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比賽還剩20秒,勇士落後5分,庫裡持球推進,一個背後運球,庫裡完全過掉了火箭的防守,直衝籃下攻框。和前幾次的上籃不同,在最後時刻,庫裡選擇了用扣籃的方式來終結進攻,結果和前幾次的上籃一樣,庫裡在面對空藍時,庫裡依舊沒有完成得分。賽後談到最後的扣籃不進時,庫裡這樣說到:“

我當時感覺相當棒,情況很好,我很可能也有點沮喪。不管怎麼說,那不是屬於我的最佳時刻。”感覺相當棒是假的,後面的沮喪才是真的。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庫裡最後的扣籃是可以理解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空藍沒上進後,庫裡是鬱悶的,是沮喪的,他想要發洩,想要用一種最能挽回面子的方式來告別這個不屬於他的夜晚。23投7中,外線三分9投2中,禁區內9投2中,23次出手得到了17分,這很不庫裡,但也很符合季後賽的庫裡。

如果我能從隊友那吸取7寸身高,我可以改變比賽”,這是庫裡在今年全明星賽前發佈會上說的話。對於庫裡來說,他很清楚他的短處,他想要變得更好,但是先天的硬件條件就決定了他的上限不會像詹姆斯、杜蘭特那樣處於金字塔頂級。常規賽的庫裡或許能成為他口中那個可以改變比賽的球員,但是季後賽的庫裡,可能就沒有這個能力了。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從數據方面來看,庫裡不管是在季後賽還是在常規賽,他都是那個可以改變比賽的球員。職業生涯,常規賽的庫裡可以交出62.4%的真實命中率以及58.2%的投籃命中率,季後賽裡,這兩個數字也是高達60.8%和56.1%。號稱“死神”的杜蘭特,在季後賽裡,這兩個數據也不過59.6%和52.7%。杜蘭特夠影響比賽了吧?他的能力能說可以改變比賽吧?但是從得分效率方面來看,他還不如庫裡。那為什麼庫裡還要說如果能從隊友那吸取7寸,他才可以改變比賽呢?火勇大戰的G3,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杜蘭特第四節個人打出了10-2的小高潮,幫助球隊反超比分;伊戈達拉關鍵時刻的三分也拯救過球隊;格林全場三雙,用攻防兩端全面的表現幫助球隊;就是進攻端表現不好的克萊,也在用積極的防守幫助球隊。而庫裡呢?三分線外9投2中也就算了,禁區內9投2中,3個空藍不進,這就很難理解了。這就是庫裡無法改變比賽的地方,當外線手感冰涼,或者當對手對他的防守有針對性時,庫裡對比賽的影響真的很有限,除了牽扯,拉開空間外,庫裡的作用很有限。當然,這是身體硬件所決定的,並非庫裡做的不夠好。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還記得15年總決賽的德拉維多瓦嗎?總決賽的德拉維多瓦用貼身的緊逼防守,侵略性極強的防守,讓庫裡打的很不舒服。當年如果不是伊戈達拉站了出來,或者詹姆斯身邊能多一個歐文或者樂福,在沒有杜蘭特之前,勇士可能也不是總冠軍球隊。之後的16年,庫裡不就是在盧指導的夾擊下,丟了總冠軍嗎。事實證明,庫裡因為身體天賦的有限,在季後賽的舞臺,他對比賽的影響是有限的。換句話說就是:“庫裡是可以被限制的,只要防守針對性足夠強”。

這就是庫裡尷尬的地方,也是庫裡想要那7寸身高的原因。有了那7寸,庫裡也可以像杜蘭特那樣無視防守,也可以像詹姆斯那樣得分如砍瓜切菜,但可惜的是庫裡沒有。在對方嚴防的死守下,庫裡外線連出手的機會都會變得困難,沒了外線的投籃,其實庫裡還有一手突破上籃的挑籃。雖然沒有杜蘭特、詹姆斯那樣無視環境得分的霸氣,但不向命運低頭的庫裡,還是能憑藉著過人的技巧以及超高的籃球智商,利用籃下的得分機會,讓自己在被針對的情況下,貢獻不錯的保底輸出。原本和火箭的G3會是這樣的情況,但庫裡籃下極其糟糕的命中率,讓我們不得不為庫裡擔憂,當庫裡的外線被針對後,庫裡還能用什麼硬解來保證自己的輸出,答案或許沒有。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當一個得分佔比超過60%來自三分線外的球員,他的外線投籃被限制了,要讓他去通過別的方式去保證得分下限,這確實很殘忍。但是對於庫裡這個級別的球員來說,他需要去尋找,需要有自己的硬解方法,有自己回應的方式,前提是他的身邊沒有杜蘭特。

在沒有杜蘭特之前,庫裡也有自己的硬解方式,各種過半場超遠飆射,就像今年的利拉德打雷霆那樣,用毫不講理的超遠三分終結比賽。在那個瘋狂的15-16賽季,庫裡就是用這樣的防守回應對手們對他針對性的防守。但超遠三分始終是距離籃筐最遠的得分方式,穩定性得不到保障。庫裡的超遠三分沒有杜蘭特、萊昂納德的中距離殺人,也沒有詹姆斯的攻框效率高,所以15-16那個賽季,庫裡始終沒有走到最後,他被泰倫盧的夾擊打敗了。其實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料到的,利拉德上一輪打雷霆橫不橫?各種超遠三分,三分線外扔出了48.1%的命中率。但現在打掘金,利拉德也橫不了了,三分命中率直接下降到了25.7%。雷霆外線給利拉德的壓力會不如掘金嗎?真不是,講到底,超遠三分的穩定性還是太低了,都是吃球員個人狀態。強如庫裡又怎樣?他的三分命中率還能有我一個普通人籃下的命中率高?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在有了杜蘭特後,庫裡就是連唯一的硬解方式超遠三分也丟了,變成了一個兜底線,各種無球掩護,接球投的無球大師。在三分被限制的夜晚,庫裡只有一手上籃還夠看,前提是籃下命中率不像火勇大戰的G3那樣拙劣。在回到庫裡的那句話中:“如果我可以從隊友那吸取7寸的身高,我可以改變比賽”。這句話並非是庫裡的玩笑話,而是庫裡不甘、無奈的表達。他也渴望像杜蘭特那樣,可以無視對手的防守,靠著個人能力打出10-2的小高潮,幫助球隊反超。庫裡對自己身體天賦的不滿,都放在了這句話上。

從另一個角度看庫裡這句話,庫裡的因果關係並不成立。即便庫裡沒有那多出來的7寸身高,庫裡就沒有改變比賽嗎?看看現在的青少年們的打球方式吧,或許庫裡沒有改變季後賽硬戰比賽的能力,但他已經改變了整個籃球,改變了籃球比賽的方式。所以,庫裡,請收起拿份自責吧!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改變比賽。

庫裡,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抗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