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的學問,如何和孩子有效地爭吵?

邪惡女女-LL


每天我都會和孩子“吵”,我家么兒七歲,給題主說一個我們日常“吵架”的例子:

么兒做完作業不檢查,我說你要學會自己檢查作業,要不然考試錯的都是不該的。

么兒罷工,我邊做邊檢查了的!

我說,是嗎,那要是一會兒我檢查出錯的,你要重寫十遍喲!

么兒,我不幹,我不寫!

我想了一下,懲罰達不到我讓他自己檢查得目的,於是轉變了一下。

這樣吧,如果你自己檢查了一遍,我再檢查出錯的,會告訴你哪一行錯了幾個。如果你自己不檢查,我檢查出錯的,就直接告訴你總共錯了幾個,自己去找。

么兒想了一下,自己檢查去了,查出兩個錯誤,我檢查了一遍,又找出兩個。



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吵架啊,當然不是!我本來也打了引號的。真正的吵架是情緒的發洩,吵完了除了心理的陰影,沒有任何好處,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家長之所以在和孩子博弈的中,情緒失控,其實是“看不慣,又沒辦法”。只要家長能理性一些,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問題,方法一定比問題多,因為你是成人。

家長之所以會吵孩子,可能還源於孩子不聽你的話了,他有自己的意願,自己的想法,或者不願意按照你設定的路子走了等等。如果是這類原因,家長要自查自己是不是控制慾太強了!

你需要思維的改變,吵架不能解決問題,你是成人,多的是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

我是影子,育兒達人,幫你破解育兒迷思。願意當你的樹洞,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影子媽媽的育兒經


看來題主對家庭教育絲毫沒有概念,因為你拿出了一個帶有錯誤認知的問題來考回答者。若問,爭吵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常用方法嗎?肯定不是,因為正常的親子溝通方法有很多,如協商、告知、讚美、批評、鼓勵、引導等,唯獨沒有爭吵。這也就是說,爭吵是兩個無知又無畏的人才會幹出的事。

吵架從來不是學問,只是兩個無法說服對方的人的情緒衝突與碰撞。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有吵架的現象。如果你細觀察會發現吵架雙方,誰也無法說服對方,以此證明自己是對的,才會吵起來,甚至激烈者會出手相搏。在很多家庭裡也常能看到吵架,夫妻之間的吵架,父母與子女吵架,這些吵架最終能吵出個結果嗎?因此這才有了——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凡是認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人沒有正常的認知,有時滿腦子是強勢或屈從。

夫妻之間經常爭吵,非但吵不出個理來,還會讓孩子無形中學會吵架。

我這些年從事家庭教育諮詢工作,見慣了太多家庭裡夫妻間為孩子教育產生分歧而吵架,也看到太多父母因無法正常教育孩子而吵架的現象。有時我就想,連理都辨不明白的人,吵架能吵明白嗎?有時我也問一些吵架的夫妻,你們吵了半天吵出什麼結果了?大都給我回一句:“和他這種人吵架,永遠吵不明白,他就是那種缺心眼兒的人。”瞧,結婚前,戀愛的時候怎麼不說這樣的話?難道是缺了心眼才看走了眼?就在這樣爭吵的環境中,孩子學會了父母間的爭吵,結果最終用在了父母身上。

父母和子女間的爭吵,很容易讓孩子看貶父母,最終不把父母放在眼裡,難於管教。

孩子在幼兒期,雖然有時會惹的父母生氣,但是那時還沒有能力和父母爭吵,但是進入小學以後,尤其是四五年級開始,你看一些孩子會慢慢學會和父母爭吵。這種爭吵,其實是孩子看不起父母的表現,而很多家長還責怪孩子不懂事呢?極少有人去想想,我都淪落到被孩子看不起的地步,我好悲哀啊,我必須要改變這一切,否則,我的孩子管教將會失控。結果呢?極少有改變的家長,因為普遍都不思考啊,就如題主,你竟然問怎樣和孩子有效爭吵,這不是純粹吃飽了撐的?

父母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關係,需要講究策略和方法,不學是不行的。

開篇我講幾種親子溝通方法,如告知這種方法,不管是孩子有事告知父母,還是父母有事告知孩子,你正常描述事情的全部過程就可了,絕不能帶著氣去說話。再如批評這種方法,批評也要針對事而不能針對人,事做錯了,家長必須要告訴孩子到底哪錯了,錯的依據是什麼,應該怎樣正確去做。否則,你直接對人不對事,孩子會服氣嗎?再如協商這種溝通方法,這才是有效避免爭吵的方式,遇事要講究家庭民主,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讓每個人有充分發言的機會,而後才是明理人主事進行分析與評判。最終讓雙方達成意見一致,或者做法相同,才算有一個好的結果。否則,那就把分歧暫時擱置,直到彼此沒氣時再協商。

結束語:家長學會尊重,並依倫理關係教孩子學會尊重父母,這是構建親子關係的第一步。遇事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這才能溝通有了通路。遇到分歧先平息情緒,不要帶著極端情緒去試圖說服對方,這是溝通最起碼的原則。遇事要講理,不要擺長輩子架子,不要在孩子不明事理的情況下逼孩子就範,這是發揮家庭民主關係的基礎。總之,不要再把爭吵當成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方式嘍,否則,你永遠都成不了明白人。


