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自唐代以來,長汀是州、郡、路、府的所在地,也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悠久的歷史為長汀留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留下許多紅色景點和革命舊址群。1994年,長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為我省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縣級城市。近幾年來,依託歷史、客家、紅色、生態四張特色名片,長汀縣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加快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近日,記者在位於南大街的臥龍書院重建工程項目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採用“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建築進行修繕和建設。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臥龍書院重建工程項目負責人 丘政福:現在已經完成了先賢祠、 龍學館、講堂以及藏經閣(建設),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是沿街的商鋪,大門以及我後面的文昌閣,然後內室的景觀以及展陳部分我們力爭年底完成,在2019年的年底爭取對外開放。】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據瞭解,臥龍書院建於唐,形成於宋,是汀州古城最具代表性人文景觀。臥龍書院重建工程項目是文化旅遊開發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4800萬元,採用客家元素的建築風格進行設計。該項目作為長汀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一部分,建成後將與相鄰的三元閣、寶珠樓相映成趣,為古意汀州增添一抹濃重的色彩。

【臥龍書院重建工程項目負責人 丘政福:重建臥龍書院是展示長汀歷史人文弘揚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是構建長汀全域旅遊的核心景點,同時他是恢復長汀歷史名城最為重要的人文景觀(之一)。】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核心區以歷史悠久、古蹟密佈、風情濃郁、革命舊址眾多而著稱。除了對歷史建築“修舊如舊”,長汀縣還在核心區內全面修復原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時期的特色沿街建築群。“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項目自去年8月全面啟動以來,各項工作正按序時進度穩步推進。

【“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項目管理人員 林俊:“紅色小上海”項目是我們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提升與改造的重點項目之一,它包括了宋慈路、水東街等建築的全面修繕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118座私產房的徵遷工作、及公產房的騰退工作,力爭在年底完成宋慈路的立面改造工作。】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長汀是全省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中唯一的縣級城市,也是唯一基本將原有古城池格局保留下來的歷史名城。古城保護核心區2.48平方公里,有東大街、水東街、店頭街、南大街等4條歷史街區和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一個歷史地段。

近年來,長汀縣依託歷史、客家、紅色、生態“四位一體”的特色文化,全力打造“客家首府,大美汀州”旅遊品牌,加快推動旅遊與文化互動發展、融合發展,完善旅遊線路規劃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一江兩岸”“四大街區”、紅色舊址群等優質項目建設。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長汀縣名城管委會副主任 李靖生:今年將我們名城納入到全市七景區的項目管理當中。在名城的保護上我們始終秉承以保護帶利用,以利用促保護,堅持一手抓古街區的保護,一手抓新景區的建設。在古街區的保護當中我們按照望山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要求整理修繕好每一棟老房子老建築;在一江兩岸主景區的建設當中凸顯我們長汀的特色打造好遊好玩的知名旅遊目的地,通過名城的保護,我們希望達到一種就是以文化帶旅遊 以旅遊促發展的目的。】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名城保護和利用促進了當地環境持續向好,推動了長汀縣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旅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的轉變。2018年,全縣共接待旅遊人數346.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5.5億元。

長汀: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讓美麗古城煥發新光彩

【長汀縣廣播電視臺短評:長汀,作為一個有著濃厚客家、紅色、歷史和生態文化的地方,依託歷史古蹟和文化,名城建設以修復為主,合理利用,不搞大拆大建,更不與民爭利,配合生態文明建設,讓美麗古城煥發新的光彩。】

(吳冰 陳超浚 朱芳彬 黃李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