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哪個更重要?

青島學大教育線上老師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孩子死在老師手裡,80%孩子死在父母手裡。

當下最重要開設家長教育學習

🍀如果把人用樹的形象打比喻:

那麼家長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幹、學校教育是枝、社會教育是葉、學生的成長是果。根深才能幹壯、幹壯才能枝繁、枝繁才能葉茂、葉茂才有果實!

🌪當今世界根本之競爭,不在堅船利炮,不在科技研發,而在家長自身的修為,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當今社會很多家長沒有智慧?因為很多家長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如何適應社會,你要知道這個社會都是要進化的,社會也是需要被別人改進的,社會也是需要被引領的!

🙆我們培養了孩子的適應力,沒有培養孩子的引領力,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社會上出現那麼多高分低能的人,成績很好缺適應不了社會的人,或者能夠適應也是凡夫俗子庸俗之輩!

你愛自己的孩子嗎?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你的孩子收到你的愛了嗎?為什麼很多家長感覺付出了很多,孩子內心感覺到的是壓抑?為什麼很多孩子來到人間都是一場災難,一個個無辜的靈魂飽受愚昧父母的摧殘?

🔆父母對孩子愛的多不如愛的對!擔心孩子,懷疑孩子就是在消耗孩子!對孩子真正的愛就是無條件的相信他,因為他是你的基因,連自己的基因都不夠相信怎麼做合格的父母⁉

💠不曾對孩子的靈魂有過關懷,何談對孩子有最大的愛,不曾聽過孩子靈魂的吶喊,如何配得上那一聲偉大的爸媽‼

————


陝西西安邢文宇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哪個更重要,筆者只想說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礎,包含了性格、習慣、情感等方面。學校教育是系統,專業的教育,包括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等教育。這兩者教育都同等重要,它們是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的,在孩子教育中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站在這個問題的角度,筆者做一個延伸,那就是“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怎麼突顯家庭教育的最大效應,基於此,家長該怎麼做呢?


當孩子被送進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有的家長感覺是無比的輕鬆自在,認為終於可以不用管孩子了,孩子教育的問題可以交給學校,交給老師了,孩子教育這事兒已經萬事大吉了。然而這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是錯誤的,是暫時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孩子教育的這條道路上,對於廣大家長們來說,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啊!任重,足以說明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面臨的頭等大事,意味著要投入大量的心血,不能麻痺大意,家長肩上的擔子千斤重。從備孕,孩子出生,科學育兒到孩子入學入托,哪一件不是大事啊?在各位家長看來,肯定件件都是大事。道遠,足以說明孩子教育的道路很長,離家長期望的目標還有距離,在孩子教育的這個問題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一、不要做孩子教育的“甩手掌櫃”

“甩手掌櫃”在這裡是喻指將孩子送到學校後,對孩子的教育不操心,不用心的家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成才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教育。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所起到的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的。在家裡,孩子有家長的引導教育;在學校裡,孩子有老師的教育教導;進入社會,有社會環境、事物的教導。家庭教育最基礎,也是最直接的;學校的教育最系統,也是最不可少的;社會的教育是最全面的,也是最延伸的。

家庭、學校、社會這三個層次的教育應該是相互交融和相互配合支持的,都將貫穿於孩子的學習成長之中。所以,家長們不要做孩教育的“甩手掌櫃”了,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家長有責任,有義務,更要義不容辭的參與全程,不能或缺。


二、育人先育己,家長要自我學習,提升教育孩子的水平

育人先育己,說的就是要教育別人,首先要教育自己,把自己提高了再去教育別人,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各位家長再明白不過了,關鍵是又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呢?