寒石冷月


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中,所謂的輸贏不過是誰受傷多一點,誰受傷少一點而已。如果是後者,與其說是爭吵不如說是爭辯,可以把這看成孩子和父母溝通的一種方式,那還是有一些方法讓孩子在爭辯中成長的。

1、只針對問題不針對人。如果就一個問題有了分歧,可以就這一個問題跟孩子進行討論,不能涉及到人格上的侮辱和心靈上的傷害。比如孩子有嚴重的拖延症,即使你大發雷霆也不能說孩子拖延成性,要針對他沒有立即去做的這件事展開討論。

首先這件事為什麼要立刻去做,父母會因為他的拖延而生氣,如果孩子一味的胡攪蠻纏,那父母就要做最先冷靜下來的人。把事情原委說清楚,然後拒絕再說任何話,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去把這件事情想清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孩子對於同一個問題幾乎不會再犯第二次。

2、要以理服人,不能以輩分壓人。很多家長會用一句話解決所有的爭辯,那就是:我生了你,你就要聽我的。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家長並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去尊重和愛,那憑什麼要求孩子回饋以尊重和愛呢?所以一旦出現爭論,請從頭把事情的經過捋一邊,認真的指出孩子到底是錯在哪個點上。

父母如果這樣做,那幾乎不會有太大的爭吵事件發生,因為慢慢的孩子就會學會自己去分析事情的經過,從而讓孩子更有邏輯思維能力,也更有自己的主見。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會懂得如何處理和別人的分歧,這對他們的人生都是大有助益的,所以父母不要害怕和孩子爭辯,要懂得如何通過爭辯讓孩子學到一些東西。

不允許孩子爭辯的家長最後收穫的可能不是一個聽話可愛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一個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依賴父母的廢人。所以允許孩子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這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因為這證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在長大,家長時刻記得在一個家裡,對錯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讓家人感受到尊重和愛。


Ainee媽咪


吵架正常,不吵架才不正常!

‘’吵架‘’並不是真的吵,像幹仗似的,雞頭白臉的,那樣雙方就失去理智了,對孩子好的性格的形成造成惡劣影響!

‘’吵架‘’是有講究的,不能比誰嗓門高,媽媽大嗓門喊,寶貝也提高分貝,恨不得樓上樓下大街小巷全能聽見,一定要壓低聲音,心平氣和的吵!這個大人首先要做好表率,或者在吵架之前立好規矩,那就是不能大聲喊!

我其實更喜歡用‘’辯論‘’這個詞,高級的吵架就是辯論,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準備好擂臺,開始各抒己見,最好有個裁判,為辯論雙方做出公正的判決!

注意裁判一定要公正,父親或母親對的部分強調給孩子,讓孩子知道真的是自己錯了,以後要改正,而孩子對的部分更要著重強調一下,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是對的,所有人也都認可他的做法的,同時也會增加他的自信心。

經常‘’吵架‘’的家庭是非常和諧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會形成一種默契,為了一件事情爭吵,你一言,我一語,非得辯論個結果來,而不是有什麼事情都憋在肚子裡,尤其是孩子有了心事或者遇到難解的問題,或者有不開心的事情無從發洩,時間長了造成心情抑鬱寡歡,性格內向心理扭曲,真的就為時晚矣!

經常辯論的孩子不但性格好,口才還是一流!不信大家試試吧,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用事實講道理,有理有據,不撒潑,將來必成大器!


月亮上的寶貝


很高興為你的答疑。怎樣有效和孩子爭吵?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有理有據。

和孩子有一些摩擦時,作為父母的儘量要理解孩子,正確的看待問題。有些問題值得去爭吵的才去爭吵。例如“學問”上的問題時,可以有理有據的跟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用道理,用事實讓自己的孩子服氣。這樣的爭吵對孩子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2.語氣不要太強勢,語重心長才是好。

你和自己的孩子爭吵的時候如果是犯了什麼錯的話,孩子和自己爭吵,記得語氣不要太強勢。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太強。過硬的語氣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棍棒出孝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應該儘量少用這種方式了。當然現實生活中的熊孩子有時候真的太熊了,父母還是迅速調整好心態。不要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帶偏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還有想法的可以評論區討論一下哦!


校園小亦vlog呀


教育不需要爭吵,我女兒說:爸爸我感覺我不需要梳頭(今天頭髮不太亂),老公:我感覺你今天不需要吃飯。不渴不餓就可以不吃飯不喝水嗎?頭髮不亂就可以等亂到梳不動的時候再梳嗎?一陣沉默



河南三妮


不需要爭吵,不同的觀點,只是因為年齡閱歷不同而已!先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孩子因為沒有閱歷,往往事情比較簡單直線化,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告訴孩子有一些事情,在進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變化跟沒想到,讓孩子去思考解決方法,這樣,就比較容易達成一致,關係自然也就更容易走近彼此內心!


寧娘1


和孩子交流時最關鍵的就是:在孩子的情緒或行為中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孩子在得到家長的認同後會虛心接受家長後來提出的建議。

如果家長開始就來一頓指責,那麼之後的溝通肯定是失敗收場。即使孩子認為自己是錯的,也不會心平氣和的接受。


微言2018趣生活


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檢查作業的這個方法棒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