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鼓勵或獎勵孩子?

摯愛144260600


很多時候用獎勵教育孩子,立竿見影,可是次數多了,獎勵好像就失去了作用,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怎樣正確地獎勵,讓其發揮最大的功用呢?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喜歡用物質獎勵來收買女兒。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既然一個棒棒糖能讓孩子聽話,我為什麼要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或者怒氣衝衝地打她一頓呢?”

比如,朋友的女兒很喜歡畫畫,為了讓她堅持下去,朋友每次都會給女兒一點物質獎勵。可是後來,女兒變得好像對畫畫失去了興趣。每次畫畫前,都會和媽媽討價還價。

媽媽說:“你乖乖去畫畫,畫完獎勵你一個冰淇淋。”

女兒說:“不行,你不讓我先吃冰淇淋,我就不去畫畫。”

最後,朋友屈服了,讓孩子先吃冰淇淋。可是即使這樣做了,孩子在畫畫時,依舊很不認真。朋友不禁問了:“難道獎勵孩子錯了嗎?”

不僅是我這個朋友,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疑惑。當我們依賴於獎勵時,會一不小心就破壞了孩子的內在興趣,讓孩子變得沒有獎勵就不願意行動。

但是,當我們放下獎勵,讓孩子去做他不感興趣的事情時,又好像很難實現。沒有內在動力,還不給外在獎勵,孩子怎麼可能堅持下來呢?

所以,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應不應該獎勵孩子,而是應該在什麼時候獎勵孩子,讓獎勵發揮預期的效果。

之前我在北京工作時,偶爾會去住在中關村的表嬸家坐坐。有一次,我去表嬸家玩時,發現他們全家人都一副特別嚴肅的樣子,眼睛直盯盯地看著掛鐘。

到底出了什麼事?我心裡特別納悶,坐了一會兒,就感覺特別不安,想著我可能會打擾到他們,就提出告辭。

表嬸這才解釋說,梵高的畫作要在北京展出了,他們想帶著孫女去看,所以正等著在網上申請畫展的入場券呢。

我知道,表嬸的孫女陽陽平時特別喜歡畫畫,為了鼓勵她,表嬸他們也是經常帶她去看畫展,而陽陽也是在他們的鼓勵下,繪畫水平突飛猛進。

在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他已經有了足夠的內在驅動力,我們就儘量不要用物質激勵他。可能的話,可以給孩子一些相關的精神獎勵,從精神上讓他更富足。

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體會,想要幫助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養成必要的習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在孩子沒有內在驅動力的時候,我們要怎麼通過外部的獎勵來鼓勵他呢?

依依玩過玩具後,總是不願意自己整理玩具,媽媽做制定了一個獎勵表格,收拾一次玩具,媽媽就畫上1朵小紅花,集齊4朵可以帶她出去玩一次。

依依為了能多出去玩,整理玩具時變得非常積極,而媽媽也在一旁向她灌輸收拾玩具的好處:“玩具整理好了,下次想玩時,一下子就能找到,多好呀。”

而且,每當依依堅持了一段時間,媽媽還會從品質上誇獎她:“你已經堅持自己整理玩具4天了,真棒,真的懂得堅持,也很獨立。”

這種獎勵持續了兩個月,而依依也養成了收拾玩具的習慣,此時媽媽的獎勵也逐漸減少,而依依整理玩具的行為,依舊得到了很好的鞏固。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本來很喜歡做一件事,但是隨著難度的增加或者練習的增多,孩子產生了畏難心理或者感到枯燥,想要放棄時,需要外部獎勵強化動機。

碩碩進入幼兒園中班以後,我發現,他新換的衣服上,總會出現一張貼紙。一開始,我以為是不小心粘上的,想要幫他撕下來,結果他立刻制止了:“哎,你別撕呀,這是我們老師獎勵我的。”

一問,我才知道,原來班裡最近開始接觸一些比較複雜的手工活動,為了鼓勵大家好好學習,每當有小朋友可以完成任務時,老師就會在他們的衣服上貼一張貼紙。

我當時就想,在我們幫助孩子戰勝困難時,也可以借鑑這種方法,只是當孩子熟練以後,要注意及時培養他的內在動力,激發他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治標治本。

總結一下,當孩子能愉快地做一件事情時,我們就儘量不要用物質獎勵破壞他的內動力;而當孩子缺少內動力時,我們就給一些額外的獎勵,底線是獎勵只能是輔助,決不能因此代替內動力的養成。


小燦親子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鼓勵!

