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本節繼續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

圖表信息問題

1.北京和上海都有某種儀器可供外地使用,其中北京可提供10臺,上海可提供4臺,已知重慶需要8臺,武漢需要6臺,從北京、上海將儀器運往重慶、武漢的費用如下表所示,有關部門計劃用8000元運送這些儀器,請你設計一種方案,使武漢、重慶能得到所需儀器,而且運費正好夠用.

「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分析】本題中,北京、上海儀器的總檯數與重慶、武漢需要的儀器總檯數相同,設出未知數表示相關量也就比較容易.設北京運往武漢x臺,上海運往武漢y臺,則北京運往重慶(10一x)臺,上海運往重慶(4一y)臺,依題意得,①x+y=6,②400x+300y+800(10一x)+500(4一y)≈8000,組成方程組並解得,x=4,y=2,所以,設計運送儀器的方案為:北京運往武漢4臺,運往重慶6臺;上海運往武漢2臺,運往重慶2臺.

2.某農場300名職工耕種51公頃土地,計劃種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種植農作物每公頃所需的勞動力人數及投入的設備資金如下表:

「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已知該農場計劃在設備上投入67萬元,應該怎樣安排三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才能使所有的職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資金正好夠用?

【分析】本題圖表中提供了每種作物每公頃所需勞動力,及農場共300職工,這明顯的是一個等量關係;提供了每公頃投入的資金及總資金,又是一個等量關係,每種關係裡都受土地面積的制約,所以設安排x公頃土地種植水稻,y公頃土地種植棉花,則(51一x一y)公頃土地種植蔬菜,依據上面的兩個等量關係可得,①4x十8y+5(51一x一y)=300,②x+y+2(51一x一y)=67,組成方程組並解得,x=15,y=20,所以,安排15公頃土地種植水稻,20公頃土地種植棉花,16公頃土地種植蔬菜.

3.小明在某商店購買商品A、B共三次,只有一次購買時,商品A、B同時打折,其餘兩次均按標價購買,三次購買商品A、B的數量和費用如下表:

「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1)小明以折扣價購買商品A、B是第_____次購物;

(2)求出商品A、B的標價;

(3)若商品A、B的折扣相同,問商店是打幾折出售這兩種商品的?

【分析】(1)觀察表中信息知,第三次購物數量多而費用低,所以應是第三次購物.

(2)設商品A、B的標價分別為x元與y元,由第一次購物信息得,6x+5y=1140,由第二次購物信息得,3x+7y=1110,組成方程組並解得,x=90,y=120,所以A、B商品的標價分別為90元與120元.

(3)設商品都打打m折出售的,則(9×90+8×120)×m/10=1062,解得m=6,所以商店是打六折出售這兩種商品的.

4.某水果批發市場香蕉的單價如下表:

「初一數學」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下)

小強兩次購買香蕉共50Kg,一共付款264元,如果第二次購買香蕉的質量多於第一次購買香蕉的質量,請問小強兩次分別購買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於兩次購買香蕉共50Kg,而第二次購買香蕉的質量多於第一次購買香蕉的質量,所以第一次購買香蕉的質量少於25Kg.設第一次購買香蕉xKg,第二次購買香蕉的質量yKg,則0

①當0

②當10≤x≤20,30≤y≤40時,依題意得x+y=50,6x+5y=264,解得x=14,y=36,x,y的值均在各自的範圍內,符合題意.

③當20

綜上可得,小強第一次購買香蕉14Kg,第二次購買香蕉36Kg.

【小結】圖表信息題,一定要明確給定的信息,依據信息解決問題.通過第四題,同學們體會為什麼要分類?(原因),怎樣分類?(標準,依據),同時要細化分類範圍,做到不重不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