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糾纏粒子分別放在宇宙兩端邊緣,相距920億光年,還會影響嗎?

shiyanbo


量子糾纏是物質微觀世界的一種奇異特性,其糾纏性質是超距的,沒有距離限制,因此即使在宇宙的兩端相距930億光年,也還是一樣保存著這種性質。

在量子力學裡,幾個粒子相互作用後,這些粒子就都擁有了整體性質。當把這些粒子分開時,它們會依然保持著這種性質,這就是量子糾纏。

但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你如果要使這種糾纏達到超距,就首先要自己能夠做到超距。現在你面前有一對糾纏著的粒子,你想證明它的糾纏能夠有930億光年,就必須把它送到930億光年遠的地方。誰去送?誰能夠送到?送到1光年遠的地方能行嗎?

旅行者1號是目前人類飛得最遠的飛行器,在太空飛了40多年,才距離我們217億公里,要飛出1光年距離,還需要17000多年(每秒17公里,1光年9.46萬億公里)。如果讓它把那個糾纏態粒子帶到4.23光年的比鄰星,就要74000多年了。你的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等下去,也未必能夠等到,因為誰能保證這七萬多年的時間會不會斷代呢?人類能不能延續70000年都難說呢。

何況即使你送去了這個粒子又有什麼用呢?量子糾纏又不攜帶信息,只不過我們知道這邊盒子裡裝的是左手套,那個走了7萬多年才到達比鄰星的粒子只是個右手套而已。

儘管這種傳輸是瞬時不費時間的(既不是光速也不是引力波),但傳輸機制及其作用還沒有人能夠明白。

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認為,盒子裡的東西是一隻“薛定諤的貓”,不觀察可能處於不確定性,存在著生死兩茫茫兩種狀態的疊加態,但一觀察,就所謂“波函數坍縮”,疊加態消失。那麼兩邊的量子糾纏狀態哪一種是真的呢?經過觀測的粒子已經發生了改變,那麼哪邊是左手套哪邊是右手套呢?據說各有50%概率,這個有意義嗎。

所以,量子糾纏只是量子態物質的一種特性,由於其不確定性及其觀測的“波函數坍縮”性,目前除了科學界宣稱對通訊加密有一定作用,其他方面尚沒有發現有什麼作用。

事實上,量子力學描述的許多微觀世界特異性,我們不能以宏觀世界的常理來推斷。量子糾纏到底能夠為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和作用,還有待深入研究。

現在網絡上很多胡亂想象都是毫無意義的。前面有位大仙葫蘆官亂判葫蘆案,說什麼“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萬有引力和引力波傳輸的”,這種鬼話出自頭條認證的“科學領域創作者”之口,實在是莫大的諷刺,誤導讀者害人害己。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謝謝合作。


時空通訊


先講量子糾纏的來龍

在1935年美國一所高等學院的三個人提出了一種非常前衛的科學論斷,並在當年的五月發表在了權威月刊《物理評論》上,論文叫《物理實在的量子力學描述能否被認為是完備的》。這三人為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塔爾。

論文中EPR佯謬定義了微觀世界的不完備性,原來的系統無法解釋的現象。之後大名鼎鼎的薛定諤出場了,定義了術語量子糾纏。

不過一直沒有人深入研究量子糾纏的特性,因為最聰明的愛因斯坦曾經把量子糾纏比做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直到去世之前才留下一句詭異的話:真相就在自然深處,令後人是百思不解。

再講經過



就像電一樣,沒人真正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但是已經普及應用了,量子糾纏同樣,中國墨子號在2017年實驗成功,在1200公里依靠量子糾纏的特性實現了通信。

920億光年是否可以實現量子糾纏這個還真不好說,在這麼遠的距離,中間到底會不會有什麼反量子糾纏的某種力量是不確定的,有量子糾纏就一定會有反量子糾纏,一陰一陽才謂之道。

所以距離920億光年的量子糾纏到底會不會發生,可能要靠點運氣吧~


題主可以醒醒了,先考慮怎麼送過去吧哈哈。


童真彩虹莊園


整個宇宙是無限的。我們所在的宇宙是有限的,直經約920億光年,她是一個巨大的圓球形物體。

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時間的,即速度是無窮大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同時進行的。就是說你只要想到一個粒子的狀態,同時就能想到處於糾纏狀態的另一個粒子的狀態。

由此可見,放在我們所在的宇宙兩端的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粒子是瞬間相互作用的。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在量子力學領域,光的速度太小了。不可能知道了一個量子的狀態,再過920億年才能知道另一個量子的狀態。

眾所周知,宇宙天體間萬有引力和引力波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同時進行的,即速度是無窮大的,不需要時間的。我們的地球對宇宙邊緣的天體產生萬有引力,不可能再過1840億年這個天體才對地球產生同樣大的反作用力。

綜上所述,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萬有引力和引力波傳輸的。


mcz107436431


高端科學,無人能得知,根本就無答案。

更要明白的是,有些理論只是某些人的猜測,到後來證明是假的。

想想之前的輕功,特異功能,基因治病,生物克隆等等,又有哪個是永遠站住了腳的?別說是真的,現在提都極少提了!

像今天這個問題,又有誰能知道呢?其理論存不存在也是個問號!對這個問題,假如有人回答出來說他知道會是怎麼樣,你願信就去信,反正我不信!



用戶創維


按照量子理論,縱使相隔900億光年,兩個糾纏量子之間依然會存在感應,只是不能夠傳遞信息,因此,並不違反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事實上,能夠超越光速的不只量子糾纏效應,宇宙本身空間的膨脹速度,還有基於大爆炸理論,星系與星系間遠離的速度都可能大於光速。

量子糾纏確實弔詭,但是它恰恰是從量子疊加態和質能守恆推導出的必然結論。當兩個量子產生糾纏後,我們是將他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在其中一個量子從疊加態坍縮後,基於質能守恆原則,我們就會知道另一個量子的對應狀態。


沒有詩也可以有遠方


科學,是探究真實的“學”,探究真實,離不開紮實的常識概念做基礎,這篇文章的提問,根本就是一個常識概念基礎錯亂,缺失的內容,是不成立的。僅此。

希望作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打好常識概念基礎,祝:進步,快樂。

多說一句:人人都有探究真實的權利,但是,如果缺失常識概念基礎,那麼,你,就不具有相應的資質。你的所謂的探究,就是一個胡思亂想之說而已。


北京得明


這本來就是實驗科學,沒有實驗數據,說啥都是猜想。


螺絲鋼鐵心


目前驗證過的最遠的有太陽系級別的。

工業可用的分發有潘建偉老師的那個衛星,可在奧地利和合肥之間超距傳輸。

這個實驗比較好做,但基本共識是,理論上它是不受空間影響的,不管在宇宙的任何位置,已計算的傳輸速度在光速的10億倍這個量級上。


道聽科技


科學重在實驗,你先把這兩個量子放在你設想的位置,我們一起測試。然後把結果告訴你第40億代孫。


夏雪來賓


影響不影響也無法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