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儲要來了,玉米囤貨還安全嗎??

4月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一片質疑聲中震盪著就漲了上去,其間雖有階段性的震盪反覆,但回頭來看,4月來漲幅已相當可觀。按北方港口價格計算,當前價格較月初幅漲已達100元/噸上下。而與之相伴的是非洲豬瘟的攻城掠地,4月份已攻破最後的省區堡壘,當前除港澳之外,中國大陸已全部淪陷為“非瘟區”。

此波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簡單明瞭

前期國內玉米價格跌幅過大,持續時間過長當為首要原因。至去年12月玉米價格開始下跌以來,在以非瘟為主的巨大利空消息之下,便進行了一個長達三個月以上的下跌熊途。特別是春節之後,下跌持續並加速,東北部分地區玉米跌幅較大,黑龍江部分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一度達到或逼近上年度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成交的入庫價格。而當時東北產玉米在華北黃淮市場也罕見的低於當地產玉米價格。從各種因素來看,當時的玉米價格已跌無可跌。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市場轉勢已是必然。

農戶餘糧的減少成為上漲的直接原因。跌幅過大就是最大的利多因素,隨著玉米的下跌,國家一次性臨儲玉米開始啟動、各級地方儲備輪入開始入市,當地深加工企業加大了囤糧備貨的力度,規模貿易企業大膽的入市收購,各級市場主體收購積極性達到空前的一致,收購進度開始加速,玉米主產區各級主體收購數量從之前的同比降幅最終反超去年同期,而農戶餘糧則呈不斷減少態勢。根據市場調研,3月底東北農戶餘糧平均在一成左右。農戶餘糧的降低刺激了各級企業掌握一手糧源的慾望,收購積極性高漲,4月玉米價格的上漲已是必然。

外圍環境的變化提供良好的上漲氛圍。從臨儲拍賣來看,結合國家清倉查庫的時間,結合玉米臨儲庫存數量不大及國家對庫存容忍度的增加,結合玉米市場價格的現實,市場普遍預期臨儲陳玉米投放時間將延後,最早也應在6月及以後投放,由此臨儲陳玉米投放壓力階段性延後。

第二,隨著非瘟的持續,市場對其反應的敏感度降低,特別是隨著整個中國大陸的淪陷,非瘟似乎也達到了強弩之末,新出現的案例反而有降低的跡象。最重要的是隨著非瘟預防措施的完善,市場預期生豬產能拐點或將很快出現,最悲觀的時期已經或即將過去,市場信息逐漸恢復,生豬補欄逐步出現,為這波玉米價格反彈提供了可能。

後期玉米市場將走向何方

從近年來臨儲投放對市場的調控情況來看,臨儲投放的效率及效果越來越高,越來越成熟。臨儲投放的彈性越來越大,為國內玉米市場的穩定運行打下了基礎。預計今年也難例外,臨儲投放啟動前,玉米價格將繼續呈現強勢運行,臨儲投放啟動後,臨儲價格將主導市場。

臨儲玉米數量適中,進退彈性較大。臨儲玉米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投放,當前去庫存壓力已經基本完成,在此背景下,預計臨儲玉米投放調控會更加靈活,更加貼進市場。考慮到當前市場供求的現實,市場普遍預期,今年臨儲玉米投放價格可能會提高100-200元/噸,後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運行空間整體抬升已成必然。總體而言,臨儲玉米投放將會根據後期市場走勢決定投放時間、投放價格及投放節奏。毫無疑問,在穩定市場運行方面,後期臨儲投放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玉米結構性轉移,商品玉米成本抬升。隨著農戶餘糧殆盡,庫存玉米已基本集結在中間環節,加上部分前期收購的玉米成本較高,整體玉米庫存成本將上一個臺階。在定價權方面,顯然中間環節要比農戶更有發言權,特別是在臨儲玉米投放前的空檔期,玉米商品賣方市場特徵更為明顯將成為支持玉米價格強勢運行的主要力量。而買方,特別是飼料養殖企業,受資金成本及養殖業前景暗淡的預期影響,庫存普遍不高。

飼用消費降低,庫存缺口仍然存在。

受非瘟影響,今年飼用消費降低已成必然,但降低幅度可能不如預期,這方面包括生豬價格上漲導致出欄生豬體重增加的對沖、禽肉及禽蛋消費量上升的對沖,禁止泔水餵養對工業飼料增加的對沖等等。因而,從整個年度來看,不考慮結轉庫存,國內玉米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即意味著挖庫存成為必然,臨儲陳玉米庫存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注臨儲投放時間、價格及節奏依然重要。總體認為臨儲投放前的空檔前,國內玉米價格將維持強勢運行,玉米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直至臨儲投放時間及投放價格的確定。臨儲投放將為國內玉米市場奠定運行的基本區間。

臨儲投放之後價格如何波動主要看這個空檔期市場價格上漲的幅度,臨儲投放價格的確定將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其對市場價格理論上將起到抑制的作用。但仍需要看空檔期市場價格的上漲幅度。就當前價格水平來看,即使臨儲投放後深幅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不過,從現實的情況看,如果拍賣6月上旬啟動,空檔期也就一個多月時間,如果7月啟動,時間還蠻寬餘的。(中華糧網張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