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和降息是什麼意思?

美妝街拍


降準和降息都是央行寬鬆信用、釋放流動性的手段。降準主要是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常用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操作空間比較大,通過降準可以向市場投放大量資金,釋放流動性。降息主要有下調存貸款利率、下調逆回購和MLF利率。降準主要是用於投放資金到市場上,主要是央行到銀行層面,降息主要是降低資金的價格,更多的作用於資金的流向。

央行降準降息對國內各個市場基本上是利好消息,但18年到19年末的信用寬鬆主要目的是作用於中小企業融資。由於2018年特殊的市場環境,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實體經濟發展受困。雖然降準對房地產而言是利好,但是由於房地產方面政策的收緊,降準降息對於樓市而言不會形成往年一樣的刺激,整體將保持穩定。通過定向降準,更多的資金有望流入中小企業,振興實體經濟。

(王二狗)


孫建波


打個比方,好比健身:都是為了健康,降準是每天跑步從8公里提升到10公里,這是絕對數量的變化,降息是配速從6分鐘提升到5分鐘,這是質量的提升。

央行被稱為:“銀行的銀行”,“最後的銀行”,銀行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銀行沒錢了就的找央行借錢,如此一來就“受制”於央行,那麼央行就有了控制(調節)銀行釋放貸款的途徑/工具,通過控制銀行來控制市場資金的充裕度!

大家都有過貸款的經歷,有些讀者可能還有過放貸的經歷(或者說是借錢給他人的經歷),那麼你最關心兩個問題:

能夠借多少(貸款的額度)?

借款利息多少(借款的成本)?

央行調控商業銀行也是如此,怎麼控制貸款的額度了?

何為降準?

張三在宇宙商業銀行存款了1個億,按理來說宇宙商業銀行可以把這1個億都放貸給李四,但是為了防止張三的臨時取現,那麼央行就規定宇宙商業銀行要把其中的20%,也就是2000萬元放到央行,以應對張三的擠兌,這個20%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也就是說存款準備金率越低的時候,商業銀行可以用來放貸的錢就越多,這次央行降準1%,大概總體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3%,釋放了1.5萬億的資金,這些錢本來就是商業銀行的,只是臨時存放在央行的。現在央行說別放在我這裡了,趕緊放貸給民營企業吧,放貸給中小微企業吧,銀行手裡有了更多的現金,總不能放在手裡,總是要投放到市場的,因為資金是有成本的,原來放在央行,多少還有點利息,現在沒有了,1.5萬億肯定還是要投放到市場的。

插播一個題外話,商業銀行到底有多少錢?1.5萬億對應1%,應該是150萬億,這個就是商業銀行的存款,現在存款準備金率為13%,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放的資金還有13✖️15萬億=19.5萬億。

何為降息

商業銀行現在給企業的貸款的基準利率是6%,這個基準利率是央行規定的,利率是貸款人最關心的問題了,因為這就是成本,1個億的貸款,1個點的利息就是100萬了,所以利率就決定了企業的成本,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貸款都是為了生產,財務成本是要算到成本里面去的,所以降息就是央行把基準利率從6%降低到5%,如此一來市場的資金成本就低了,貸款的人也更多了。

那麼為何只降準不降息了?

因為央行是從全局看問題的,我們作為個體是從單個角度看問題的,對自己有利就支持,央行還要管外匯,現在一方面,降準這個工具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當年為了回收08年後4萬億投資的過剩流動性,把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了20%以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這個當然是前任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傑作,做得確實不多,降準的工具還有空間,沒有必要用降息的工具,另一方面,美國加息,我們如果降息的話,資金外流了啊,匯率就保不住了啊,所以這個也是個問題啊,央行是從全局看問題的,進行全局統籌的,所以降準更容易做的。


主做股權設計、股權激勵,業餘愛好搏擊

諮詢合作請私信


壹號股權


央行是人民銀行,央行也是商業銀行的老子,老子只管小子,小子負責放錢和收錢。

老子給小子100塊,並規定10塊錢不能放出去。那麼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就是10%。

小子把錢按每年6%的利息放出去,那麼利率就是6%。

那麼央行降準和降息是什麼意思?

