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人愛上跑步怎麼辦?

雨柔2756


50歲愛上跑步,這是一件好事情!

我的鄰居王大爺跟我是跑友,也是忘年交!

他今年67歲,跑步14年,從53歲開始跑的!跑步14年真的給他帶來了太大的改變!



他現在身體好得很,一年旅遊兩次,其他的時間陪孫子,根本不需要子女操心,相比於其他老人,真的是晚年享福,別人都不能動了,他還生龍活虎!

這都是跑步運動給他帶來的好處,其實50歲愛上跑步真的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不過我們也不要大意,一定要健康的跑步,這樣身體才會好,效果才能發揮出來!



50歲的人愛上跑步怎麼辦?如何健康有效的跑步?今天我來跟大家講清楚吧!

1. 循序漸進

50歲的朋友肌肉力量比較差,身體素質可能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我個人建議採用循環往復,鞏固基礎法!

今天跑800米,明天跑900米,後天繼續跑800米,大後天跑900米,就這樣循環往復,慢慢的增加跑量,把基礎打牢固,讓身體有適應和緩衝的時間!



2. 強度和時間

50歲跑步的朋友最好不要追求跑量和速度,一切以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主!我個人建議,50歲的朋友每週鍛鍊四到五次,一次4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這樣有張有弛的跑步對身體的壓力不大,取得的效果也特別好,真正能夠做到適度運動!


3. 自我良好的感受

50歲的朋友跑步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跑步時氣喘吁吁,比較累,特別難受,那這樣的速度可能是過快了!

如果你跑步時很輕鬆,呼吸順暢,不覺得特別累,身體特別自然能夠正常交流,那這樣的速度,這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4. 學會休息和食物養生


50歲的朋友要學會休息和養生,跑步鍛鍊是一方面,休息和養生又是另一方面,這樣兩者結合,你才能收穫最好的效果,所以要吃的好,睡得好!

每天保持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油,少吃鹽,多吃高蛋白的食物,蔬菜,水果,堅果,粗糧,這樣身體修復的快,鍛鍊的效果會更好!


愛上跑步當然是好事,不過我們一定要理智的愛,千萬不要盲目的愛,一定要讓跑步給我們帶來應有的鍛鍊效果!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評必回!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50歲愛上跑步怎麼辦?恭喜你上道了!當然,你同時也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因為在跑步的路上也有詩與遠方。

我是54歲開始練習跑步的,至今也有四五年曆史了。從以前幾年的快走到跑步,從慢跑到配速的增加,從短距離跑到半程馬拉松,嚴寒酷暑,春夏秋冬,也算得上嚐盡了酸甜苦辣,體會到喜怒哀樂。

1.跑步讓人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善和提升。由於白天上班的原因,我一直是堅持晨跑,從幾百米到幾千米,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跑量,當計劃成為習慣,你的每天都會給人充滿能量的感覺。大凡跑步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跑完的酸爽,多巴胺的分泌,興奮的快感從及熱水淋浴的舒適,簡直不要太爽哦!這也許是大部分人愛上跑步的緣故吧。

2.跑步讓你的身體體檢指標趨於正常。在跑步前,一段時間裡我的血壓達到90–140,甘油三酯4.7,由於沒有高血壓的家族史,在醫生勸吃降壓藥的選擇上,我感覺還是有一搏的機會。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在快走降壓不明顯的情況下,改為晨跑一年多後的體檢,血壓降到了80–120,甘油三酯也降至1.5,體重也降了10斤左右,整個體檢表原有指標後的上下箭頭,消失殆盡,身體的心肺功能也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3.跑步讓你的生活習慣更加規律。當跑步成為習慣,成為你每週必做的事情,除了跑休時間外,一天不跑,你就會感到還有什麼事情沒做完,甚至有跑的衝動。也許是跑步的計劃性和目標性,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和帶動你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更有計劃和條理,人的意志和毅力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雖然這幾年也參加了幾場半程馬拉松的比賽,但從不強求配速和時限,快樂和不受傷才是跑步的真諦。需要友情提醒的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跑步,鍛鍊的方式千萬種,跑步只是其中的一種,俗話說得好,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心態不錯1


今年53週歲,跑步10年,開始時跑量少也就四五公里,漸漸的與跑友增加每天十公里,甚至還要多點。因愛好跑步近四五年參加比賽十一二個全程半程馬拉松賽事。隨著年齡增長,對跑步知識瞭解。本人己對參加馬拉松賽事不再感興趣。

現在我對跑步有了更多理解和感悟,人活一世就為健康,在事業,家庭,孩子各就各位,和諧相處中,健康跑最重要,遵守內心意願,依據身體各種因素,不再參加激動人心賽事,轉而想跑多少就跑多少,不追求App,每週二至三次,每次十公里,聽著手機傳來喜歡聽流行歌,在縣城塑膠跑道上或公園路上奔跑,下載咕咚軟件每隔段報2公里3公里里程數字……一路…欣賞春天桃李芬芳,夏季嬌陽似火渾汗如雨,秋天果碩果累累,冬季白雪茫茫,風景這邊獨好,排解苦悶,舒暢心情,工作有幹勁。

快哉!吾愛跑步,健康至上,

不已參賽為目的,,至為愛跑步,始終不愉相依相伴為終生。



相逢是緣165064025


50歲的年齡愛上跑步?恭喜你,又回到青春的歲月了!

