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報道俄超女排的消息非常少,不如土爾其和意大利聯賽火爆?

體育公元


排球在俄羅斯國內雖然算不上受眾最廣泛的運動,影響力似乎也不及普京愛戴的冰球運動,但俄羅斯排球項目的成績卻非常顯赫。

無論是前蘇聯時期,還是俄羅斯時期,女排都曾登頂世界冠軍,而男排在倫敦奧運會上演“乾坤大挪移”好戲逆轉奪冠,更是讓世界為之驚歎。

俄羅斯排球能夠長期屹立在世界排壇頂級行列,源於他們俱樂部的梯隊人才培養以及球星、名帥財富傳承的歷史積澱。

提到俄羅斯女排,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些名字後綴裡有著各種娃的長腿姑娘,和她們依靠身體天賦高舉高打的戰術。在俄粉眼裡,美貌球技兼備的娃娃們怎能讓人不愛?

在“咆哮名帥”卡爾波利的帶領下,她們用最擅長的高舉高打,創造了屬於她們最輝煌的時代。可近八年無緣三大賽獎牌,五任主帥在國家隊進進出出的現實,也的確表明了,這支世界女排曾經的冠軍之師,的確經歷著低谷期的陣痛。

卡爾波利

為了適應現今女子排球高快結合、攻守平衡的趨勢,她們也在改變著,可長期重攻輕守,也讓她們勢必會在這種適應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可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當身旁的塞爾維亞和意大利悉數崛起後,她們還有多久才能重回巔峰?

俄超影響力不遜意甲土超 昔日豪門烏拉洛奇卡曾網聚幾乎全部國手

提到俄羅斯女排(包括前蘇聯女排)的輝煌戰績其實還要歸功於俱樂部人才培養機制上來。如今我們熟悉的土超發展模式也是參照了俄超、意甲的模式,豪門俱樂部不僅包括成年隊、青年隊、甚至還有少年隊。例如朱婷加盟的瓦基弗銀行就有青年隊。

在俄羅斯國內,俄超男排聯賽的影響力要遠大於俄超女排聯賽,從俄超男排全明星賽的規模就能體現出來,當然俄超女排聯賽也是國手成長的溫床。如今依然活躍在俄超第一線的名帥、80歲的卡爾波利曾締造了烏拉洛奇卡俱樂部的一個時代,長期衛冕俄超冠軍,多次贏得歐冠冠軍,俱樂部幾乎全部是國手,這也是國家隊戰績不俗的一個原因。

阿塔莫諾娃

阿塔莫諾娃、高迪娜、索科洛娃、蒂什申科、加莫娃、科舍列娃、岡察洛娃,這些從俄超走出來的球星,放眼排壇也是星光熠熠,擁有一大批忠粉。

俄羅斯女排球員出國打球的隊員其實並不多,除了語言因素外,大牌球員也有俱樂部情結,像傳奇球星阿塔莫諾娃除了早期赴日本V聯賽征戰外,基本都是跟隨卡爾波利在烏拉洛奇卡俱樂部,直到她退役。岡察洛娃基本也是長期為莫斯科迪納摩效力,只有索科洛娃、科舍列娃等少數球員近年來轉戰土超、意甲,而已經退役的索科洛娃當年也是轉會市場身價最高的球員。

阿塔莫諾娃

如今的俄超女排聯賽,雖然隊伍保持在10支左右,但多年來形成了莫斯科迪納摩和喀山迪納摩兩大豪門爭霸的格局,兩大豪門除了本土國手外,也會吸引高水平外援。兩支豪門也是歐冠常客,每個俱樂部都有梯隊培養,除了成年隊,還有青年隊的聯賽。年輕的新秀在青年聯賽表現突出後,會補充到成年隊,再通過俄超聯賽慢慢成長,逐步向國家隊邁進。

另外,俄超的俱樂部擁有絕對話語權,畢竟他們的聯賽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聯賽,所以俱樂部對於球員的使用非常在意。本屆世錦賽,俄羅斯女排當家球星岡察洛娃受傷後就被莫斯科迪納摩俱樂部要求退出世錦賽,回國休養,而國家隊主帥潘科夫也無可奈何。