就在今天我女兒又開始情緒小波動,對未來的路很迷茫,覺得11年級課業多,活動多,還要標化考試,想想覺得很難,像在泥濘中走路,無法自拔。

我耐心地開導她,困難總是會有的,踏下心來,走好眼前的路。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有意義就好。忙不過來時,分清輕重緩急,重要的,棘手的先完成,其它次之。遵循這個規律,不拖沓,不應付,保質高效完成,時間長了,定會理清思路,學有所獲。

提醒一點:在她發小脾氣時就讓她爆發,耐心地傾聽,用暱稱呼喚她。談心結束後我對女兒說小洋洋,這回舒服了吧!順時她眉開眼笑!她回應其實我什麼都懂,就想和媽媽撒撒嬌。一片疑雲飄走了!

我們由於是視頻手觸模不到,如果孩子在身邊,輕輕地撫摸他的頭,抱抱他,利用肢體語言互動交流,再加上暖心地語言鼓勵效果更好。

至於表揚獎勵孩子,不用承諾式的獎勵。應該細心觀察孩子,喜歡什麼,當他有進步或表現突出時及時的給予物質獎勵。比如他喜歡讀書,就送他書籍,喜歡畫畫就送他畫筆,喜歡彈琴就送他著名的鋼琴曲,喜歡運動就送他運動鞋,女兒愛美就送漂亮衣服,蝴蝶結等等,總之要投其所好!要掌握分寸,不能經常性獎勵就失去了激勵的作用和意義。

希望能夠幫到您!





洋妞在美國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讚揚,而且,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的鼓勵是不可省略的。我的女兒八歲了,我說說我是如何鼓勵孩子的,比如她表現好的時候,我很少會說:你真棒,你太棒了,你真厲害,我覺得這些話用處不大,我會把孩子做的事情重複一遍,比如說,女兒你自己能把書包整理的整齊有序,進不了很多呀!比如說,女兒你知道看著弟弟不讓他摔著,能夠保護弟弟了。這樣的陳述事情會讓孩子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哪裡做的好,為什麼會受到表揚。這樣時間久了,孩子也會慢慢的形成這些習慣,也會像父母那樣分析問題。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是我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相互交流,謝謝!


兒童禮儀教育


關於鼓勵或獎勵孩子。我的理解是:看年齡段,不同年齡、不同性別,所採取的方法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無非就是物質上與精神上。

我看到比較常規的辦法就是達到多少分就獎勵買"肯德基"、"麥當勞"或外面吃大餐之類,或者直接獎勵金錢,或購買玩具、學習用品等等,這些可以歸結為"物質獎勵"。這種在一定的情況下直觀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孩子們為了達到他們心中的"目標",努力學習去達到設定的目標。但壞處就是萬一有一天沒有"物質"作為基礎呢?是否就沒有動力呢?尤其是"讀書學習"最終的目標是不是"變味"了呢?

另一種是"精神方面"的激勵,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也是為了增加幾朵"小紅花"而認真學習,態度端正,積極參加勞動,無私、主動幫助其他同學,長大了為了獎學金而努力學習,尤其是學校某些榮譽稱號。目的是老師、同學的認可,更是給自己所付出一個交代!

記得當年思想家王陽明讀書時期老師問同學們讀書為了什麼?大部門同學回答:賺大錢,當官,唯獨王陽明說,為了做聖賢,得到老先生的青睞。中國的開國元勳之一週恩來更是以"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正是這目標激勵他成為我們敬愛的總理。

所以對孩子的獎勵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為輔。謝謝!





