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你見過年齡相差最大的二胎是多少歲?

寶媽成長曆險記


五一去郊區遊玩,住在一家小別墅式的農家樂裡,第一天只有我們一家住宿,很爽,以至於第二天去玩了其他地方之後,娃還是吵著要回到第一家去住。我們就一路奔行又回到了那家。

下午時分,一行四人也來住宿。一個年輕女孩抱著一個非常小的寶寶,大概1歲多,我很喜歡小孩子,就在樓下逗了逗那個小傢伙,因為一直是那個年輕女孩在抱,後來是爸爸在抱。一直以為小傢伙是那個年輕女孩的baby,後來另一位女士洗完澡出來在客廳和我聊天時才知道,她才是媽媽,年輕女孩是她的大女兒,小傢伙是她的小兒子,兩孩子相差了20歲。

這是我見過的兩孩子相差年齡最大的家庭了!

還是有點驚訝的,也很佩服這位媽媽有勇氣生二胎。這位媽媽說在生二胎之前也和自己大女兒溝通過,可能以後房子啊,家產啊,都不會只給她,而且很可能她還需要照顧老二,大女兒很是通情達理,說沒關係。

之前身邊也有相差十多歲的大寶和二寶:兒子幼兒園有一個同學家裡大女兒和二女兒相差了18歲,大女兒已經出國留學了,二女兒還在上幼兒園,據說大女兒和二女兒也經常是爭吵不休,大女兒會打小女兒。

其實,在郊遊時遇到的這家有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是很睿智的,就是在大寶已經比較大了時,要事先和大寶商量一下,大寶和二寶是相親相愛,還是相愛相殺的多,主要還是在於父母生之前的溝通還是有事後的引導。

如何讓大寶和二寶相親相愛而不是相愛相殺?

首先,在生二胎前就要和大寶溝通好,特別是大寶已經比較大了時。

像上邊這位媽媽做的就很好,先是和女兒把所有的現實情況都說一下,包括房產,財產以及之後爸爸媽媽老了,老二可能還沒有成年,作為老大可能還需要照顧老二這些情況。

有很多孩子的確比較自私,會不允許媽媽要二胎,但是大多數孩子還是心思單純,也願意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對於他們來說,所謂財產房產等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有親人更重要一些。

特別是爸爸媽媽會教育,更有人情味的孩子們。

其次,和大寶商量之餘,自己也要考慮實際狀況。

要生二寶,媽媽需要照顧孩子,肯定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爸爸的經濟情況能否支撐整個家庭?媽媽如果一直是上班,心理落差會不會很大?家裡老人是不是也需要照顧?

記得在一個帖子裡看到一個媽媽說,老公脾氣特別不好,自己每天只能忍受,很想離婚,但是手上有三個孩子,又捨不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網友們紛紛質疑她說:既然老公脾氣這麼不好,為什麼還要生3個孩子,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虐嗎?

確實,很多家庭可能就是頭腦一熱,或者也根本什麼都不想,還有的家庭是希望通過生2寶,3寶來緩和夫妻關係,就生了,但是如果家裡環境根本不好,爸爸媽媽總是吵架,有可能生了之後發現夫妻關係更緊張了,因為小孩子需要吃喝拉撒,需要人陪,久而久之可能就會吵架拌嘴。

前陣子的新聞,有位寶媽帶著三個娃娃跳河自殺,因為只有她一個人在照顧,已經開始有抑鬱症的傾向,但是身邊人都沒有覺察,有句話說:我已經抑鬱得發狂,你還以為我矯情。

所以說,生二胎不光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也是家庭所有人的事情,不能把所有的重擔都擔在媽媽身上。


jason媽咪有辦法


現在全國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你見過年齡相差最大的二胎是多少歲?

我來先講一個我遇到的一件挺尷尬的事情:給女兒報了一個舞蹈班,有一次遇到了一個同樣送孩子來跳舞的家長。我一看年齡挺大的,我就叫阿姨,可能是因為不熟悉這位家長也沒有說什麼。後來發現我女兒和她家的孩子在同一個班級。有一次兩個人在一起玩,那個小姑娘跟女兒分享了一個麵包。我就引導女兒道謝,女兒說:“謝謝奶奶和姐姐”,這個時候我叫“阿姨”的她說:“這是我女兒,我是她媽媽,不是奶奶。”瞬間尷尬的不行,趕緊說抱歉

現在幼兒園裡面,還真的很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奶奶非常的年輕。有的媽媽像奶奶一樣。一般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會根據自己看到的像什麼,就直接說出來。把奶奶叫成阿姨,人家會很開心。但是如果把媽媽叫成奶奶,這就尷尬了。

為了避免尷尬,我們一般會這樣問:“您好!請問您是孩子的什麼?”

