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Uber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網約車公司,現在業務範圍已經涵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400餘座城市。在2018年12月,Uber更是在《2018年世界品牌500強》中排名第225位。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些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的成長之路。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01.鉅額罰款、牢獄之災,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被稱作最倒黴的創業者

1976年,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土木工程師,母親在《洛杉磯每日新聞》工作。同“硅谷人”一樣,卡蘭尼克從小對計算機感興趣,他的8歲生日禮物就是一本電腦編程的書籍。後來,卡蘭尼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美國頂尖的公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同比爾蓋茨、喬布斯一樣,卡蘭尼克因為創業,選擇了輟學。

  • 1999年,卡蘭尼克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他和同學一起建立了一個網絡搜索引擎-Scour.com,後來隨著使用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網站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私人對私人的文件下載資源搜索引擎。最多,有將近25萬人使用這個引擎下載盜版電影、音樂等等。

很快,卡蘭尼克就收到了29家好萊塢公司的聯合起訴。因為侵犯版權,這些公司要求卡蘭尼克賠償2500億美元!後來,雙方在法庭外達成和解,卡蘭尼克賠償100萬美元,支付賠償金後,Scour破產,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 2001年,卡蘭尼克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他召集了原班人馬,創造了一家名為Red Swoosh的企業文件網絡傳播公司。因為已經有豐富的文件傳播技術經驗,這家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正軌。就在公司急速擴大,需要更多資金的時候。丹尼爾伸出了援手,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去談判的飛機上,丹尼爾遭遇“9·11”恐怖襲擊,不幸遇難身亡。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美國9·11恐怖襲擊時間中,投資人丹尼爾不幸罹難

雪上加霜的是,團隊裡的老員工帶著開發團隊集體跳槽到了索尼,公司原有的投資人-NBA達拉斯小牛隊的老闆馬克·庫班也要求撤資。資金鍊非常緊張,在這樣的情況下,卡蘭尼克決定逃稅。

很快,卡蘭尼克就收到了法院傳票,只要兩種選擇坐牢或者是罰款。但最後卡蘭尼克的父親幫助他償還了債務。

此後,從不認輸的卡蘭尼克痛定思痛,開始瘋狂推銷業務。他甚至因為打電話過多,留下了耳朵疼的毛病。

2007年,Red Swoosh被收購,收購金額為1900萬,這次創業雖然坎坷,結局還是喜人。

因為有這些離奇的經歷,《顛覆:鬼才卡蘭尼克與他的Uber帝國》一書中,戲稱卡蘭尼克為“世界上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顛覆:鬼才卡蘭尼克與他的Uber帝國》一書中,戲稱卡蘭尼克為“世界上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

02. Uber的初步成立,三個特色發展模式讓Uber一路狂飆

2008年的冬天,卡蘭尼克和朋友從巴黎的一家賭場出來。當時正是深夜,卡蘭尼克打不到車,冰天雪地裡,這位天才有了一個改造世界的創意:將互聯網思維和打車聯繫起來,實現“一個按鈕、車即到來”。

可是,前兩次的創業經歷讓卡蘭尼克膽戰心驚,猶豫不決。外加,在硅谷30歲已經算中年,32歲的卡蘭尼克覺得自己是否有必要再折騰一次。一邊是改變世界的創意在腦海中遲遲揮散不去,一邊是對年齡和創業的擔憂,卡蘭尼克糾結了很久。

偶然,他看了一部電影《午夜巴塞羅那》,這部電影獲得了2008年全球獎,當時,導演伍迪·艾倫已經70歲高齡。也是因為這部電影,卡蘭尼克決定再幹一場,就這樣,開始自己的第三次創業之旅。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70歲高齡的導演伍迪·艾倫,正是他給了卡蘭尼克再次創業的勇氣

2009年,卡蘭尼克在舊金山找了家汽車租賃公司,成立了UberCab,兩年後,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UberCab更名為Uber。

很快,投資天才克里斯·薩卡發現了商機,開始投資這家公司。

Uber從成立,到擴張到今天這個地步,除了天才的創意和及時獲得投資擴大業務規模外,更重要的是採取了以下三點經營模式。

  • 第一:小而精的三人模式

Uber無論是在巴黎、紐約等豪華大城市,還是在不知名的小鎮,他們當地的工作人員,只有3名:市場經理、運營經理、城市總經理。其中是市場經理負責營銷、售後服務、同媒體和乘客打交道;運營經理負責招募、管理和司機有關的事情;城市總經理負責打雜,應付當地政府和其他競爭者。因為人數少,所以成本低、溝通效率快。這樣的小團隊爆發力和速度非常快,他們迅速攻佔了一座又一座城市,開闢了一片又一片市場。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小而精的3人模式

  • 第二、透明的扁平化交流方式

由於每座城市的特點不一樣,所以運營方式肯定不同。Uber的三人小團隊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直接複製。於是,他們在內部平臺上進行交流。在內部平臺,所有員工都能看到全球各個城市的數據運營情況,人人可以提問、提建議,感興趣的其他員工或者是CEO進行回覆。各個一線人員隨時分享最新經驗,這讓Uber的擴張之路更為順暢。

  • 第三、層出不窮的推廣模式

因為高科技社群對新理念產品的接受度很高,所以,公司成立初期,有大型科技會議時,Uber為與會人員免費提供接送服務。只要下載Uber軟件,散會5分鐘內,就會車輛專程接送。除了藉助科技會議進行營銷,還有體育賽事、節日慶典等一系列推廣機會,這樣,Uber逐步廣泛被人接受。

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三人小團隊,他們之間互相高效交流、盡力推廣,2016年,Uber的G輪融資前據說,估值已經高達625億美元。

03. Uber在中國的發展與消亡

作為一家定位為全球化運營的公司,中國這麼大的市場怎麼能放過呢?卡蘭尼克逐步將目光瞄向大陸。2013年,Uber開始在中國試運營,首先選擇的地點是上海。

和美國本土的運營方式不同,Uber在上海的運營策略是“Uber Black”。也就是Uber公司選取豪車,進行高端商務服務。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在Uber上海推廣活動中,明星佟大為就曾經因為好玩,駕駛一輛特斯拉在上海接單,人們紛紛調侃“一鍵約來佟大為”。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在Uber駕駛特斯拉的佟大為

2014年,Uber在我國開始擴張營業範圍,先後在在深圳、廣州、北京投入運營。緊接著,為了贏取更大的市場,Uber在中國的定位也從高端商務服務轉變成“人民優步”。

“人民優步”非常實惠,最多隻允許4人同步拼車,起步價比普通出租車還要低,而且Uber不會抽取提成,將提成全部返還給司機。

可是,我國的互聯網競爭太過激烈,很多外國網絡巨頭一開始胸有成竹進軍我國市場,但是都遭遇了“滑鐵盧”鎩羽而歸,例如亞馬遜、領英等等,Uber也沒有例外。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雙方公司互相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至此,卡蘭尼克的中國市場開拓之旅正式結束。

鉅額賠款牢獄之災,他是最倒黴的成功創業者,也是改變出行的天才

Uber和滴滴實現股權互換

卡蘭尼克的創業之路充滿了戲劇性,鉅額罰款、牢獄之災,也是因此,被稱為“最倒黴的創業成功者”,但是其實也非常幸運,改變世界的創意、天才投資者克里斯·薩卡、還有無條件支持他的父親,無論怎樣,一點一點的積累和磨鍊,機緣巧合下實現爆炸式突破,大概這就是互聯網創業的必備之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