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文 / 張涔汐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01

前幾日,家裡的親戚需要電腦,問我有沒有認識賣電腦的朋友。

剛好我身邊的一個友人人脈廣,我就向他諮詢有沒有賣電腦的朋友介紹一下。沒想到他還真有熟悉的朋友在賣電腦,我們就叫他S哥吧。

友人這麼評價S哥:

S哥人非常靠譜,做事利索,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執行力非常強,朋友找他辦事兒,只要在他能力範圍內,他能保質保量不折不扣的完成。

因為我們相信他的人品,所以只要是跟他業務有關的生意,我們都會給他介紹,他在我們圈子裡口碑非常高。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為了幫親戚挑選一個好電腦,我跟S哥來回打了幾次交道。

他是一個其貌不揚,也沒有多少銷售技巧的賣電腦的大哥。

我在帶著親戚挑選電腦的過程中, S哥非常耐心的詢問親戚的需求,並且給出不少專業的建議,根據親戚的具體需求,最後親戚順利買到了一臺性價比非常較高的電腦,心裡樂開了花。


02

這件事情,確實證實友人對S哥的評價。

後來,我在一次飯局上聽友人說,S哥所在的電腦城從12年開始生意走下坡路了,很多店面撐不下去,都關閉了,但是他的生意卻一直做得有聲有色。

其中的原因是S哥的老客戶多,跟S哥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他辦事兒牢靠,不拖泥帶水,總是考慮對方的需求,不漫天要價,久而久之S哥就積累自己在社交圈、生意圈的口碑。

由於很高的個人口碑價值,很多朋友們幫他們介紹不少公司或者事業單位大型採購單子,一年中十幾個這樣的集體採購大單,對於S哥來說已經活得非常瀟灑了。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這就是別人都不賺錢,但是他的店面能做20年的原因。

後來我才恍然大悟:S哥表面是靠店鋪做生意,其實是靠著個人品牌價值在做生意。

這兩者到底有何不同?

靠店鋪做生意,客戶來了想辦法成交,沒有下文了,如果有客觀原因影響店鋪的客流量,那麼生意很容易就做不下去了。

而靠個人品牌價值做生意的人,店鋪只是一個實體的地點。

他在他的朋友圈裡的個人品牌才是真正的產品,表面上他賣的是電腦,其實他賣的是別人對他的認可,也就是他在社交圈建立的品牌價值,而所賣出的電腦只是對他個人品牌呈現的一個載體罷了。


03

做人成功是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那做人失敗呢?

6年前,在我們家附近有一對開水果店的老夫婦。

這對老夫婦,年過六旬,在丁字路口靠近菜市場的位置開了一個水果店,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老人起早貪黑賣水果不容易,所以大家都會在他們的攤上買水果。

後來我們發現這對老夫婦根本沒有把別人的善心放在眼裡,而是想方設法投機取巧。

有一次,我匆忙趕路,手裡東西多,讓老夫婦幫撿點聖女果,結果我回到家後發現一半的水果吃不了。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他們特別愛在找錢上做一些小動作,比如給100塊錢,買20塊錢的水果,但是他們常用的手段是找60或者70塊錢,有些小年輕根本不看找錢的具體數額,拿起水果就走,稀裡糊塗就被忽悠過去了。

等有些客人回去理論的時候,他們會裝模作樣對天發誓根本沒有找錯,“是你錯了”。

再比如,經常給已經挑選好的水果掉包,你挑選好的水果,稱好了拿回家變成一袋腐爛的水果。

這對老夫妻的水果店上半年是生意火爆,下半年門可羅雀,悽悽慘慘,周圍人送他們一個綽號“老騙子”。

最後這對老夫妻實在沒有辦法,把店面轉讓了。

那麼好的店鋪位置,那麼好的人設——“老人創業不易”,最後還是毀在了個人口碑價值上了。


04

我們很多人有一個認知盲點,只要把事兒做好了就行了,其他不用管,還建立啥個人品牌價值啊?

殊不知事情的背後是做事兒的人,這個人的思維、三觀、眼界都決定了事情的結果如何。

一個人的名片不是印在紙片上,而是藏在你的一舉一動裡,你的一舉一動,你的起心動念都決定了這件事兒做得成功與否。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這幾天我反覆的研讀《曾國藩的日記》,很多人都知道曾國藩是晚清的肱骨名臣,是中國近代史裡的風雲人物,誤以為他天生就是人中龍鳳。

其實我們都把因果關係顛倒了,真正瞭解曾國藩你會發現,他是做人的成功,才讓他做事兒的成功。

曾國藩30歲前是一個脾氣暴躁,想法極端,非常傲慢,還一身陋習的平常人。

後來他覺悟天道,立志從自身開始修煉,以聖賢為目標,發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05

很多人對自己的要求只是停留在凡夫的層面,但是曾國藩卻嚴格的拿著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改掉人性中的瑕疵,陋習,這就是我們古人說的“修身“。

後來他把自己修煉得謙卑而包容、節儉而厚重、仁義而克己、做事兒嚴謹,治家嚴格。

正因為他在做人,尤其是德行上對自己的苛刻的要求,才使得他在後來的官場上平步青雲,成為晚清第一名臣。

都以為他聰明,卻不知道他考秀才考了7次才考中。

他不是一個靠聰明才有歷史地位的風雲人物,而是憑藉他修身的成功,才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人成就的裂變,是從建立個人品牌價值開始的


《大學》中有這麼一段話: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簡稱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正是這句話的印證者。

很多人想方設法把事兒做好,卻很少有人去體會做人的學問,建議大家看看曾國藩是怎麼苛刻的修煉自己的,看他是如何在生活中點點滴滴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標杆的。

學會建立個人品牌價值,不是讓你成大名,而是通過跟你打交道瞭解你的為人,當週圍的人提起你的時候願意相信你,願意跟你合作,願意給你機會,甚至把你當成一個學習的榜樣。

回到文前,S哥現在是賣電腦,或許他以後賣其他有市場的產品,仍然還是有很多朋友客戶願意找他買產品,因為他是一個成功的個人品牌打造者!


近期熱文,點擊即可閱讀:

作者:張涔汐,用男性的視角看職場,以女性的視角看人生,既能剖析人性的複雜,也能把世間冷暖寫筆下,新書熱銷《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