正確適量的跑步有助於身心健康,延緩衰老,讓生命活得更有質量更加精彩。

50歲的年齡跑步,還只是跑步群體中的小夥子,年齡並不算大。2019廈門馬拉松最大年齡跑者86歲。在剛剛結束的無錫馬拉松,69歲的上海大爺2小時52分跑完全程馬拉松,打破了日本人保持的亞洲記錄。筆者在2016北京馬拉松還遇到一個93歲的大爺跑得比我還快。2019東山島半程馬拉松,廈門市路跑協會組織70人的隊伍參賽,其中60歲以上的大爺大媽佔了三分之一,最大年齡82歲。所以,50歲還是個跑馬的“小朋友”。

跑步除了健身,還可以結交五湖四海各個層次的朋友。熱愛跑步熱愛馬拉松運動的群體來自社會各階層。在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推動下,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因共同的興趣愛好跑步而相識的人更容易相交,大家在一起沒有功利思想,只談健康,談跑步,永遠談不完的馬拉松。

此外,50歲愛上跑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能夠跑下5公里,完成10公里,跑完一個半馬,突破全馬,再提升跑越野,超馬,跑無止境,每一次進步,每完成一次超越都讓人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每一次的征服都發揮自己的無限潛能,可以讓自己不斷超越,不斷進步。

如果愛上了跑步,愛上了馬拉松,每年能夠和跑友知己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跑馬拉松,用腳步丈量一座座城市,看遍神州美景,感受各地風情,無疑,那是跑步的更高境界,更是令人羨慕的美好生活,生命因此而更加精彩,何樂而不為呢?




助跑吧


五十歲的人,愛上跑步怎麼辦?

首先應該恭喜你,有個健康愛好的愛人!

從題主的問題中,可以看到您對愛人的關切之心,這是您愛人的福份,不經意中秀了一下恩愛哦,羨慕!!!

五十歲跑步並不晚,我也是這年開始跑步的,第一年累計跑了個2000+公里,而且當年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就破四了。與您愛人一樣初期跑者,都願意給大家分享跑步心得,這才是真正找到了跑步的樂趣,再次恭喜您,您的愛人是真正在跑步中找到了樂趣。另外還要恭喜您的是,由於跑步的原因,您愛人的體重,腰圍等指標已趨於跑者的標準。本人173的身高跑步後體重從78公斤一直穩定在64公斤。

至於您關心的跑步是否會損害他的膝關節,我想這大可不必擔心,有研究表明業餘跑者的膝關節受損情況比普通人群要好得多,簡單說來,跑步有利於膝關節軟組織的滋潤,也就是說跑步能給膝關節產生潤滑劑。到時我會轉發一篇有關文章。

另外您談到的一些數據,比如“每天幾乎要跑2萬多步,禮拜六禮拜天幾乎跑3萬步”,恕我直言,這是真正外行表達的方式,跑者是以公里計,我想您用了時下流行的步行數量來表達。就說說我吧,我每天跑10公里,每步(步幅)1米到1.2米,通常步幅在1.1米左右,十公里的步數也只有一萬步左右,但微信運動數據顯示,我通常的步數在1.5萬到2萬步。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微信計算的步數是一個人全天的所有步數,含跑步的和步行的,而且跑者戶外跑步有一定的時間在做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等,也就是說除了跑步還有跑後的恢復步行。

所以,如果您要關心到點子上,建議您多瞭解一下有關跑步的知識,即使您不跑步,但或許還能對您愛人有所提醒及幫助呢;另外跑步是要花費較多時間的,如果您能適當地參與您愛人的跑步活動中,有些疑問特別是您沒有提出來的疑問將迎刃而解。

總之,在我們跑者看來,您的疑慮都不是事(笑),您的愛人是在跑步中是真正找到了樂趣,並對身體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巴特儂跑者


(1)愛了就想長久。愛上跑步,就會想方設法地去跑。

(2)50歲在馬拉松大軍中,屬於主力軍。單從年齡的角度來說不是問題。

(3)每天2萬多步,週末3萬多步,這個量有點大啊。

(4)按照每天2萬步來計算,一個月60萬步,跑步的步幅很容易達到1米的,即便按照1米來計算,也是600公里。這個跑量不小啊。

(5)雖然說一定程度上,堆積跑量,能夠帶來成績的提高。但是畢竟我們是業餘愛好,不能把業餘時間都投入到跑步中去。

(6)要在生活,跑步,成績之間找個平衡點。

(7)有跑步經濟性,也有訓練經濟性!

(8)重要的是“有效跑量”,科學跑步,而不是有空就跑,拼命堆積跑量。

(9)除了跑,還要學,還要思。研究自己適合什麼訓練方法。

(10)以最少的跑量,得到自己滿意的成績。

(11)我去年4個月(2017.12-2018.3)的跑量都在50km左右,2018/4刷新了半程馬拉松的PB,1:33:34.

(12)今年4個月(2018.12-2019.3)的跑量都在100km左右,4個月累計460km,無錫馬拉松刷新了全程馬拉松的PB,3:18:04 。


2018年之前,我的跑量也是200+,300+的堆,但是全馬成績最好也就35x,半馬最好也就138 。

值得反思的,問題不在於量,而在於質,在於恢復。

(13)我們不是在跑步中變強,而是在恢復中變強。

(14)不推薦“跑量主義”,提倡“有效跑量“ ----提高訓練的經濟性,重視恢復,

讓每一次訓練都達到足夠的效果。以最少的跑量,得到自己滿意的成績。


跑者阿飛


不曬理論,曬行動,六零後!












52歲,每天五公里以上。一天不跑,渾身不舒服。體重從80公斤,降到65公斤啦


落雪無心語


50多歲跑步的多了,無需誇大跑步的好處,尤其是跑馬拉松,適量有氧運動的健康跑還是很好的。年齡大了沒必要爭一時一事的配速距離,安全健康跑到老才最重要?



筱王子Runner


很正能量的愛好啊;不過畢竟這個年紀了,多補鈣,跑步前充分熱身,跑步後充分拉伸;每年一次的體檢應該更全面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