岡察洛娃

三大賽曾12次奪冠 “咆哮名帥”卡爾波利創輝煌時代

早在1952年的第一屆世錦賽上,俄羅斯的前身前蘇聯就奪得其女排歷史上首個世界冠軍。

之後1956年和1960年兩屆世錦賽,實力強勁的前蘇聯女排完成了衛冕大業。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前蘇聯女排贏得了自己的巔峰時期,她們連續拿下了1968年、1972年兩屆奧運會、1970年世錦賽和1973年首屆世界盃的冠軍。

而在卡爾波利上個世紀80年代接手球隊後,前蘇聯又斬獲了1980年和1988年兩屆奧運會冠軍和1990年世錦賽冠軍。在前蘇聯解體後,老帥又帶著俄羅斯女排打了十年,獲得兩屆奧運會銀牌,三屆世錦賽銅牌和一屆世界盃銀牌。而在歐錦賽上,他更是實現了三連冠的成績。

由於卡爾波利經常對俄羅斯的美女隊員們咆哮怒吼,他也被稱為“咆哮名帥”。可執教前蘇聯和俄羅斯的近二十年裡,他如同鬥士般的咆哮聲,塑造了這支女排的鐵軍意志。他的咆哮,伴隨著俄羅斯女排固守多年的高舉高打的風格,成為當時世界女排隊伍中少見的一股子粗獷之風。

咆哮的卡爾波利

他時常大聲吼出“你們是怎麼打球的?”,“你這樣打球對得起剛剛去世的祖母嗎?”諸如此類的話,他也解釋過,“我是想通過大聲的吶喊,刺激疲勞的隊員,提醒他們在場上的注意力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希望他們能夠激發鬥志,戰鬥到比賽的最後一刻。”

張萍、陳忠和、賴亞文與卡爾波利合影

於是,就憑藉著這種執著,老帥卡爾波利和她的隊伍像一座大山,橫亙在中國女排面前二十年——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的李耀先到1990年世錦賽時的胡進,再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慄曉峰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郎平,一直到2004年的陳忠和……

郎平與卡爾波利合影

2004年雅典奧運會決賽被中國女排逆轉是卡爾波利在國家隊執教生涯的絕唱。賽後,獨自在走廊踱步的他選擇了退出。

可俄羅斯女排卻並未沉寂下去——卡爾波利培養的一批大將加莫娃、索科洛娃和高迪娜在兩年後的世錦賽中大放光彩,成為了這支球隊最為寶貴的財富。在意大利人卡帕拉的帶領下,俄羅斯一路衝進決賽奪得冠軍,這也是後蘇聯時代俄羅斯女排首次稱霸三大賽。

高迪娜

2010年,在庫茲尤特金接手俄羅斯女排僅僅一年後,俄羅斯又完成了世錦賽衛冕的壯舉。在他麾下,新秀科舍列娃和二傳斯塔特塞娃被推上主力,與加莫娃、索科洛娃組成了讓世界震驚的進攻組合,在決賽中,她們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奧運冠軍巴西女排。

科舍列娃

球隊八年竟經歷五任主帥 三大賽連續無緣獎牌讓人失望

可誰知道,卡爾波利退出後的兩屆世錦賽冠軍,卻是近年來俄羅斯女排在國際大賽上最後的輝煌。

當金牌教練庫茲尤特金2011年10月突然離開國家隊時,他撂下一句話,“國家隊不應該是任何人滿足野心的場地;不是教練的,也不是球員的。”

普京授予80歲卡爾波利勞動英雄獎章

沒有人知道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從2010年世錦賽奪冠後,整整八年,這支俄羅斯女排在國際三大賽上再也沒能進入前三——兩屆奧運會第五,一屆世錦賽第五,一屆世界盃第四。

倫敦奧運會上,加莫娃口中“有著問鼎奧運金牌最好機會”的俄羅斯,僅僅獲得並列第五。尤其是對陣巴西的八強賽,俄羅斯曾兩度領先,決勝局更是六次率先拿到賽點,卻依然輸掉比賽,少帥奧夫欽尼科夫在半個月後就選擇上吊自殺。俄羅斯男排主教練阿萊克諾把這一切歸結於倫敦的不佳戰績,“他把奧運會看得非常重要,我曾看到他在輸掉比賽後有多麼沮喪,他甚至可以因此一言不發。就是取得勝利後,他也只有寥寥數語,還會抽許多煙。”