目前見過頭胎和二胎相差20多歲的,有一個小男孩兒剛剛四歲,他的姐姐已經結婚生子了。

為什麼很多家庭頭胎二胎相差年齡比較大?

1、現在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70後甚至是60後都開始加入了二胎的大軍。老大已經長大,不用再操心了,剛好二胎政策開放,以前是政策不允許,現在是政策推廣。還是有很多家庭都比較喜歡孩子的。

2、家庭經濟穩定。一般到這個時候。老大已經可以自足了,家庭經濟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沒有任何壓力。

3、空窗期。也就是我們說的,大的已經大了。不再像小孩子一樣粘著父母。而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比較孤單,這個時候就想著要一個小寶寶來帶一帶!

(圖片來源網絡)

大家都來說一說你們見過的:

頭胎和二胎相差最大的歲數有多少?有沒有因為這個原因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情?


笑笑媽談育兒


我們四個朋友在打麻將!其中一個年大的,50多的,他兒子過來要他剝果凍給他吃!麻將就停下來等那哥們給他兒子剝果凍!趁這空檔,下手那兄弟就說話了!李哥!那哥們停下剝果凍的老手說,兄弟,啥事!那夥計就說,李哥,你將來享不到你兒子的福了!那兄弟頓時臉都綠了!一聲不哼!那夥計看到這哥們不哼聲,又叫李總,你將來真的享不到你兒子的福了,不信我算給你看,那夥計舉起臭手一五一六的數起來,七十多歲,兒子才二十,還的養兒!運氣不好,,七十就掛了!享啥事!旁邊那李總老婆笑的直哈哈哈哈!那兒子就是那所謂的老婆小三生的!他大老婆的兒子都結婚生子了!最服的不在這?他大小老婆幾個,關係還超好!過年在他家吃飯,他大老婆說,去把三兒(小三生的小孩)接過來吃飯,我想他了!沒辦法,不服不行!孫子比兒大不牛叉,牛叉的大老婆心甘情願帶小老婆生的小孩!


雨田206070568


我是來自農村的。我們家有個隔壁鄰居,六五後,有一雙兒女。大的是女兒,今年已經三十二歲,女兒旳兒子也已經十歲了。七年前的一個夜裡,二十一歲的兒子出了車禍,全家人痛不欲生,夫妻倆對未來的一切都沒有了盼頭。爺爺和奶奶更是悲傷,隔三差五就哭,數瓜數喇叭的,什麼有兒無孫,實如斷根。又什麼前世作孼了,如今絕後了。夫妻倆越想越難受,於是,請醫問藥,功夫不負有心人。按他講,也是祖宗保佑的,在2014年8月份,也就是50歲的這年,生了個健康的男孩。不用說親戚朋友了,就是所有的原生產隊,家家戶戶,喜煙喜糖,還要去喝喜酒,那鞭炮放的……現在已經5歲了,在託兒所上小班,老婆接送。老頭在工地苦錢,歡天喜地,可樂呵咧。這舅舅比外甥還小五歲呢。姐弟相差27歲。這差距是不是夠大的!


大天


那會兒我在一個超市裡工作,經常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的帶著一個剛會走的小孩子來買東西,剛開始一直以為那個女的是小孩子的媽媽,後來才知道是那個小孩子的姐姐,兩人年齡差了整整的二十二歲。



還有一個是我以前的同事,才剛結婚兩年,那時候剛懷孕三個月,但是那段時間每天都看她情緒特別差,跟家裡打電話時的口氣也比較衝,原來她的婆婆也懷孕了,她婆婆當時已經快五十歲了,她老公和她同歲,兩個人都是28歲,她心裡一百個不願意她婆婆把孩子生下來,但是最後她婆婆還是生了,和她的孩子同歲,貌似從那以後她和他老公就從婆婆那裡搬了出去,而且再也沒叫婆婆一聲媽,也難怪,有個和自己的孩子同歲的小叔子,這輩分也是真夠亂的了。