鄭能量達人


非常有幸回答到這個問題。我專注於中西方文化和教育,通過兩者的比較去解答到這個問題。

當孩子們做對事情,作為父母想要獎勵孩子。孩子們不僅通過嘉獎得到鼓勵,也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去加強和規範孩子的行為意識。

獎勵可以分為四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社會活動獎勵。

(1)通過父母的行為獎勵孩子,比如跟孩子擊掌,拍背,摸摸肩膀和頭,擁抱和親吻,給個大笑臉之類的,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行為非常開心和支持。

(2)獎勵額外的父母時光。孩子表現好,可以贏得父母一次難得相聚的時光,比如放學後一起和父母踢足球,晚安前的睡前故事講述,帶孩子去看喜歡的電影,和孩子過家家等。

(3)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可以獎勵他和朋友相聚的次數。比如週末需要待在家裡,現在可以週六與朋友相約去踏春或是遊玩。

第二種方式是獎勵物質。

(1)允許孩子選擇特別的午餐。讓孩子選擇外賣或是在家做大餐的方式,讓孩子做抉擇,孩子會非常享受自己當家做主的感覺,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享受美食。比如平日裡,家裡嚴禁吃外賣,可以破例全家下館子擼串。

(2)引導獎勵物質的方向。不僅僅是玩具還有獎勵學習用具,比如鉛筆,書本,尺子,筆記本之類的,讓孩子有意思這些學習用具也可以通過獎勵得到。

(3)獎勵孩子喜歡的東西或是活動。比如拼裝樂高,蜘蛛俠的玩具等等。

(4)獎勵孩子現金。比如做家務,按時完成自己的事情一週就可以得到10元不等的獎金,建立孩子的金錢觀,學會如何賺錢和存錢。

第三種方式是口頭表揚。

(1)鼓勵孩子學會自我評定表現。父母用“非常棒! 好孩子!這個對了!”來表揚孩子,還不如引導孩子描述自己的表現去評價自己的表現。父母可以說“你看起來很開心這樣子做”“我非常高興你這樣表現,你對自己很高興哦”父母鼓勵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決定,好過比父母直接誇獎。

(2)具體化表揚的內容。你很棒!哪裡棒?怎麼棒法? 這是溝通的有效方式,需要父母加強溝通的技巧。比如孩子畫很好,父母可以說我喜歡你選的顏色。比如孩子學會分享了,父母可以說非常感謝你今天和朋友們分享了, 我想你的朋友會非常感謝你的。

(3)表揚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表揚孩子。不要評論自己孩子好與壞,只有某個行為是好還是壞。

第四種方式是有效果地呈現孩子的行為。比如建立可視化的圖表,讓孩子更清晰自己的行為結果。國外有一些表格可以讓大家參考。

此外,獎勵孩子也要分年齡階段,學齡前兒童可以用貼貼紙方式獎勵孩子,小學階段後的兒童獎勵方式需要更換成可以延遲晚上睡覺的時間點,增加每週看電視的時長等~





修與英文世界


無論你的孩子多大了,你的讚美和鼓勵會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有時候必要的獎勵也是很有用的,特別是你想鼓勵他的良好行為表現。

讚美

讚美是當你告訴你的孩子,你喜歡她的某些行為。這樣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分辨那些事好的良好的行為。

描述性的讚美是當你告訴你的孩子你喜歡它到底是什麼。例如:你今天畫的畫真好看啊,特別是那棵樹!描述性表揚能促進自尊和自信建立。

你可以讚美孩子在不同年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你可以讚美孩子離開幼兒園時,主動和老師們告別。你也可以讚美青少年回家在商定的時間,或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開始做作業。

鼓勵

鼓勵和表揚告訴孩子繼續努力。

表揚可以鼓勵孩子為更好的完成目標而努力。你可以完成目標之前和期間用鼓勵來幫助孩子更好的完成目標。例如,“告訴我你可以把你的玩具收起來”或者“我知道你擔心考試,但你努力學習。不管結果如何,你努力做就是最好的”。

有些孩子,特別是那些不太自信,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鼓勵。鼓勵對於稍大些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獎勵

