。之前人們說威海好,環境很好,最適合養老的城市,這個稱號我聽了之後就笑了,都把他當成養老院了,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悲哀,為什麼不能是一個環境好,有朝氣,有動力,有創新的城市呢,如果山東每個城市都是有朝氣,有動力的城市,那山東還會倒退嗎?


海陽老於


我覺得這個話題,就不是網友能解決的…除了地域英雄主義…和所謂的愛省情懷之外…請看這個命題帶來了什麼…中央給山東的定調是什麼…多看新聞,每個省不努力發展,都會淪落的…不僅僅是山東…山東正在努力…只是之前很多的沉痾需要克服和摒棄…


寧69287744


山東與東北的淵源是頗深的,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作為一名地道出生在黑龍江的東北人,2003年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了山東威海,並已經在這裡紮根。在這裡我不併想黑山東,也不會黑東北。這些年東北經濟下行,人才外流,都是不爭的事實,我不否認,也不狡辯,東北造成現在的局面,有諸多因素,地理環境,政治,人文等等,有一句話說的好,全國哪都有東北人,就東北地方少,東北人從不缺少勇氣與創造力,也不懶惰。扯得有點遠了,還是說一下我來到威海16年的感受吧,對其它山東地區的人,也有了解,但不方便去評價。地地道道的老威海人,包括榮成,文登等周邊縣市的人,勤勞,純樸,善良,熱情,特別能吃苦,對待東北過來的人,也很包容很友好,威海這座小城的經濟也不錯,對外部的吸引力也很不錯,年輕人來的也不少,企業也較有?活力,人員工資對比魯西南還是有吸引力的。但經過幾年之後,威海的城市發展速度提高了,城市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卻持續在下降,逐漸變成了養老之城,而且當地人的優越感,越來越強,也變得有些排外,對外來人員缺少包容,可能也是因為外來人口,搶了當地太多的資源,而且自戀的相當嚴重,走遍四海,還是威海,這句廣告語就是一個縮影,現在身邊的朋友,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管哪兒也不如威海好!與外界做比較的時候,最多的就是與東北比,而且特別喜歡和不如威海地方比較,拿人家的不足,比自己的長處,老威海人的善良,勤勞,純樸,在拆二代的威海人身上逐漸的褪去了。沿海開放的城市,眼界如果只盯著自己的腳下,不放長遠,就不會有太大突破。山東現在還是經濟強省,但這兩年資本與人才雙外流,如果還只盯著東北看,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東北,不放眼學習廣東,江蘇等強省,恐怕將來可能還不如東北,畢竟山東人多,地少啊。最後希望山東越來越好,我的故鄉也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