奧夫欽尼科夫

奧夫欽尼科夫之後,尤里-馬裡切夫於2013年初走馬上任,帥位四年,他帶領俄羅斯兩獲歐錦賽冠軍,可在世界盃和奧運會上第四第五的成績依然不能夠讓人滿意。

2017年,短暫帶隊參加歐錦賽的烏沙科夫竟然帶隊無緣歐錦賽四強,庫茲尤特金則再度出山,率俄羅斯女排參加了世界女排大獎賽和大冠軍盃,分別獲得第九名和第四名,成績平平。一年不到,無法取得突破的庫茲尤特金就告別帥位,他的接任者是“咆哮名帥”卡爾波利的學生潘科夫……

從高舉高打到整體提速,俄羅斯女排能適應嗎?

前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女排就一直採用著高舉高打的戰術,這是她們的根本。事實上,她們比任何一支隊伍都更依賴球星的強攻實力。

在卡爾波利時代,他又給這支隊伍創造了帶有自己風格的進攻體系——以1999年世界盃奪得亞軍的俄羅斯女排為例,大主攻阿塔莫諾娃和接應索科洛娃需要承擔大部分的戰術攻和調整攻,而高迪娜是進攻核心,她在前排時候只需專心進攻,後排也隱形站位負責三輪的一號位後攻,這就成就了進攻端的“三駕馬車”。而2006年俄羅斯女排可以奪得世錦賽冠軍,加莫娃、索科洛娃、高迪娜三人進攻端的表現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加莫娃與索科洛娃

當時,依靠著“三駕馬車”,俄羅斯女排連連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可在如今世界女子排球整體提速,高快結合靠整體打球,對防守一傳小球串聯要求都不斷提高的趨勢下,俄羅斯女排多年來固守的高舉高打也受到了衝擊。

於是,在倫敦奧運會折戟後,俄羅斯女排意識到了需要改變傳統的高舉高打的技戰術風格。

2013年1月,當尤里-馬裡切夫走馬上任後,他更是表態要力爭像快速全面的風格靠攏,加快球隊的進攻節奏並且加強三人的集體攔網。

事實上,這是她們靠攏男排的一步——早在倫敦奧運會時,俄羅斯男排的打法就已經悄然向全面快速方面轉變了。而曾經早年率領俄羅斯男排奪得2005年世青賽冠軍的馬裡切夫自然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在採訪中直言,要加快球隊的進攻節奏,高效組織集體攔網加強防守,而不是再像過去一樣依賴球星的高度和力量。馬裡切夫的改變也起到了效果,在講究速度和攻守平衡的理念下,俄羅斯女排連續拿下13年和15年兩屆歐錦賽冠軍後,有所回暖。

可由於無法重現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時人才濟濟的一幕,導致俄羅斯女排出現了陣容的斷代,老將不斷征戰,年輕球員水平不足,也讓她們始終無法在國際大賽中更進一步。一個明顯的例子是,2016年俄羅斯公佈的衝擊里約奧運會21人名單中,竟然包括了三名在12年前雅典奧運會上和中國女排鏖戰五局的隊員。彼時,申申妮娜31歲,加莫娃36歲,而索科洛娃更是已經39歲。

魏秋月與偶像索科洛娃合影

人才不足也導致球隊缺乏卡爾波利時代各位置的均衡實力,俄羅斯女排往往只能徘徊在世界大賽的四強外。而隨著意大利和塞爾維亞在歐洲的崛起,俄羅斯女排甚至在向來都是霸主的歐洲賽場,都喪失了絕對的實力。

好在,俄羅斯女排還有著雙子星岡察列娃和科舍列娃,而包括沃隆科娃等實力不





風迷體育


聯賽的影響力不同。土超聯賽作為目前運作最科學的聯賽,擁有有大筆來自世界豪強的球星,比如朱婷等,能夠吸引來著中國無數球迷的關注。意大利女排聯賽也有些悠久的歷史,球星更是來自世界各地,加之聯賽運行、宣傳到位,影響力較大。反觀俄羅斯女排聯賽,雖然俄羅斯女排歷史上成績出色,但聯賽運行、宣傳較差,又沒有網羅球星,關注度沒有土超和意大利女排聯賽高也很正常。


用戶54944496013


其實主要還是觀眾的收視率。買了版權收視率上不去。沒有哪個電視臺或者視頻網站幹這種不賺錢賺吆喝的事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