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起乾性溼疹怎麼辦,需要去醫院嗎?

大秀生活


什麼是嬰幼兒溼疹呢?

嬰幼兒溼疹,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後2個月-6個月大的時候發病,此時又稱"小兒溼疹或奶癬"。中醫稱之為"奶癬"或"胎斂瘡"。是有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易復發,可泛發或侷限,由於病變在表皮,愈後一般不留瘢痕。好發於額部眉毛、兩頰、頭皮、耳廓周圍等頭面部位,以後逐漸蔓延至頸、肩、背、四肢、肛門周圍、外陰部位等皮膚皺相處,甚至可以波及全身。

溼疹的分類

1、滲出型溼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2、乾燥型溼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為什麼寶寶會起溼疹?

誘發嬰幼兒溼疹的原因很多,由於溼疹是一種過敏反應病症,主要由內外兩大因素引起。孩子遺傳或非遺傳的皮膚特性和過敏體質是內因,外因就比較複雜了,下面列舉一些主要因素:

(1) 對動物蛋白食物過敏: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

(2) 大人過量餵養孩子,導致吸收消化不良,從而引起過敏

(3) 孩子長牙

(4) 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腸寄生蟲,體質下降易過敏

(5) 日光、紫外線、寒冷、溼熱等物理因素

(6) 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

(7) 給孩子穿的過多過暖,使寶寶產生內熱。

寶寶起溼疹後應該及時的去醫院治療,不要認為溼疹是小事隨便找個偏方就給寶寶使用。醫生一般會給寶寶開激素類藥物和洗液,有的醫院還會加上自己特質的藥物。一般用藥後1周左右溼疹就會治癒。

溼疹的注意事項

1.起溼疹的寶寶宜穿純棉的衣服,如尼龍、冷衫等質地就不宜穿著。洗衣用品要用兒童或者嬰幼兒專用的。

2.有少部分寶寶對寵物的毛髻會有敏感反應。至於藏於被褥床單中的塵埃蟎對溼疹只有少少影響,平時把被褥床單洗乾淨便可。二手菸也會造成刺激,大人應避免在溼疹患兒面前吸菸。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3. 飲食清淡,如果不是奶粉過敏,溼疹期間可以正常餵奶。多喝水。

4. 溼疹雖然有個"溼"字,但是並不是說是因為太溼引起的,所以還是要每天給寶寶洗臉的。用乾淨紗布蘸溫水輕輕擦拭寶寶面部即可。不要用香皂或者肥皂洗臉。

溼疹的預防

(1)無論喂母奶還是牛奶,都要定時定量。

(2)母奶餵養的嬰兒要縮短餵奶時間,2次母奶之間可喂淡菜水或淡果汁。

(3)母親要少食蛋奶製品及辛辣、海味、腥味食物。

(4)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應改人奶、羊奶或代乳粉餵養。

(5)要注意保持小兒大便通暢。


豆粑粑聊育兒


“寶寶起乾性溼疹”說的應該就是常見的嬰兒溼疹,好發於牛奶餵養的寶寶。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時輕時重,反覆發作,發作時有瘙癢,影響寶寶食慾和休息。要看看溼疹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去醫院。

一般比較輕的,僅腮部一些小疹子,摸上去像砂紙,一般不必去醫院。注意保溼(可以搽鬱美淨)。稍重的寶寶也可以適量搽”嬰寶”。給寶寶穿少點。儘量母乳餵養,乳母注意不要吃魚,蝦,蟹,牛肉等食物。寶寶洗臉水不要過熱,不要用香皂。衣物要柔軟,寬鬆,不宜穿著化纖,粗硬的衣物。枕巾被套經常換洗。剪短磨平寶寶指甲,防止抓破患處皮膚。

溼疹比較重的寶寶,不僅面部有 ,肩,背部。胸部也會有,甚至有滲出,流水,結黃色的痂皮。這樣的寶寶就要家長多關注了,不僅注意加強護理,還應去醫院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或外用抗過敏搽劑。如果繼發感染可以用紅黴素軟膏。儘量找到過敏原因,對因處理,如果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應選擇深度水解配方奶。



兒童保健醫生手記


寶寶長了溼疹,寶媽肯定會擔心,這可以理解,但不必心急。寶寶溼疹,大多發生在兩歲之內的嬰幼兒,是常見的多發病症。

寶寶長了溼疹後,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的過敏物質。比如雞蛋,植物花粉,動物皮毛等等。保持雙手清潔,勤剪指甲,避免搔抓和引起感染。

給寶寶穿棉質寬大的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溼疹。不要擅自給寶寶使用激素類藥膏,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消炎藥,止癢藥。保持寶寶皮膚乾燥,避免用鹹性強的為造熱水清洗寶寶的皮膚。

如果寶寶愛搔抓患處,可用並指手套或乾淨的小襪子,給小寶寶套住手指,就不會抓壞皮膚。寶寶長了溼疹,應儘快找醫師治療,因寶寶皮膚嬌嫩,抵抗力差,避免症狀加重。

這是 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邦助,同時也祝寶寶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健康之道楊益飛