央行降準就是老子規定小子10塊錢不能動,降為9塊錢不能動。那麼降準1%。

千萬別小看這個百分之一!人民幣存款餘額大概為180萬億左右,那麼下調1%,那就是可以多釋放1.8萬億的資金。這些多出來的資金就可以供商業銀行拿出去放貸了。

所以降準可以放鬆流動性,對資本市場構成重大利好。有時,央行會定向對某一行業降準,那麼就是多放出來的錢只能放貸給這一個行業。對這個行業就構成重大利好。\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26, "thumb_url": "1a0920005e17b9c342b9a\

AI投資


降準是央行常用貨幣政策調整手段之一,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央行有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這裡的降準即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什麼是存款準備金率呢?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存款準備金,一家金融機構為了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而準備資金,這是要保證金融機構的正常運營,這筆錢呢是存在央媽那兒的,你這筆存款與你機構的存款總額佔比即是存款準備金率,這個比率是由央媽來控制的,即什麼時候多給些錢什麼時候少給由央媽來決定,提高準備金率,市場上的資金收緊,降低準備金率,釋放資金,市場上資金變多了。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對銀行、股市、樓市以及企業影響都很大。

我們再來說說降息,降息是銀行通過調整利率,來改變現金的流動,這個比較好理解,利率提高,吸引資金流向銀行存款,收縮銀根,說明市場將要或是已經出現通貨膨脹分險,為了防止經濟過熱,穩定物價;利率降低,即銀行存款利息降低,從而倒逼資金流向銀行之外的市場來刺激經濟發展。




Franktti


先來說說降準是什麼意思吧。

降準就是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居民或企業在銀行存錢是是需要開立存款賬戶的,的哈桑也銀行在央行存錢同樣是需要開立存款賬戶,但是與普通銀行存錢又不一樣,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具有強制性,還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及超額存款準備金,前者是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最低存款限額,後者是當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那部分資金。

央行降準的意思是下調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就比如原來是30%,現在降到了29%,那麼就意味著銀行的吸收的100元人民幣存款最低繳存由30元降到了29元,也就是說銀行的流動性資金是由原來的70元升到了71元。

一切政策性因素都不會對市場馬上產生趨勢性的逆轉,只會產生瞬發性的影響。所以,其實降息和降準只是央行對市場迫不得已使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目的在於釋放貨幣流動性,刺激實體經濟。

不管是降準還是降息都頗有無奈之意。


環球老虎財經


簡單的說降準就是銀行會有更多的資金用來放貸、降息就是會有更多民間資金流向市場。

打個比方,你去銀行存1萬塊錢,銀行會用你存的錢來放貸,但他不能1萬塊全放出去,至少要留一定的錢在央行賬戶,比如說是3千塊,那麼這3千塊就是存款準備金。降準就是下調存款準備金利率,比如從3千塊下調到2千塊,那麼銀行可用於放貸的資金就從原來的7千增加到了8千。

降息一般是下調銀行存款利率,存款利率高的時候大家都願意把錢存到銀行,但是存款利率低的時候,就會有一部分人把錢投向市場。

也可以說降準是讓錢更多,降息是讓錢更便宜。

好了,我是姜海洲,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就給我點個贊吧,更多知識關注海洲實時動態。


姜海州


名詞解釋懂一點經濟的,都理解這兩個詞的詞義。問題是為什麼要降準降息。

美聯儲加息縮表是肚裡清楚著呢。大約三年前就研判美國國內經濟趨勢走向,制定加息週期中加息次數計劃,你說人家老牌市場經濟國家,怎麼這樣搞計劃經濟呢?上一任美聯儲主席制訂計劃,至今執行的不走樣。也不是人家要一任接著一任幹。但每期分析形勢都吻合三年前預判,你總統怎麼說,今天一個主意,明天一個主意,當然不理你!

