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餐桌禮儀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中,中西方都積澱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餐桌禮儀。無論是日常的民間交往還是較為正式的官方外交,中西方餐桌禮儀的衝撞成為越來越多的就餐人士必須面對的問題。

中西文化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1、席位安排禮儀

(1)中餐餐桌禮儀。在中餐宴請活動中, 往往採用圓桌。不單是在不同位置擺放的圓桌有尊卑的區別, 每張圓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通常是兩桌橫排或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 面對正門右邊的桌子是主桌; 當兩桌豎排時, 離正門最遠的那張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數桌所組成的宴請除了注意門面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 還應兼顧其他各桌離主桌的遠近。通常, 距離主桌越近, 桌次越高; 距離主桌越遠, 桌次越低。每張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點: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 並在主桌就坐。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主人的右側和左側。舉行多桌宴請時, 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 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各桌次的尊卑, 應以與這桌主人的距離遠近來定, 離主人近的位置比較尊貴。(與本桌主人的距離相同的位次, 則以本桌主人面向為準, 主人座位右邊的位置比較尊貴。) 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 為表示尊重, 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 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對於少於5 人的便餐, 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右高左低; 中坐為尊; 面門為上; 靈活安排。

中西文化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2、西餐餐桌禮儀

西餐中, 一般均使用長桌。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的位置遠近而定, 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 在同一桌上, 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貴。在正式宴會上, 英國式座位的順序是: 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兩頭, 客人男女錯開坐在桌子兩側, 男主賓和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邊。如果客人中沒有主賓, 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齡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邊。在非正式宴會上, 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 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 還要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 若只有一個靠牆的位置, 應請女士就坐, 男士坐在她的對面; 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 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 先生們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面; 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 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 如果兩位同性進餐, 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此外, 男士應當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生先坐。


中西文化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餐具的使用禮儀

1、中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當中, 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的放在飯碗的右側, 用餐後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放在飯碗的正中。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著食物, 都不要去舔; 和人交談時, 要暫時放下筷子; 不要把筷子豎直插放在食物上面; 不能用筷子剔牙、撓癢或用來夾取食物以外的東西。

(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來喝湯的, 有時也可以用來取形狀比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時, 不要過滿, 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後, 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裡, 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 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裡等涼了再吃, 千萬不要用嘴去吹, 也不要把勺子塞進嘴裡, 或反覆吮吸。

(3)盤子。盤子主要用來盛食物的, 根據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狀不同而大小形狀各異。稍微小一點的盤子為食碟, 一般放在碗的左邊, 是用來暫放從公用菜盤裡取來享用的菜餚。用食碟時, 一次不要取過多的菜餚, 不要把多種菜餚放在一起, 以防它們相互串味。不吃的殘渣、骨、刺應放在食盤的前端, 放的時候不能直接從嘴裡吐在食碟上, 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邊。

(4)水杯。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 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來盛酒, 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 喝進嘴裡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在用餐前, 比較講究的餐廳或主人, 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溼毛巾, 它只是用來擦手的, 擦手後, 由服務員或主人拿走。有時候, 在正式宴會結束前, 會上一塊溼毛巾, 它是用來擦嘴的, 不能擦臉、抹汗。

(6)牙籤。剔牙時, 應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 剔出來的東西, 不要當眾欣賞或再次入口, 也不要隨手亂彈, 隨口亂吐。剔牙後, 不要長時間的叼著牙籤。


中西文化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2、西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餐具擺放和取用原則。餐具擺放時托盤居中, 左叉右刀, 刀尖向上, 刀口向內, 盤前橫匙, 主食靠左, 餐具靠右, 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 擺法是從左到右, 依次擺烈性酒杯, 葡萄酒杯, 香檳酒杯, 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裡, 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裡放某種事物時, 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餐具的取用應由外而內, 切用時可以使用法式方式, 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邊切邊用; 也可用英美式, 即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切好後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一般用右手拿湯匙和杯子, 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裡, 而不要把盤碗端起來。

