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狙擊槍為什麼不能裝高倍鏡?

阿里木呀


兔哥回答;狙擊槍的瞄準鏡主要目的是對目標點通過瞄準鏡來實現倍率放大,放大後的目標能使狙擊手看的更清楚,瞄得更準。理論上瞄準鏡的倍率越高看的越遠,對遠距離目標看的越清楚,但理論永遠和實際有差別。瞄準鏡的倍率並不是任何距離都能看清楚,例如,你用肉眼看很小的字,看不清楚,於是拿一個放大鏡來看,看清楚了,但如果想把字放大點,希望更清楚,然而卻發動字越放大卻越模糊。



以上還只是看一張白紙上的黑色字,如果是看有陽光的野外景物,就更是如此。影響看不清楚的原因除了倍率,還有一個就是距離,瞄準鏡只有一個距離節點是最清楚的,近了、遠了都看不清楚。如果瞄準鏡的倍率很高,它能看清楚3000米的目標,但超過100米或是少100米就會模糊了,於是瞄準鏡採用可調焦距,能夠適應更多的距離點。但既然有放大功能就必須有一個最近距離和最遠距離的節點,不可能實現100米到3000米都能通過調整焦距看清楚,沒有如此大的距離跨度。因此,有的目標需要使用低倍率的才能看清楚,而瞄準鏡的配置還必須服從射擊槍支的需要。


槍支才是主宰,瞄準鏡只是配角,是輔助工具,是為槍支服務的,你的狙擊槍的最佳狙殺距離是600米,只需要安裝低倍率的就夠了,安裝個大的沒必要,這是硬性要求。另外,瞄準鏡是光學投像原理,在先進的瞄準鏡也不如眼睛看的清楚。如果你看過瞄準鏡就會明白,它真的不是想像中那麼清楚,就像看望遠鏡,把望遠鏡倒過來看雖然目標變小了但清楚度更高。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知道瞄準鏡的倍率越大,受光線干擾就越大。野外條件下,任何物體都反射光線,瞄準鏡是玻璃製品,都徑過貼膜進行慮光處理,否則什麼都看不清,人的眼睛有慮光的特殊功能,與生俱來的,瞄準鏡可沒這個本事,這也是最清楚的瞄準鏡也永遠不及人眼好用的原因。


瞄準鏡在進行慮光處理後,也降低了光線強度,倍率越大視場越窄,這個對遠距離影響不大,但對於近距離目標的搜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也是狙擊槍不適合近距離作戰的原因。除了有距離的限制,瞄準鏡還有固有的缺點,倍率大了,視場小了,視場小了,瞄準鏡裡的光線也會變弱,這樣就會使瞄準鏡成像受影響。電影中的普通瞄準鏡夜間能當夜視儀用,扯淡。如果你使用機械瞄準鏡夜視有月亮的光線,或者是手榴彈爆炸的閃光的情況下照樣能瞄準。一個經過夜間射擊訓練的士兵,能在100米距離上,利用對方點射的光點,在3秒以內的時間瞄準開槍。而狙擊槍即便是十五的月亮也別指望能找到目標,對火力點的光雖然能通過放大容易找,但時間遠超過機械瞄準的步槍。夜間是狙擊槍的極限,即便是太陽剛下山都很難搜索到目標,這就是視場變窄後光線變弱造成的。


我們在說說倍率問題,目前來說,小口徑的狙擊槍的瞄準鏡通常都是3~9倍率。這是因為,小口徑的狙擊槍主要是對付前沿近距離目標,通常都是幾百米左右,而且身處戰場環境,既要考慮打擊較遠的目標也要考慮對付近距離目標,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會發生,採用瞄準鏡的狙擊槍打遠好使,打近就很被動,如果採用大倍率,視場小,很難對近處的目標搜索,這在戰場上是很危險的。在使用低倍率夠用的情況下,顯然更安全。

另外,就是穩定性,倍率大了,所看到的目標影像必然要大,戰場上沒人會像靶子似的擺好姿勢等你打,即便是原地踏步,目標也會在瞄準鏡裡出現抖動現象,而受光學成像的反射干擾影響,目標不會是清晰的,而目標的原地運動在目鏡中的影像更像是在不停的抖動,模糊不清。而且,狙擊手的呼吸產生的抖動也隨著瞄準鏡倍率的放大表現出來,倍率越大,來自狙擊手的抖動越大,兩個抖動的目標點永遠都合不到一起,給瞄準帶來負擔。

正是以上原因,才使得瞄準鏡的倍率並非越大越好,單從瞄準鏡的缺點來說,大不如小,小不如沒有。但沒有又看不清也看不遠,所以,瞄準鏡只能在看清楚和夠用中找平衡。任何武器裝備都有優缺點,就像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優點多缺點必然也多。狙擊槍在利用瞄準鏡對抗遠距離目標的同時,也限制了視場,而戰場決定生死的恰恰就是對戰場環境的搜索觀瞄能力,特別是激烈的戰況下,更是眼尖者佔優勢。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各抒己見,探討評論。歡送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原因: 在製作這類遊戲過程中為了提現遊戲射擊的真實觸感,高倍鏡被模擬的跟現實中的差不多,倍數越高,子彈越飄,一般的狙擊槍威力小,後坐力就小,不適合高倍鏡。


老農熬夜講遊戲


狙擊步槍分為射手步槍,狙擊步槍,反器材狙擊步槍,射手步槍一般配備到特警一類的反恐,因為反恐射手步槍,大部分是近距離狙擊,所以倍鏡太大,不利於觀察。。。軍用狙擊步槍,一般都是對地方火力壓制,所以一般都是中倍倍鏡,同理,倍數太高,不利於戰場觀察。。。反器材大狙,一般就是高倍了,因為反器材大狙,一般都是1000米開外,就對敵方裝甲器材進行狙擊,所以,狙擊步槍用途不一,倍鏡不一


軍情九十九處


後坐力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