你們見過年齡相差最多的二胎是多少歲呢?歡迎一起討論喔!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 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前兩年,參團到巴厘島去旅遊,在機場時,導遊把大家集合在一起介紹認識一下。

有對夫妻,男的有六十多了,女的也應該五十六七歲的樣子。他們帶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導遊按家庭分組,我們自然理解他們一家是爺爺奶奶和孫子。因為他們不會自助辦登機卡,我女兒邦他們辦理時,我還多嘴說了句:爸媽沒空來嗎?讓你們帶孫子出來玩。那夫妻倆說:他們要上班呢。

然後大家一起相處了幾天,有天上車導遊點人數,發現少了一個。最後被我發現那小孩、就在車下面周圍轉來轉去,根本就沒上車。我直接對那兩夫妻說:你孫子沒上車,你們竟然沒發現。

導遊下車把那小子揪上來,然後對那兩夫妻說:看好你兒子。

我對導遊說:那是孫子。

因為我們和導遊都坐前排,而那兩夫妻他們坐最後一排。

車開了之後,導遊就轉過頭來對我說:那是他們的兒子,不是孫子。

我驚呆了,說:不可能吧?

後來在下一個景點,大家分散走都有點距離。我又很八卦的問導遊有沒搞錯。導遊說沒錯,所有人的關係名單裡都寫清清楚楚的,是父母與兒子的關係。那大叔曾說過,家裡有一個女兒,外孫和兒子同歲。

細細想來,怪不得我們幾天來還真沒有聽這小子,叫爺爺奶奶。想來也是怕尷尬,不想給大家知道那是爸爸媽媽呢。

真暈……


遺失在風中的塵埃


我見過年齡相差最大的二胎是姐姐24歲上研一,弟弟剛剛出生,那時媽媽是48歲,絕對的高齡產婦,這個女人是我樓下,用她自己的話說:“拼盡老命,也要生一個男娃”。

7年前,這位阿姨44歲,就曾懷過一個女娃,不知道什麼原因,孩子沒能活下來;3年前這位阿姨終於早產生下了男娃,實現了兒女雙全的人生夢想。有了兒子是甜蜜的,但是自己帶娃是艱辛的。由於她和丈夫雙方的父母都已過世,丈夫還要上班養家餬口,帶娃的重任就全落在她一個人肩上。時常聽到孩子的哭聲,時常能看到她在樓下抱著孩子,腰已經彎了很多,每次問她吃飯沒,她都會說孩子吃飽了,言外之意是,她自己還沒吃飯呢!院裡新來的門衛不知道情況,就問她:‘怎麼不見孩子的爸爸媽媽帶孩子?’那時,這位阿姨只能尷尬的笑笑。

每次我領孩子下去玩,我家大兒子比她兒子還大好幾歲,我喊她阿姨,她兒子喊我嫂子,喊我兒子哥哥,這個輩分簡直一團錯亂。

現在她家兒子上幼兒園了,這個阿姨儘量往年輕打扮,生怕別人說她是孩子奶奶或姥姥來接送孩子。阿姨的女兒研究生畢業後留在了外地,幾乎見不到回來。據說,當時她的女兒堅決反對她要二胎。

我不知道這位阿姨為什麼有如此大的毅力要生男娃,但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是一回事,關鍵在教育!育兒的路上,她還需要打起精神,重新再來!


瑞媽銳言


昨天去租房子,租客是做工程的,幫老公的員工租住所,聊天中她說下個月就抱孫子了。我和中介都驚呆了,問她多大了,說50歲了,我們簡直不信,因為她真的太年輕了。問她是男孩女孩了嗎?她說:“老頭不敢看啊,怕是女孩接受不了。”然後中介就打趣她說:“兒子生不出來孫子,你就告訴他,媽媽再給他生個小弟弟。”哈哈哈,這個阿姨說:“你還真別說,前兩年他爸真有這想法哈哈。”