世界經濟一體化,世界各國中長經濟週期大體同步。但美國與其他各國在經濟週期復甦階段,宏觀貨幣調控政策措施是不一樣的。美國從經濟開始萌動,是加息,加息從理論上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但美加息導致美元迴流。

而其他國家必須降息,降準,必須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促進新興產業培育,促進企業恢復生產。

但是美國加息為了自己經濟復甦,從來不顧其他國家,美元抽逃帶來的後果。這後果是在外部因素干擾下的通貨膨脹,既不可實施貨幣緊縮,也不可實施貨幣擴張。

這就是新興經濟體發展的悖論。沒有對外經濟的擴張,就沒有"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支持經濟發展,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而開放進程往往又會在每個週期的相關階段,受到美國的貨幣政策干擾,每次干擾都是本幣標價資產和持有資本大幅縮水,把你重新打回貧困溫飽階段,然後只好重新開始。

中國之所以能跳出這一圈子,是這四十年積聚的實力。也是宏觀分析預判正確,把問題提前化解了。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經濟貨幣理論靈活運用的結果。比如蒙代爾的"不可能三角",我們半價式操作,破解了匯率,利率,資本流動的控制難題。

當前央行降準力度空前,在未來為了支持企業生產產業培育,外部可抵禦干擾分析到位,經濟週期階段性的預判到位,有必要時,也可實施低幅度漸進的降息。


天道即人


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從而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幣供應量,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

降息是指銀行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當銀行降息時,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所以降息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結果是資金流動性增加。

降準對樓市的影響無需多說,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稱,不是為樓市注水,但降準之後市場流動性增加,無論這些資金用在哪些行業,都會有部分以各種方式進入樓市。未來,無論是銀行放貸還是房企融資都會變的更加容易,從而降低買房難度,釋放購房需求,推進房企拿地,促使樓市升溫,吸引一大批購房者急忙入市,最終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而降息,則直接減少房企融資的成本,有助於房地產行業發展;另一方面,降息也可能會對銀行房貸利率有所影響,降低人們購房的成本,提高大家購買的積極性。


家千萬房產網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來舉個例子解釋一下。

央行與銀行的關係

一句話:央行是銀行的銀行。通俗的來講:央行可以比做爸爸,銀行可以比作兒子。

利息與降息

兒子以放貸為生,放出去的貸款要收一定比例的利息,這個比例就是利率。通常情況下,爸爸有很多兒子,爸爸擔心兒子們胡來,於是給兒子們一個指導的利息值,這個利率就叫基準利率。有的時候爸爸覺得需要往外放出去更多的款,就會告訴我兒子們要降價了,甚至自己就降低指導利率,這就叫降息。

準備金與降準

爸爸是一家之主,為了保證風險可控,爸爸不會允許兒子們把手裡邊兒的錢全部放貸款出去。如果兒子有100塊錢,爸爸會要求兒子拿出來25塊錢放到爸爸這裡,剩下的75塊錢兒子可以用來放貸。拿到爸爸這裡的25塊錢就叫準備金,這個25%就叫準備金率。降準的意思就是降低準備金率。比如說以前兒子們需要拿25塊錢放到爸爸那裡。如果降準到20,兒子們只需交20塊錢放到爸爸這裡了。這樣的話兒子們可以放貸款的錢就由75快變成了80塊。兒子們的手頭寬裕了,專業的術語叫釋放更多的資金流動性。至於說往外放出去貸款是什麼價格,那就是利息的事兒了。

準備金率與利息之間的關係

如果爸爸降低了準備金率,兒子們手頭裡邊的錢就變多了,可以往外放出的款項也變多了。而假設市場上需要來借款人是有限的,兒子們為了儘快把款放出去掙更多的利息。於是會適當的降價,也就是降息。側面上刺激了經濟。

以上就是降準和降息的大概意思。

我是陸笑柒,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交流。


陸笑柒


經常看金融新聞的人,一定對央行降息、降準的消息不陌生。那麼降息和降準都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降息就是降低銀行的存款利率。央行通過降低銀行的存款利率來降低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使資金從銀行流出到生產領域,變為投資或消費,使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性增加。

所謂降準就是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是商業銀行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其中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這一比例是由各國央行來確定的。

如果央行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那麼商業銀行能夠用於貸款的資金量就會增加,也同樣會使市場上的流動性增加。關於二者的區別。降準是直接增加了商業銀行可以動用的貸款額度,使市場上更容易申請到貸款,增加市場的流動性。降息是通過降低存款收益,間接影響資金的投資意願,是一種鼓勵性的投資政策。

一般來說,二者都是國家貨幣政策的一部分,相對而言降準對於市場的流動性影響更加立竿見影,但是對於存量債務卻沒有直接的影響,只是能讓企業借新債還舊債。降息對於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比較間接,但是由於下調利率,會使存量債務的利息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