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加價將被記入醫療機構信用體系

□記者 李振 通訊員 高暉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為打擊醫療詐騙、虛假宣傳、亂收費、騙保等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整頓和規範醫療秩序,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我省衛健委等七部門將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從省衛健委獲悉,此次整治行動期間,我省將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包括對醫師出租、出借、轉讓《醫師執業證書》行為和醫療機構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醫師執業證書》等行為。對醫療機構以虛假診斷、誇大病情或療效、利用“醫托”等方式,欺騙、誘使、強迫患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等患者反映強、社會危害大的違法違規行為將開展重點打擊。

既往存在問題較多的社會辦醫活躍領域是此次整治行動關注的重點。健康體檢、醫療美容、生殖(不孕不育)、泌尿、皮膚(性傳播疾病)、婦產、腫瘤、眼科等領域以及違規開展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治療等領域發現的線索,整治行動將“舉報一例,現場核查一例”。

整治行動期間,我省還將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治理,重點檢查通過虛假宣傳、以體檢等名目誘導、騙取參保人員住院的行為。針對不同醫療機構易出現的醫療騙保行為,此次整治行動制定了不同的檢查重點:對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重點查處分解收費、超標準收費、重複收費等行為;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點查處掛床住院、分解住院和無指徵住院等行為,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重點查處虛假住院、誘導參保人員住院,虛構醫療服務等行為。

此外,不規範收費、亂收費、誘導消費和過度診療行為也在此次整治行動範圍。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違反診療常規、誘導醫療和過度醫療,特別是術中加價等嚴重違規行為,將被納入醫療衛生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和信用體系管理,並向社會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