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消費降級”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有態度的消費

不是你們眼裡的“消費降級

文|王鐘的

下午茶沒有了,當減肥;出門公交+共享單車,再也不任性地打出租車了;新出的蘋果手機也沒買,舊的還能湊合……網上流行的最新說法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消費降級了。

還沒有成功升級就走上了降級之路,看到這樣的消息,多少會讓人感到些許沮喪。是這屆年輕人不行,還是市場對年輕人太不友好了?

似是而非的結論,更多的是在挑撥人們的情緒。人們從“壞消息”中收穫刺激,卻很少認真思考表象的喧譁與浮躁背後,究竟有幾分是真、幾分誇大。所謂“消費降級”的說辭也是如此,在某些方面控制支出,怎麼就成了消費水平不行的罪狀?

很多人理解消費存在這樣的誤區:凡是高消費就是升級的,凡是低消費就是降級了。房價越炒越高,就是中國人的消費升級;日用品越來越便宜,就是消費水平下降——按照這般邏輯,中國遊客應該買光幾個歐洲的奢侈品店才是。

非也。評價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不能以與價格掛鉤的消費能力為標準。與消費水平相對應的是消費態度,所謂消費降級,其實是經過了這些年補償性的消費慾望的釋放以後,大家的消費更加務實,也更有態度了。

共享單車就體現了消費態度。幾公里路程,坐公交等待時間太長,打出租車既浪費又讓司機不滿意,不如自己騎車。這批年輕人是健康和環保理念的原生一族,他們不是消費能力跟不上,而是消費觀念產生了變化。

名牌服裝店不再受寵,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花大錢買個標籤沒有必要,穿著舒服就好。青年眼中的偶像、那些個IT大佬穿衣服都單調得令人髮指——已過世的喬布斯一套相同款式的衣服穿了13年,依然讓“斜槓青年”對他的品位五體投地。

這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變了,本質上是他們自我預期的形象變了。

上一代人,講究的是賺多少錢,匹配怎樣的消費,把多餘的錢存到銀行裡;這代人,不管自己賺多少錢,消費只衝著滿足消費理念的目標。一邊有人說“隱形貧困人口”,一邊又嚷嚷著“消費降級”,其實並不矛盾。“隱形貧困人口”不會大手大腳地透支自己的未來,“消費降級”的年輕人也不會在居住、精神需求等他們視之為核心生活價值的方面隨意糊弄,從某種意義上看,他們其實是一類人。

北京海淀後廠村的年輕人收入都不低,結果他們普遍揹著學校裡的揹包、穿運動鞋上下班,誰也沒覺得這跟收入體面的IT工作有違和感。無論是夜裡趕稿的小編,還是身家上億的大佬,單從外觀看是沒有多少辨識度的,這顯然跟消費能力不是一碼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儘管階層差異依舊長期存在,但差異未必要體現在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費指標上。社會成熟的一個標誌,在於一些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和服務,是低門檻又能被人們所普遍接受的。

在某些新興領域,這代年輕人的消費水平一點兒也不差。比如,年輕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加強了,看電影、出國旅遊成為常態;對健康的投資也深謀遠慮,花在健身房的支出多了,很多人甚至早早買起了金額不菲的重疾險。他們看到了消費市場為自己提供的額外保障,也富有遠見地認清了過度消費的侷限。

其實,消費歸根結底不能停留在對物質的滿足上,讓自己的每一筆消費更有價值,才是提升消費水平的真實指向。年輕人歷來是市場的風向標,是消費觀念的引導者,大家的消費更有態度了,未嘗不是一個好趨勢。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小雜誌,大語文

“青年文摘•好課”特邀暢銷作家,為你呈現中學語文作文的第N+1種寫法。附帶作家音頻問答,幫你掌握作文題目背後不同的審題、立意角度與寫法。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作家小傳】王鐘的,浙江人,現從事黨報評論員工作。文章散見於《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青年文摘》等報刊,曾獲新概念作文獎、中國新聞獎、中國人大新聞獎等獎項。

本期作文習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剛健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氣質,是一種行動,是一種境界……請圍繞剛健,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想看這道作文題作家是怎麼破題嗎?作家王鐘的筆下的“剛健”精神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他會說“剛健無關年齡,無關身體的衰老程度,而更關乎一種精神狀態”?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加入青年文摘·好課會員

聽作家寫作課,看作家寫作文

青年文摘•好課,一堂可以共享的好課

名師直播課

作家寫作課

精品美文課

文摘讀書課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消费降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