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彈性福利,HR如何做到企業與員工 “雙贏”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統一福利形式已不能滿足員工不同需求。而以人性化管理為指導思想,在公司總體分配框架內向員工提供多種福利組合,充分體現全新福利發放形式的彈性福利制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員工福利是由公司全額或部分提供給員工,有別於工資的法定或自願的利益給付。有別於財務性薪資、獎金以外之補助性支付。包括以金錢方式的利益,如津貼、貸款等;和非金錢方式的服務,如:健身房、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等。傳統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滿足企業與員工的需要!迫使人力資源部門尋求新的突破口,提供更多樣化的福利項目。

對於彈性福利,HR如何做到企業與員工 “雙贏”

其實,在我國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採取這種彈性福利的方法,大型企業開始搭建專屬的彈性福利平臺,然而中小企業背景實力偏弱,且投入成本過大,使得很多企業放棄這一塊的摸索。但隨著彈性福利平臺的完善和成熟,使得中小企業獲得成功運用,眾多企業逐漸享受到彈性福利制度帶來的便捷性、優越性,以及企業、員工得到“雙贏”。首先,我們先對彈性福利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一、為何選擇提供 “彈性福利”,之所以選擇為員工提供彈性福利,原因如下。

1、打破傳統模式,尋求福利改革。傳統的無差異性的福利追求越多越好,偏重於經濟性或物質性福利,忽視了員工的切實需要以及不同員工之間需求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因此,不斷增加的福利支出最終未能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

如今市場不景氣,企業有限的資金更是難以滿足員工的福利支出,同時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企業必須擁有其獨特的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制度來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而這些意味著傳統福利制度已經跟不上市場及企業發展的步伐,員工福利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2、滿足個性化需求,增強企業認同感。彈性福利清楚地認識到了員工需求的多樣性以及不同員工之間需求的差異性,使企業將錢花在刀刃上,真正能夠滿足員工的需求,並顯著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以及對企業的認同感,進而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在低落的經濟形式下獲得長久的生存和發展。

3、降低成本支出,提升效率。彈性福利實現福利從成本投入到企業競爭優勢的轉化,即同其它企業相比,能夠做到企業的福利項目 “降低企業福利支出成本,減輕行政HR工作負擔”。同時,員工福利平臺—福利plus充分利用稅優政策,合理合規地幫助企業做稅費籌劃,幫助員工拿到更多的錢,從而有助於進行福利成本控制,同時還會使員工真實地感覺到企業給自己提供了福利。

4、提升員工滿意度,提升企業形象,塑造“最佳僱主”的形象。從這幾個角度來看,彈性福利真正實現了員工和企業的“雙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