(2)餐具的使用方法。刀叉的使用原則: 使用刀叉進餐時, 刀用來切割食物, 叉用來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時, 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子上, 另一端放在桌子上; 進餐中需要暫時放下刀叉時, 應擺成# 八.字型, 分別放置餐盤邊上, 刀刃朝向自己, 表示還要繼續吃; 用餐結束後, 將叉子的背面向上, 刀刃向內與叉子併攏, 平息放置於餐盤上, 表示用餐結束。談話時有肢體語言或傳菜時, 應將刀叉放下, 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揮動。用完刀叉後, 應將其橫放於餐盤中央, 而不是盤邊或餐桌上; 放置方式為刀口朝著自己, 叉口朝左, 以便於取走時的安全性。 餐匙的使用原則: 通常, 餐匙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湯匙, 個頭比較大, 被擺放在右側最外端, 與刀並齊擺放; 一種是甜品匙, 個頭比較小, 被橫擺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當用湯匙合調味料時, 需右手拿湯匙, 左手拿叉。食物切好後, 在盤中上將食物與醬料一同舀起食用; 喝完湯之後, 應該把湯匙放在餐盤對面的一方。要注意餐匙絕對不能直接用來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餚, 已經開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處。. 酒杯的使用原則: 在西餐中, 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 通常不同的酒杯用來喝不同的酒。在每位用餐者右邊餐刀的上方, 會擺著三四隻酒水杯。可一次由外側向內側使用, 一般香檳酒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3、西餐上菜順序的差異

中餐上菜順序是: 先上涼菜、飲料及酒, 後上熱菜, 然後上主食, 最後上甜食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很多時, 各桌的每一道菜應同時上。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 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 上單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賓後主, 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 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上菜的方式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是把大盤菜端上, 由各人自取; 二是由侍者託著菜盤逐一給每位分讓; 三是用小碟盛放, 每人一份。在正式宴席上, 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 每一次一道菜。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 麵包黃油+ 涼菜+ 湯+ 海鮮+ 主菜+ 甜點心+ 咖啡和水果。冷菜、湯, 同時就著麵包吃。涼菜也叫開胃小菜, 作為第一道菜, 一般與開胃酒並用。湯分漬湯和奶油濃湯。主菜有魚、豬肉、牛肉、雞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4、用餐過程中應注意的禮儀

(1)餐桌上取食的禮儀。中餐的取食原則: 菜品需由主賓先取; 取菜時, 不要取得太多; 鄰座的男士可以替女士服務。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務高低、賓主身份為序, 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應注意的事項: 取菜時不要左顧右盼, 在公用的菜盤裡挑挑揀揀; 多人一桌用餐, 取菜應注意相互禮讓, 依次而行, 取用適量; 夠不著的菜, 可以請人幫忙盛取, 切忌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進餐時不要打嗝, 吃麵喝湯時也不要發出# 呼嚕聲.; 假如打了噴嚏、腸鳴、咳嗽, 應說一聲# 對不起.之類的話以示歉意。西餐的取食原則: 進餐時儘量不要發出餐刀刮盤子的聲音; 就餐時儘量少說話, 飯後吃甜點時才是聊天時間; 喝湯時, 用湯勺從裡向外舀, 不要發出聲; 吃麵包時, 先用刀將其切成兩半, 然後用手撕成塊吃; 吃意大利麵時應用叉子慢慢將麵條捲起來送入口中, 如果不是條形面, 直接用叉匙舀起來即可; 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 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幾瓣, 再用刀去掉皮、核, 用叉子叉著吃。應注意的事項: 不要用自己的餐具為他人夾菜; 不要將盤子裡的食物全部切好後再用右手拿叉子吃; 骨頭或者不吃的食物, 不能扔在地上或放在臺布上, 而應當放在盤子的一角。

(2)餐桌上交談的禮儀。中餐講究熱鬧, 喜歡邊吃邊聊。交談時注意幾點: 講話要有分寸、有禮節、有教養、有學識。避隱私、避淺薄、避粗鄙、避忌諱, 不宜深談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 交談中要神態專注, 用詞委婉, 禮讓對方。西方餐桌上以靜為主, 進餐時與左右客人交談, 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 左右客人如不認識, 可選自我介紹, 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5、餐桌上離席的禮儀

中餐在宴會結束時, 只能由主人來示意宴會結束; 在主人和主賓離開座位後, 其它賓客才能散席; 主人應在門口為賓客送行; 客人應向主人致謝; 如果中途道別只需和主人打個招呼或向左右賓客點頭示意即可。西餐在宴會結束時, 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 隨意疊好, 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 然後起身離座。用餐後, 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 其他賓客方可離席。離席時, 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告別時應向主人致謝, 更為慎重時, 還可再以電話或謝卡致謝。

受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影響,中西方餐桌禮儀存在各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對跨文化交際有重要的影響。瞭解了中西禮儀文化的差異, 將二者合理有機的融合, 方能建立適合我國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和消除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文化障礙而產生的誤解, 而世界美食大獎的舉辦,為中西飲食文化交流架起了橋樑,對我國文明的發展和在國外生存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