獎勵是一個良好行為的循環。這是一種說“做得好”你的孩子做了好事後或一個好行為。你可以獎勵一個吻或一個擁抱,也可能是一個驚喜或額外的特權。

獎勵會使你的表揚和鼓勵變得更為有效。大多數行為是受結果的影響,所以當你獎勵孩子這種的行為,這種行為很有可能在未來再次發生。

如果你想使用一個結構化的方法來獎勵,您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張圖表來告訴孩子做了什麼事可以得到什麼獎勵。

用讚美來改變行為

您可以使用讚美作為一個工具來幫助改變不好的行為,代之以理想的行為。

第一步是看的時候,你的孩子表現出你認為是良好的行為。當你看到了這個行為,或其他你喜歡的行為,需要立即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後告訴你的孩子你喜歡什麼行為。你可以讚美孩子,鼓勵他繼續努力。


沐溪寶貝


謝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就我個人的教學經歷來看,小學生1-3年級學生最喜歡收到表揚和鼓勵。比如一次上課比較認真了,老師表揚他了,他會非常開心;一次作業做的比上次好了,老師獎勵一顆糖可以開心的非常激動。4-6年級後學生認知度提高了,如果老師說獎勵什麼東西,他們的動力和熱情就沒有1-3年級那麼高那麼積極。會覺得老師又在忽悠我們了,一顆糖就想打發我。我覺得有這種想法也實屬正常,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要求也在慢慢的提高。

初中和高中需要的鼓勵大於獎勵,因為他們自我意識很強了,瞭解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考試失敗的時候,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將會是孩子不氣妥再接再厲的動力。

其實,人的一生都需要鼓勵。出來工作後,找工作難找到處碰壁或者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創業失敗了,失戀了等等都需要身邊的朋友和親人的鼓勵。這些言語也好行動也罷,都可以讓人重新振作起來,走出人生低谷。

鼓勵,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它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鼓勵,就像飢餓時期的一碗飯,讓人飽餐一頓,打起精神來。

鼓勵,就像寒冷中的一盆炭火,讓人時刻倍感溫暖。

鼓勵相伴到老!


卿聽你的心


大家好,我是培訓師楊景雲,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同時專注在企業培訓和成人教育的培訓師。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幾點方法:

第一:學會放手

現在的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基本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小孩摔倒了,家長會立馬過去快速扶起來,其實這樣的話孩子就會不思考,小孩子有自己爬起來的能力,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放手,同時給予引導,讓孩子學會獨立。

第二:學會聆聽和提問:“對於這個事情你有什麼想法?非常棒,大膽行動!”

現在的電子產品讓孩子的思想快速成長,他們對於大人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有獨立的想法。作為成人我們要鼓勵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同時給與肯定,不要急於否定,聽完後說非常棒,並鼓勵他們,給他們實施的環境和支持,不管對與錯,都要讓他們先坐坐看。

第三:懂得歡慶,並準備意外小禮物。

不要和孩子講條件兌換,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講,你做到了什麼,我就答應你買什麼?這時候小孩子會當作是交易,當沒有獎勵的時候小孩子就沒有興趣。我們只有當小孩子做到了什麼給他慶祝,偶爾準備一些小驚喜,讓小孩子知道做好了還有驚喜,意外的小禮物,久而久之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期望今天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提問者,大家關於這個話題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培訓師楊景雲


再好的獎勵和鼓勵都不如言傳身教。

如果硬要說獎勵鼓勵的話,還是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吧。最起碼孩子放學後能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孩子在作業時家長絕不能看電視、玩遊戲,這個時間段家裡有客來訪的話儘量長話短說,諸如此類等等。

具體物質獎勵的話就送書吧。具體什麼書,網上都有各個年齡段學生的書單,這個不難找到。另外,送一部電子書閱讀器比送iPad什麼的更有意義。


星辰大海怪


花兒成長需要陽光雨露,陽光強烈或雨水過大都會造成花蔫甚至死亡,但是如果無陽光和雨水同樣花兒也會枯萎,所以適度很重要!對於孩子的獎勵一定要選擇時機,比如考試進步、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等等都可以適度表揚獎勵而不是無所限制!切記,每一次的獎勵都來自於奮鬥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