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夏縣的“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讓夏縣的“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夏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田 飛

“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開展以來,我認真學習相關文獻,積極參加研討交流、典型報告和述職評議等,特別是對照“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的具體要求,深入思考如何在建設大運城實踐中“對標一流找定位、改革創新顯作為”。

對標一流找定位,就是對標國內工業發達地區和周邊縣區工業發展先進經驗,切實找準推進夏縣工業崛起的目標定位。夏縣生態良好,環境優美,但工業基礎薄弱,大企業少、大企業小,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所佔比重尚不到五分之一。通過這次大討論的學習、交流,尤其是對標浙江湖州、江蘇蘇州、上海顓橋和我市河津、永濟、聞喜工業發展模式的思考,發現自己在領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念上還有差距,那就是發展工業經濟、實體經濟與呵護綠水青山、保護生態環境並不矛盾。只有把兩者有機融合,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才能讓夏縣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夏縣的生態資本轉化為富民資本。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夏縣的發展不是不要工業、不要實體經濟,而是根本離不開工業、離不開實體經濟,關鍵是如何藉助良好的生態優勢,藉助“三個發展計劃”,發展更適合夏縣實際的工業和實體經濟;關鍵是如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現有工業企業升級改造、科技創新、做強做大;關鍵是如何引進更多更好的綠色環保產業,不斷壯大符合縣情實際的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能源四大工業主導產業,讓夏縣的“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改革創新顯作為,就是緊緊扭住解放思想這個關鍵和改革創新這個載體,切實在推進夏縣工業崛起中彰顯作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羅馬訪問時談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體現了一個大國領袖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矢志不渝的博大情懷,更激勵著我們各級幹部忠於人民、改革創新、披荊斬棘、開創未來!在推進夏縣工業崛起中,我將努力做到:一是著力引導企業經營者解放思想。思路決定出路,思維高低決定空間大小。通過建立企業家教育培訓的常態化機制,藉助專題授課、外出參觀、座談交流等方式,努力引導全縣企業家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很好地借鑑發達地區企業家們敢想敢試、敢試敢幹、不斷把企業做強做大的思想理念,徹底摒棄小富即安、安於現狀、求穩怕亂的思維習慣。二是著力化優企業發展環境。作為服務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職能部門,將藉助大討論“萬名幹部入企服務”,宣傳各類涉企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合力化解企業運行和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將借鑑發達地區對企業服務實行“網格化”管理的先進模式,建立機關人員分組包片聯繫工業企業制度,建立工業企業負責人微信群,隨時溝通對接、搞好服務;將完善運行“96302”服務熱線,努力實現服務企業“全覆蓋”“零距離”。三是著力引導企業創新發展。發達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再次證明: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將結合全縣工業發展現狀,著力從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兩方面引導工業企業提檔升級、轉型發展。出臺了對企業取得的發明專利、新建企業技術中心和引進科技人才的獎勵激勵制度;出臺了對企業實施技改項目的補助獎勵政策,特別是縣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今年又專列了100萬元技改專項資金。四是著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建與發展互促雙贏”是發達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最大亮點,將不斷完善工業企業各項黨建制度,特別是藉助“三基建設”和實施黨建質量提升“十大專項行動”,努力以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務實高效的黨建工作牽引工業企業做強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