隨著二胎開放,也真有很多人加入進來,我見過的多數差距大的也就是7、8歲,有一個身邊的差12歲的。他們夫婦其實原先就想要倆孩子,但沒讓生啊,突然開放二胎了,也是糾結了一段時間,也問過大寶的意見,孩子也很想要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於是就下決心生了,生完之後就回家全職帶娃了,覺得突然間忙碌起來都好幸福,大寶回家也會第一時間先跟小弟弟玩一會兒再幹別的。


再追溯到以前了,老公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就為了生兒子,快50了終於生了,小兒子和大姑娘差了20歲,大姑娘都結婚生孩子了,小兒子才上幼兒園。這個親戚年齡真的有點兒大了,就不說出門總被認為是孩子奶奶吧,就自己身體真的跟不上,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覺得鬆一口氣的感覺,家裡生活條件也不好,老兩口也是幹不動了的感覺。現在也總得依靠女兒貼補。

其實要二胎沒問題,年齡差也沒什麼,就是建議量力而行,結合一下自己身體和家庭負擔情況,別因為再生個孩子讓家庭一點幸福感都沒有了,精力再跟不上,後期的養育都是問題。三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身邊年齡相關最大的二胎是差了十八歲,也就是說,老大上了大學,老二才出生。兩人差出了一代人!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60多歲的媽媽張女士,獨生子34歲時因車禍不幸喪生。

後來,夫妻倆嘗試試管嬰兒。67歲的張女士懷上了雙胞胎,再次當上了媽媽,雙胞胎出生時,與死去的大兒子整整相差了35歲。

在情感上,非常理解失獨母親的心情,理智上,真的不贊成67歲的她再次懷孕當媽媽。

67歲,無論孕育還是生養,都是個難題。這個年齡照顧孩子, 教育、撫養力不從心,無法很好陪伴孩子,無法給予孩子切實的幫助,何況是雙胞胎,比撫養一個孩子的勞動量要翻番。

母子年齡相差太大,兩代人的溝通交流無法順暢進行,對孩子來說,真的不公平:不能像其它孩子一樣,和媽媽盡情嬉戲、玩鬧,如果父母身體不好,生病住院,更無法保障孩子的生活不受影響。

曾在網上看到,年近60的李女士和張女士一樣,也是獨女早亡。為緩解喪女之痛,李女士嘗試試管嬰兒,60歲那年,成功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七年過去了,兩個女兒漸漸長大, 上了小學,可李女士年齡增大,身體素質大不如前,她擔心自己離開後,兩個女兒沒有親人照顧,想到孩子的未來,她表示不如不生!

李女士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哪一天李女士離開人世,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生活真的會一團糟,孩子會過早地承擔本不該承受的生活重擔。

60多歲生養孩子,真的不適宜。

如果真的喜歡孩子,完全可以把對獨子的思念和愛,傾注到其它有需要的孩子身上,比如福利院的孩子,或者希望工程需要幫助的孩子等。

愛孩子不單指愛自己的孩子,當然也包括愛別人的孩子!

所以,如果想要二胎要趁早,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要讓老大老二的年齡相差太大!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現在全國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你見過年齡相差最大的二胎是多少歲?

這個問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有些人50歲左右了,二胎政策放開後,也紛紛加入生育二胎的大潮。二胎政策是放開了,可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來生育孩子,女人生孩子的最佳年齡是24-30歲左右,最好不要超過35歲。年齡越大風險越高,越年輕生的孩子越健康。

今年過年,我遇見了一件奇怪事,在過去不算怪事,可是放到現代社會,就覺得稀奇。我嫂子她姑姑今年都49歲了,今年生了個二胎,她的大女兒都23歲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女兒和兒子相差23歲。我過年回家碰上,還以為是她孫子呢,結果是她生的兒子。二胎還好是兒子,總算圓了她的兒子夢。這種感覺好彆扭啊!

快當奶奶的年齡了,又當媽媽了,老實說,年齡相差太大對孩子和大人都沒有好處。孩子上學,你送著去上學,別的媽媽都很年輕,而唯獨你看上去很老,孩子現在小還罷了,慢慢長大就會有想法,對孩子以後的性格的塑造或多或少有影響。年齡大了生孩子對自己也沒有好處,首先精力趕不上,累病了得不償失。其次,孩子上大學的時候,你都進入古稀之年,很難想象生活的境況。大家說我說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