寶寶皮膚部分有起皮現象,應該就是所謂的乾性溼疹。我家寶寶最近正在經歷,耳朵和鼻子周圍最為明顯。嘗試摸過潤膚乳,潤膚露,黃皮膚膏,但還是會反覆。總體來說不嚴重,自己可以抹點潤膚的,如果嚴重還是要去看醫生。


梔香依素


        寶寶溼疹目前是比較常見的慢性皮膚症,有乾性溼疹和脂溢性溼疹之分,一般多見於2月-2週歲的寶寶。溼疹的治療重點在於日常護理,易反覆。

        溼疹一般先出現在臉部、頭部,有明顯的瘙癢,你會發現寶寶經常用手去蹭自己的小臉,頭也是左右來回的蹭,在遇熱、乾燥後會嚴重,過敏也是加重溼疹的一大原因,那究竟該怎麼護理呢?

對於乾性溼疹來說。日常要注意家裡的溼度控制在50%左右,勤擦潤膚霜,不要吝嗇量,多擦、勤擦,這裡推薦鬱美淨兒童霜、兒研所二甲硅油(原名:硅霜Ⅰ號)、絲塔芙潤膚霜,有部分寶媽會推薦艾維諾的潤膚乳,這裡要特別說明,當中含有燕麥成分,對於一些燕麥過敏的寶寶會加重溼疹症狀。一旦出現溼疹,可使用兒研所膚樂霜薄塗,較為嚴重時要適量添加安全的微激素軟膏,如:艾洛松;對於脂溢性溼疹來說。一旦出現流膿水,可用止癢洗液清洗後塗一些甘油,如:貝親的護膚油。

不論是哪一種溼疹,切記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蓋太厚,寶寶的穿衣量以比媽媽少一件為宜,被子蓋到肚臍位置即可;衣服材料選用淺色純棉類;母乳寶寶,媽媽要注意日常飲食,寶寶一旦出現溼疹要避免食用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深海魚類

      


鄧老師說孕產


寶寶出生後很多都容易患上溼疹,紅紅的一片。作為像咱們這種沒有經驗的寶媽們是看著真著急啊!

接下來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

首先寶媽們不用過分擔心,只要正確的護理基本寶寶都會恢復的。如果感覺還是擔心可以去醫院就診。輕微的可以按照如下操作。

首先如果是母乳的話,就要先注意飲食。因為寶媽們吃進去的任何食物,均會分泌成乳汁被寶寶吃到體內。寶媽們一定要再堅持下,控制下自己的吃貨心...好慘啊。哎!首先不能吃辛辣、易上火、易過敏的食物,食物以清淡為主(麻辣燙、火鍋、海鮮等)。

寶寶的護理。

1.衣物方面,尤其是貼身衣物一定要選擇棉質材料(寬鬆、柔軟為主),勤洗勤換保持乾爽,因為有很多溼疹就是熱出來的。

2.洗浴護膚方面。不要用過多洗浴護膚用品,就算選用也一定要選無刺激保質期較短的產品(保質期短基本用的添加劑啥的就要少一些)

3.室內環境方面。室溫不要過高,前邊提過,很多都是熱出來的。如果夏天溫度過高,可以在其他屋開空調,避免直吹寶寶,3個小時左右開窗通風一次。

推薦一個特便宜的擦劑,爐甘石洗劑(應該才幾塊錢)。大家可以諮詢醫生後使用。我家寶寶是這個治好的,治好後一定要注意護理,要不很容易復發。

對了如果用爐甘石洗劑,使用前一定要搖一搖哦!效果更棒!

最後祝寶寶們都健康成長。





Mom愛欣寶


乏脂性溼疹,就是你所說的乾性溼疹,有病你不會處理,肯定是要去醫院看的!如果寶寶小,你不方便帶去醫院,你可是試著用一下醫用護膚品微諾娜相對安全溫和,如果是面部的皮疹,千萬不能亂用激素藥膏,要用也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建議儘快醫院就診吧,沒有圖片也不知道你這是嚴重的還是一般的還是輕微的。


李汙婆2



月嫂育兒


溼則粘滯,導致脾運化功能無法完全體現,而出現疹,醫院可能會告訴你是炎症,需要消炎,或者過敏性皮膚病,需要抗過敏。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除溼的一些食品,如紅豆+薏苡仁熬粥,也可以自行判斷,比如胃腸溼熱組方防風通聖散之類的方劑


陳沁巧


皮膚乾燥,易起溼疹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改善!

1:大量使用保溼乳,帶有天然止癢成分的最好。

2:做好皮膚的清潔,用抗菌水溼敷皮膚表面,現在很流行的:小寧萌抗菌電位水。

3:可以日常飲食中多吃含胡蘿蔔素的食物,維生素a缺乏也會導致皮膚表層屏障功能不全,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4:推薦一個品牌:紅色蝸牛 ,專門針對溼疹皮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