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火箭贏了勇士,兩邊最後時刻都是小個陣容,難道現在只能打小個陣容了嗎?

不是網紅是大叔


勇士的“五小陣容”本來就不是單純的五小。比起火箭的五小,勇士隊的陣容不僅僅在得分上能夠提升以外,在防守端和籃板球上也並不會落後。但“五小陣容”最怕遇到的是主打內線的球隊,像恩比德,約基奇的這類自主進攻能力強的內線,勇士格林很難佔到便宜。但火箭在五小上顯然很吃虧,塔克雖然力量足,但身高比格林還矮。聯盟中最適合打五小的恐怕應該是字母哥了。



在西部半決賽中,火箭與勇士的比賽中,勇士最先用出的陣容是利文斯頓,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將伊戈達拉提上首發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不論是利文斯頓還是伊戈達拉,都算不上“小”,伊戈達拉身高198cm,本身位置就是鋒衛搖擺人。而利文斯頓雖是後衛,但身高卻有201cm。兩人出現在五小陣容中,在鋒線位置上都不會吃虧。


再來看杜蘭特和格林,這是勇士“死亡五小”的關鍵,杜蘭特官方身高206cm,但其實並不止,實際身高是中鋒身高211cm左右。並且杜蘭特有著手長的優勢,在籃板球上和防守內線球員時並不會吃虧。可以說,勇士“五小”中格林是唯一能算得上小。格林主要位置是中鋒,但身高只有201cm。但格林擅長肉搏,下盤尤其穩,但速度又靈活,在面對卡佩拉這類吃餅球員時,防守端能肉搏,進攻端靈活能突。

現在的聯盟是三分球的時代,不論是大個子球員還是小個子球員,都在練習三分。原來鎮守籃下的內線,如今也偶爾飄在外線拉扯空間。但大個子是每個球隊都不能缺少的,這就是勇士簽下考辛斯的原因,就是保證陣容的深度,能小能大,才能靈活變陣。勇士雖然使用小個子陣容,但遇到像約基奇和恩比德這類的進攻型內線,博古特和魯尼才是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刻。


小Y體育說


我想並不是說現在聯盟只能打小個陣容,只是勇士隊的小個陣容實現了成功,有很多球隊在模仿勇士隊的“死亡五小”,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小個陣容出現,而火箭隊,更是為了針對勇士的“死亡五小”,所以將陣容的高度大大降低,來實現無線換防的策略。

其實在聯盟中,還是有很多球隊採用原來標準的陣容模式,像活塞隊的陣容就擁有格里芬+德拉蒙德的雙塔,而76人隊,也是擁有“大帝”恩比德坐鎮,內線都是有足夠尺寸的陣容, 但是球隊在一場比賽中的陣容不可能一成不變,他們會根據場上的不同情況來做出調整。

像火箭隊,在一般應對其他球隊時,都會上卡佩拉來作為內線的支撐,但是遇到勇士的時候,卡佩拉的上場時間就會大大減少,因為勇士隊現在還是會經常性的額使用五小陣容,一旦卡佩拉換防出去會被對方後衛針對,成為球隊中防守的一個短板。

不得不說現如今的小個陣容已經成為趨勢,但是自我認為小個陣容並不會一成不變,現在越來越多的靈活大個子加入到聯盟中,只要能夠在防守端跟上對方的腳步,當然尺寸越足對籃板的保護就越好,還有像勇士雄鹿陣中的杜蘭特,字母哥等人其實淨身高並不比一般中鋒矮多少,說小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在場上所處的位置不同,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小個陣容的定義更像是說現今籃球一種小快靈的打球方式。


籃球億象


他們的特點:

第一:五個人全有三分能力,還是很強很強的三分能力,而且三分對於五小陣容的根本作用除了得分能力,更大的作用是拉開空間,以至於強行把對面的所有內線拉到外線,讓突破變得簡單。

第二:全是傳球大師。五個人誰不是團隊型球員,全是那種極其願意分享球的。大家仔細看看球,你會發現勇士在進攻的時候,沒有人的運球次數會超過5次。

第三:防守。勇士五小陣容的球員身材都是2米左右,除了庫裡,其餘人的身體素質都是BUG,而且腳步都很快,能頂一下大個也能防小個,很少有被一步過的情況,於是使得錯位的情況基本不存在。而且小個的靈活性形成的壓迫式防守逼得對方的失誤率也會很高,和三巨頭時期的熱火類似。

第四:籃板。五小籃板強,一方面是五小主打投籃,籃板多為長籃板,對後場籃板的保護,和落點的判斷,以隨時伺機等候籃板,以及他們自帶的身體素質。

而在五小陣容真正在場上打球的時候,尤其是進攻的時候,戰術的多樣性真的顯得無人能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