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時,家長也要跟著一起學。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水平不斷的提高,一些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問題出現了,再靠我們以前的傳統思維已經不管用了。再不通過學習改變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孩子的教育怎麼能做好呢?現在小學的一些題目不會做的家長比比皆是。

家長們,不要一直給自己的孩子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給你自己說一次吧。

家長學什麼呢?筆者給出一些建議:

1.學習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分析和解決方法,結合孩子情況和自身教育的問題,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找準孩子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圍繞孩子的興趣愛好,學一點東西,讓自己和孩子可以有共同的話題,增進親自關係;

3.學點心理學知識,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有極大幫助,幫助你走進孩子的世界,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然後對症下藥,引導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4.學點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幫助孩子解決疑惑,讓你在孩子心中覺得靠譜;

5.以家長的學習去感染孩子主動學習。

三、家長要率先垂範,做好孩子的榜樣

榜樣激烈的效應是巨大的,特別是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家長的榜樣效應起著重要的作用。

孩子喜歡模仿,孩子的行為語言驚奇的和大人相似,或者孩子像大人一樣去教育大人,孩子的這些表現可能有自己的認識,也有可能是模範家長的結果。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講原則,講真善美,以自己過硬的作風去影響孩子。

所以,當孩子送到學校教育時,家長要做的遠不至於筆者所寫的這些。量體裁衣,自我剖析,尋找短板,讓自己更完善,讓教育孩子的問題更加得心入手!


育兒小當家KING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還有社會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都很重要。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節選)

就我個人覺得,家庭教育佔主導作用,現在都提倡素質教育,培養自己的小孩,作為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從小到大一直影響著孩子。教孩子怎麼有禮貌,怎麼愛國,怎麼做事等等,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這一點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家庭只是一味地注重成績反而忽略了道德素質教育,把孩子完全託付給學校,其他的都不管了。這種觀點以及這種方式都會讓孩子出現很多問題,即使成績再好,不會做人也無濟於事。而且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很重要。最近的北大學子弒母案,17歲少年因和學生打架,母親說了幾句跳橋的悲劇。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反思,孩子成績再好,不懂的做人,那跟有智慧的行屍走肉沒啥區別。所以也希望各位家長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學習,多和孩子溝通,多學習家庭教育方式,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成績不好的孩子不一定是教育失敗的孩子。但是不會做人缺少家教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好,也是個教育失敗的孩子。




小吳物理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而已!在小學階段,一個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來自於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此階段的孩子,作為父母一方面能夠引導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注意是培養孩子的人品、性格、情商的培養,這裡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掌握學習方法,另外一個方面著重培養孩子的忍耐力,抗挫折能力,還有就是自律能力,以及明辯是非的能力、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能力,當這些能力在小孩的腦海中🈶️深刻認識和體會之後,那麼小孩子在上初中、高中和大學,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再也不要家長和老師為之付出太多的心血,因為孩子的所做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按照我們預定的方向走下去,此時老師和家長只是稍微引導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現的偏差,孩子經過🈯️點,一般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航向,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人生成長過程的磨練,他們逐漸走向成熟,這是一個人一生不可多得的一筆精神財富,然後他們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力拼搏,最後達到勝利的彼岸!


淨清情靜


《好家庭勝過好學校》

很多父母總是抱怨自己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沒出息”、“太懶惰”。建議,在你數落孩子之前,首先應反思自身。

哈佛大學一個課題組調查了100個孩子家庭,發現:“好家庭”和“壞家庭”的區別一目瞭然,並用八張圖總結出來:

結論: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水平決定著孩子發展的高度。

一、對話與溝通

二、安全

三、表揚與指責

四、愛的表達

五、言傳與身教

六、陪伴與放養

七、民主與和諧

八、鼓勵與懲罰


伊水緣


總體上來說,家庭教育應該重於學校教育。什麼樣的家庭就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素質往往決定孩子的素質。(除去遺傳因素,就是家庭教育了。)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也不是絕對的。學校教育只有同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率。


1450254188


客觀的看都重要,這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單存的討論這兩個角色的話,家庭更重要,基礎教育基本都是在家庭裡完成的,先入為主,從開始灌輸了什麼樣的教育理念,絕大多數會是什麼樣子的娃兒,雖然在後期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一些不太優秀的地方,但是大多數都是家庭教育為主,主導著孩子一聲!


小良哥843


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的教育是社會的過渡期,如果家庭教育沒有教育好,學校教育沒有教育好,遲早是會被社會教育


多元多維


人的哪隻腳重要?家校教育同理。懶得寫那麼多字。😁😁


聽雨穿林1


對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佔70%,社會教育佔20%,學校教育佔10%.可惜很多人,都把學校教育當成主要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